‌·

严厉打击深港跨境货物运输违法违规行为

深圳发布深港跨境运输“十不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22日        版次:NA02    作者:程昆

  从深圳莲塘口岸入境的跨境货车在口岸进行闭环管理(6月17日摄)。新华社发

  7月20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严厉打击深港跨境货物运输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通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就深港跨境运输作业提出十条具体要求。

  内容包括,不准参与或协助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准与其他人员传递交接除工作需要外的其他私人物品,不准为他人带货;不准离开闭环管理场所和指定区域,未经允许不准四处活动;不准在深圳市内任何地点与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社会人员接触等等。

  对不遵守上述规定及违反其他防疫规定的跨境货车司机,通告称,将按规定取消豁免资格,摆渡接驳司机和作业司机取消作业资格;对情节严重,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南都此前报道,深圳警方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于近日连续破获多宗利用跨境货车夹带走私物品、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名,及时斩断两条具有疫情传播潜在风险的走私链条。

  深圳破获利用跨境司机夹带走私物品案25宗

  抓获82人,采取刑事措施75人,行政处罚7人,查明涉嫌司机19人

  7月21日下午,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口岸办、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近期打击走私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深圳警方已成功破获利用跨境司机夹带走私物品、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件25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2人,采取刑事措施75人,行政处罚7人,查明涉嫌夹带走私物品跨境司机19人。

  公安机关

  通报打击走私偷渡案件5起典型案例

  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指挥部指挥长彭国庆表示,公安机关将反走私、反偷渡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会同多部门,对偷渡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全方位、全链条严厉打击。

  彭国庆通报了打击走私偷渡案件的相关数据以及5起典型案例。截至目前,深圳警方已成功破获利用跨境司机夹带走私物品、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件25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2人,采取刑事措施75人,行政处罚7人,查明涉嫌夹带走私物品跨境司机19人。

  据介绍,深圳公安将会同相关部门对走私、偷渡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严厉打击。“我们正告违法犯罪分子切勿以身试法,尽早投案自首,也呼吁广大市民群众积极举报此类违法犯罪线索。”彭国庆说。

  口岸、海关

  今年查发、侦办货车司机藏匿走私71起

  市口岸办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吴兵介绍,6月27日,深圳市口岸办发布《市口岸办关于严厉打击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明确深圳口岸各单位将进一步加大打击走私力度,提高进出境查验比例。

  “重点对皇岗、深圳湾、文锦渡、莲塘、福田等5个公路口岸开展查缉工作,提高查验比例。”深圳海关副关长谭华表示,充分利用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严防车辆暗格夹藏夹带,提高登临检查驾驶室频次,严防司机夹带走私。据悉,深圳海关今年已在货运渠道查发、侦办货车司机藏匿走私71起。

  交通运输

  将加强跨境货物运输监管,防止夹带走私

  深港跨境陆路货物运输确保了两地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安全,但是利用跨境货车夹带走私的问题时有发生。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表示,目前,深港跨境陆路货物运输采取“全接驳+摆渡”模式,日均接驳入境作业货车超过3500车次。

  为进一步加强跨境货物运输监管,防止利用跨境货车夹带走私,将开展相关专项行动。具体包括加强口岸接驳点和综合接驳站管理、加强跨境司机和接驳(摆渡)司机闭环管理以及加强跨境货车运输途中管理等三方面。

  7月20日,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跨境运输作业“十不准”通告。徐炜表示,通告明确要求司机不准参与走私、不准为他人带货、不准离开闭环管理区域等具体措施要求。不遵守前述规定的,将会被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市场监管

  连续开展为期三天冻品专项检查,累计立案40余宗

  市场监管局作为打击走私物品的重要一环,针对近期出现的走私问题也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场稽查局局长洪隽在发布会上介绍,从7月19日开始,该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天的冻品专项检查。

  截至21日上午,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44人次,检查冷库516家,查获5箱(大约150斤)无中文标识美国进口柠檬、一批次无合法手续进口牛肋条。

  此外,还重点加大对口岸周边港货店和烟酒店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的整治力度。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重点场所915家次,其中港货店677家次,烟酒店238家次,累计立案40余宗,扣押物品80余箱,及时堵截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流入消费市场。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