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基金投资主旋律是什么业内看好哪些赛道机会

博时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陈奥分析行情,赛道型基金不建议追高,估值回调时宜分批定投分散风险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2月25日        版次:NA08    作者:叶霖芳

  更多“首席”观点,请继续关注南都《湾区大钱进》之洞见湾区资本连线解读。

  回顾2021年,市场见证了公募基金规模破25万亿元,新发基金数量、分红规模等多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就在公募基金迎来新起点之际,2022年至今新成立基金募资规模却显著下降,不及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尽管2022年没有迎来“开门红”,但经济工作稳增长定调仍然为市场带来政策加码的预期以及信心。开年以来的热门赛道回调深受各界关注,在资本市场迎来新起点之际,2022年的主旋律将会如何?南都《湾区大钱进》邀请博时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陈奥连线对话,洞见2022湾区资本市场“开局”。

  陈奥认为,热门行业的竞争会让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清晰,赛道内或迎来分化,赛道型基金不建议追高,反而是估值回调时,建议采用分批定投方式分散风险。同时,“稳增长”定调或让价值板块迎来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A

  基金市场未见“开门红”?

  由普涨转为赛道分化 投资预期应有所回归

  南都:与2021年的开门红相比,今年年初,国内基金市场显得冷清。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约为5%,较2020年同期下降25%。在您看来,该如何解读、看待这一情形?

  陈奥:2021年基金平均收益的确表现一般,但如果拉长时间线观察会有另外一层理解:2019年,股本基金实现45%左右的收益,2020年更高达57%,均远超市场平均年化收益。2021年实现5%-7%的收益,可以说相对良好。从2020年到2021年,市场整体表现由普涨转化为分化、赛道式的此长彼伏。

  任何市场均不可能出现持续的直线上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热门板块交易拥堵、估值虚高这样的情况,因此也就会产生均值回归的需要。建议投资者考察长时期内的收益走势,可以更准确把握市场的真实表现。

  南都:近期市场波动,很多基金有较大幅度的回撤。对于今年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基金产品方面的理财预期,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建议吗?比如说,对于基金的赚钱效应,投资者是否有需要降低一些心理预期?

  陈奥:的确建议投资预期回归到正常水平。自20世纪末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以来至今,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在16%上下,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2019年及2020年股基的成绩在历史上也并不多见。2021年成长板块出现15%左右的下调,热门赛道新能源也回调超10%。按照长期投资的逻辑,业内人士认为年化收益能够稳定在7%到8%的水平,形成复利效应,已非常不错。

  B

  业内看好哪些赛道机会?

  REITs基金全球看好 低估值板块未必低

  南都:在您看来,A股震荡行情是否将延续?与“赛道型”基金净值回撤相比,与公募REITs走出了独立行情。2022年基金投资的主旋律是什么?

  陈奥:过去两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居民财富增长并逐渐向资本市场转移,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元,这实际上是很高的一个数值。

  目前市场出现行情分化,反映增量资金可能不如以往全面上涨时那么多了,有限的资金会在不同的行业中进行挑选、作出选择,应理性看待。

  在赛道股投资方面,有几个建议。一是,赛道股基金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对行业主题、未来发展有一定了解、信心,否则很容易变成跟风追涨杀跌。其次,可以通过分批定投方式介入,来降低赛道股风口与非风口估值切换过程风险。

  最后,是均衡配置。今年的经济工作定调是“稳增长”。REITs基金投向基建,与资本市场相对独立,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类很好的资产配置产品。此外,低估值板块,即通常所言的大盘价值,也可能会在今年迎来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南都:过去两年“茅指数”、“宁指数”都是王者。回顾2021年,在年中时候,以新能源、半导体、碳中和周期赛道为主引领了市场主要超额收益,同时,冠军也出现在新能源板块。那么是否市场今年将会寻找新的王者?业内看好哪些赛道机会?

  陈奥:行情分化是今年的关键词,但今年的分化与此前有所不同。比如新能源,过去两年里,与此有关的光电、清洁能源、新能源车基金表现都不错。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行业的竞争会让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清晰,而且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对赛道的选择,可能更多是对基金经理的选择,相关指标包括选股能力、投资能力。也意味着,基金经理有没有能力找出那些真正具有长期成长性的好公司,来构建投资组合,并且持续跑赢行业平均的α(alpha)。这时候,投资者首先需要明确,是倾向于价值的稳定增长,还是高风险、高波动的成长风格。起点都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

  南都: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当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获得8.31%的收益,首尾收益率相差151.72%。对此您如何看待?投资者在赛道以外,还应该注重哪些因素?

  陈奥: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的个人因素中作用十分重要。投资者可以尝试通过关注基金各类报告,包括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公开信息中去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跟策略以及投资态度。

  还有一点是季报中间会有的4.4跟4.5的部分,是基金经理对过往一段时间报告期的投资回顾,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展望。这也是基金经理向投资者展示、交流投资策略的机会。相对于基金经理的直播,这类书面报告更值得关注。

  此外,投资者很容易看到的是基金、基金经理的业界排名。这里需要提醒投资者,不要关注过短的业绩排名,一年内是不够的,甚至3年内的业绩也仍然不够。因为,不能把投资设定为一锤子买卖,它是一个长期的选择。

  C

  市场整体估值:

  社融数据超预期回升  不妨保持乐观态度

  南都:最后,请对2022年的投资进行一个展望,市场的整体估值在2022年会是什么趋势?投资方向关注哪些?

  陈奥:“稳增长”主线会贯穿2022。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上还是会偏向宽松,从近期利率下降可以明显看到。其次,宽货币环境下一步是宽信用,也是社融数据的改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信心。历史上,每次社融数据触底反弹之后3-6个月左右,经济数据就会开始各方面改善,也就是“政策底”到“经济底”的过程。市场的底也就是股市的底。今年社融数据开始超预期回升,对于未来的市场还是可以保持乐观态度的。

  对于2022年投资基金的预期倒是可以稍微下调,像过去两年40%、50%的收益实际上是很难持续的,也希望投资者理解这一点。

  建议投资者多赛道发力,让基金经理在不同的赛道中去进行行业的平衡。赛道型基金不建议追高,反而是估值回调时,采用分批定投方式去分散风险,长期持有,达到止盈线再行赎回。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霖芳

  主持人:南都记者 陈盈珊

  摄像:霍健斌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