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多少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

证监会:较最高峰减少逾六成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2月25日        版次:NA05    作者:王玉凤

  股票质押新规实施四年后,上市公司高比例质押锐减,A股市场股票质押风险缓解。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郭俊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加速下降至270家,较最高峰减少了超过六成,全市场股份质押市值占比已从最高峰的接近12%降低到目前不到5%。目前,上市公司发展韧性更足,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全面质押”后风险累积

  

  因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融资成本低等优势,股票质押是不少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现金流的重要方式。

  2014年7月牛市启动以后,上市公司大股东进入了“全面质押”的阶段。据南都记者了解,大约在2015年、2016年,质押开始走向高潮。从一组数据中,我们或可窥见一二。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1-7月,973家上市公司合计完成2974次股权质押,质押股本842亿股,参考市值约15476亿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约获得资金4643亿-7738亿元。虽然,与2014年下半年相比,参与股权质押的公司数量仅增加了100多家,但就单个上市公司而言,无论是质押次数还是质押规模,均加速增长。

  不过,在股票质押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后,风险逐渐显现,毕竟市场价格波动、股东持股高比例质押、出资方风控调整不及时等均是可能的风险因素。随之而来的,是质押股票处置困难等问题。

  为推动行业规范运作,2018年3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新规开始实施,新规主要是从融资门槛、集中度、质押率、融资用途等方面规范股票质押市场,比如说: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等。

    

  市场风险因素减少

  

  在上述交易新规的推动下,风险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对南都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股东高质押主要体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因为股权是接受程度较高的质押品之一,但后来高质押引发爆仓及被动减持等市场风险。监管机构出台股票质押新规,对相关比例大幅压降后,市场风险因素由此大为减少,运行更加健康。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也持类似观点。他对南都记者表示,从监管角度来说,要防止上市公司的股东通过质押的方式恶意套现,同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式来解决公司持续经营发展的资金问题。而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在一些风险事件发生后,对股东质押的风控意识也加强了。因而,在综合因素的推动下,上市公司高比例质押锐减。

  在上述活动上,郭俊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4615家,总市值91.6万亿元,囊括了七成以上的国内五百强企业,是全国4800万多家企业主体中的佼佼者,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列全球第二位,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实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玉凤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