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活动,公布了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Holcim Awards)结果。深圳建筑师张宇星和韩晶主持的“中国的历史复苏-沙井古墟新生”从全球4742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第六届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银奖。12月1日,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下称:UNESCO亚太遗产奖)公布。“沙井古墟新生”再次荣获两项大奖——遗产文脉下的新设计奖和可持续发展特別认可奖。这是自2000年UNESCO亚太遗产奖建立以来,深圳项目首次荣获该奖项;也是中国建筑师首次同时荣获两个主要奖项类别。
接连斩获数个国际大奖,“沙井古墟新生”究竟凭借什么脱颖而出?在深圳,这个惯常认为没有深厚历史的崭新城市里,“沙井古墟新生”在遗产保护上又会给深圳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南都记者专访“沙井古墟新生”主持建筑师张宇星和韩晶。
低成本、少介入,城市创新以整体方式维护历史景观
沙井古墟,地处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曾经深圳最繁华的商业要津。铅华洗净之后,存留一条古老的河流——龙津河,一幢上千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以及几百栋老屋、十几处祠堂,若干古井、牌坊、废墟和遗迹等。不仅如此,它还混杂着城中村,临时建筑与非正规移民社区。这种共生,很深圳。
2019年,受沙井街道办和华润置地的委托,建筑师张宇星和韩晶策划、设计了一组景观/建筑/室内设计微改造(含新建)项目,同时作为策展人,一并策展了“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一时间,沙井古墟从城市的边缘与时光的遗忘之中跃然而出,成为城中网红。
主持设计师韩晶回忆起第一次走进沙井古墟,至今还记忆犹新:这是一片完整、宏大且有原真性状态的历史街区。所有典型性的空间都有序,没有被破坏过,虽然够不上文物,但广府文化的肌理还存在,“感觉面对着一幅绵延千年的时间藏宝图,它就像一盘珍珠,虽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略略蒙尘,但并不失光彩照人。”
张宇星和韩晶选择了从龙津河入手。这条古老的河流曾是古代市集、贸易、运输的重要航道。由于墟市的日渐衰败,存留至今的,也就是一条两米宽的排污渠,并被铁栏杆围起来。“我们采用低成本的雨污分流方法,一层盖板,下层是污水箱涵,上层是雨水通道。旱季的时候,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也会被引回上层雨水通道。”这条臭水沟不仅净化了,维持了村落现有排水系统,而且还会一直有小河流水潺潺。污水是改造的一部分,又如何把封闭的龙津河打开?在满足消防车道的前提之下,在狭窄的道路尺度之下,建筑师们在河边设计了一组花池、座椅、小桥、步道等,制造了新的“河岸”。这不仅恢复了景观,因为有了遮挡,也减少了孩子跌落的危险。通过设计,河流得以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可以亲近、触摸、玩耍和游戏的生活日常。
在整个改造过程之中,张宇星和韩晶选用的方法遵循着“轻介入”、“微改造”、“可还原”的原则。“我们不忍心下手,里面有留下来的最早期的握手楼、有好多废墟、有几十年的青苔……不能说全是宝贝,但对于遗产的角度来说,太好了。但同时,很多好东西,一桶油漆就完了。”
也正是这种改造原则受到了UNESCO亚太遗产奖的褒扬。大奖这样评价“沙井古墟新生”:巧妙地采用了“城市针灸”的方法,在关键地点置入最少量的设计介入和行动干预,使这个可追溯到清代中期的传统商业聚落重获新生……以低成本、低技术的方式修复河岸,并重新利用现存建筑结构和公共空间创造出新的设施,在尊重古老城市形态的同时增强了社区互动。在复兴本地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该项目证明了城市创新在以一种整体的方式维护历史景观方面的重要性。
设计实践探索激发公众对历史文物保护意识觉醒
“沙井古墟新生”计划里,不仅是设计了被观看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一条独特的看得见风景的路径。既是现场展,现场就是一个大型的开放的博物馆。同为策展人身份出身的张宇星和韩晶设计了一条很特别的空中廊桥系统。包括大台阶、空中栈道、脚手架海报塔等,让人们可以走到二层标高,近距离观赏近在眼前的历史建筑群,发现历史遗产之美。
“我们把视点拉高,居民们走上了廊桥,看到自己的房子特别多、特别好看。有居民在废墟边种菜,说不能影响种菜,建筑师们就利用边上的公共厕所屋顶顺势设计,有一棵木瓜树枝丫生长着,建筑师就给木瓜树留了一个洞。“要和日常生活结合,建筑师只需要给它搭建一个背景,生活就会创造惊喜。”
正是建筑师用设计所搭建出来的背景,创造出生活的戏剧性舞台,让别处的人蜂拥而来,继而让本地居民意识到自己所居住的村落的价值所在。“对历史遗产的认识不是教育强加的,是当地居民去获得去感受,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原来这么漂亮,这么受欢迎,从而提升对遗产价值的集体认知。”张宇星说。
正如Holcim Awards评委对项目的评语所说的那样,“该提案在提高对保护当地遗产重要性的集体认识,并试图延缓(如果不是避免的话)中国传统村庄令人震惊之衰败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赞扬。……”
城市更新难免是一场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特别是在深圳。事实上,在某些村落保护的过程中,也不乏有一些村民们听说要保护就抢先自发拆了自己房子的先例。“沙井古墟新生”不仅是在探讨遗产如何穿越时空赋予当下以更活色生香的生活内容,更是用设计实践探索了如何激发公众对历史文物保护的意识觉醒。
改造已融于日常,慢慢生长出合理的“新生”
“沙井古墟新生”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恰恰是一个唤醒能力、激发活力的开始。
从策划、改造到现场展览,不过短短的4个月,但是“沙井古墟新生”的活力却一直在持续着。“在空中廊桥上为木瓜树留下来的那个洞,因为孩子们总是去撸木瓜树,树冠也被村民们砍了,那洞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堵了。当时搭的一个台阶广场,也被居民拆了一半,留了一半乘凉;也有居民在廊桥上晾衣服……”谈起这一切变化,韩晶认为,这才是说明村民们真正接纳了,这些改造成为村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你不用担心这些东西被改变了,就算是别人加加减减也没什么关系。这是新建筑与古老村子交互的结果,这是慢慢地生长出一个合理的结果的过程。”
声音
“现代主义建筑中追求玻璃、钢筋的线性永恒,把建筑理解为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一旦建成就不能改变,这是一定程度上让人觉得冰冷、没有生命力的原因。但是古代人盖房子修修补补很正常。我们希望能恢复这种建筑学的方法。”——建筑师策展人张宇星称这种方法为“废墟建筑学”,“建筑可能每天都在不断地衰变,每天都在生长。这种状态的建筑才会生长在历史遗迹,而没有违和感。”
“感觉面对着一幅绵延千年的时间藏宝图,它就像一盘珍珠,虽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略略蒙尘,但并不失光彩照人。”——建筑师韩晶回忆起第一次走进沙井古墟。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