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夜景迷人。有委员认为,深圳市的部分景观和公共场所的照明,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 南都资料图
在国内产业结构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深圳如何以“双碳”目标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的城市典范?9月27日,深圳市政协举行七届第十五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开展专题协商会。专题课题组历时4个月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了建立深圳大都市区协调减排机制、谋划氢能及可再生能源布局、建设智慧交通系统等37项具体建议和措施集成的“工具包”,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深圳坚持走绿色低碳的高品质发展路径
为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重大挑战,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落实“双碳”目标,深圳责任重大。2019年,《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给深圳赋予了五大战略定位,其中之一便是“可持续发展先锋”,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圳也对国家双碳目标和战略定位作出了积极响应。今年,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实施路径,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以先行示范标准推动碳达峰迈出坚实步伐,走出一条高密超大城市绿色低碳的高品质发展路径。
可以预见,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深圳城市绿色发展将步入全新阶段。
深圳市政协调研绿色低碳发展课题
深圳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优势、劣势有哪些?哪些领域存在机会与挑战?深圳市政协“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调研组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研报告,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市政协常委、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在主旨发言时介绍,调研组研究发现,深圳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轻排放的产业结构体系、能源利用结构优以及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是深圳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优势。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然而单位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减碳空间呈收窄态势、城市生态用地碳汇能力有限、低碳相关产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双碳”工作支撑与统筹不足及绿色金融引导支持作用有限,是深圳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深圳发展的具体情况,调研报告还提出了建立深圳大都市区协调减排机制、谋划氢能及可再生能源布局、建设智慧交通系统等37项具体建议和措施集成的“工具包”,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委员声音
市政协常委、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建立深圳大都市区协调减排机制
近年来,深圳都市圈建设逐渐提速。在王富海看来,深化区域合作,建立深圳大都市区的协同减排机制尤为重要。
他建议,可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将碳排放统计区扩展到深圳、东莞、惠州等都市区全域,将“双碳”战略作为深圳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大都市区内协同进行整体减排。
同时,以“双碳”目标驱动都市区协调统筹融合发展,深圳可充分发挥自身资金实力的优势,将绿色低碳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两地的落后产能改造项目中,引导相关产业链条在都市区范围内合理布局,带动大都市区整体产业布局结构的优化。
“夜间的照明有些比较过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把黑色还给夜空。”王富海在发言时,还谈及了公共照明工程的节能问题。包括景观照明、道路和公共场所的照明,在他看来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这不仅是出于生态方面的考虑,也有节能方面的需要。
他建议,要加强城市亮化工程管理。对于繁华街区的灯光工程、照明系统、广告等,要在低碳目标基础上评估其效用并做减法,避免景观照明无序发展和过度发展。基于城市空间环境、自然风貌、建筑品位等开展亮化设计,结合智能管理、能效评估等技术为城市照明选择最优的节能设备。
市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科学院专家相关研究提出,中国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发电端占比约47%;消费端如工业工程、居民生活等占了53%。
郭仁忠在发言时援引了这项数据并指出,后者53%的碳排放,是城市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着力点。同时,他指出,在城市各类可选的“双碳”路径中,开发利用信息空间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要“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郭仁忠以数字政府建设举例,谈到了深圳APP为市民提供的免跑腿在线政务服务。从今年4月份的数据来看,网上办理的业务占比达到了95%,市民累计减少跑动次数突破五百万次。减少了跑动量,意味着市民不用驾私家车或者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办事部门办理业务,不仅减少了碳排放,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他又以智能深圳的一处智能楼宇为例,通过信息化管理,该建筑物管人员减少了28%,年能耗减少了5%。
“绿色低碳发展,发展仍是核心,绿色低碳是方式。”郭仁忠表示,数字化既是绿色低碳的,也是有利于发展的。因此,他建议应从低碳发展的视角重视政府、城市和经济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春:以数据驱动碳排放精细治理
张晓春在发言时表示,深圳目前的碳排放核算主要依靠能源统计平衡表,即通过“自上而下”法统计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缺少动态的碳排监测手段,且整个统计时间以年为周期,具有一定滞后性,难以支撑精细化碳排放治理的要求。
另一方面,深圳的交通、建筑行业已成为主要终端碳排放源,进一步减碳降污难度增大。张晓春指出,交通、建筑行业碳排放合计占全市碳排放总量约70%,其中,交通碳排放占全市碳排放的约40%,建筑碳排放占全市碳排放的约30%,两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值得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张晓春建议要加快构建全市域、高精度的碳排放监测平台。打通交通、工业、建筑、能源等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壁垒,汇聚多源、实时动态大数据,构建城市碳排放精准监测“数字底座”,支撑多维度、精细化碳排放监测。
此外,还要以数据驱动交通、建筑行业精准减碳。比如,可以探索实施低排放区政策,倒逼载具能源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小汽车、货车等车辆比例。建筑领域可探索推进绿色低碳导向的片区开发模式,提高绿色建筑建设规模。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