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政协委员林晓辉建议创新模式促进人才住房及保障性房建设:

可增加“工改保”用地,简化审批流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20日        版次:NA05    作者:蔡宇晴

当前,深圳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多渠道筹建人才住房及保障性住房。其中企业自有用地“工改保”作为一个重要的渠道,在实际过程中,却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此,深圳市政协委员林晓辉提交了《关于加大“工改保”项目支持力度促进人才住房及保障性房建设的建议》,提到深圳可增加“工改保”用地,简化审批流程,促进人才住房及保障性房建设。

“工改保”项目审批流程繁琐

深圳市政协委员林晓辉介绍,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规划为工业的旧工业区调整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需同时满足位于成片产业园区范围外及位于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内等条件,而目前满足“工改保”建设条件的土地较为稀缺。

同时,林晓辉称“工改保”项目审批流程繁琐,“一方面需面临调整工业区块线范围,另一方面需调整法定图则规划;如属于已建成区通过拆除重建实施的,还需按照城市更新政策开展审批。”林晓辉表示,上述审批环节叠加,使得“工改保”项目从启动至建成周期较长。此外,“工改保”项目还需满足周边公共配套设施承载等要求,受制约因素较多,进一步降低“工改保”项目的可实施性。

适当放宽限制轨道站点距离要求

林晓辉建议,深圳可适当放宽限制轨道站点距离要求,从源头上增加“工改保”用地。“可将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内要求放宽至2千米范围内。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要求,轨道站点周边,可提高用地开发强度,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轨道站点优势。”同时,轨道站点周边仍保留低矮工业厂房,与城市发展趋势不符,也与轨道站点周边城市景观极不协调。因此,适当放宽轨道站点距离要求,可释放一批可供“工改保”用地,且不会对工业区块线范围产生实质性影响。

林晓辉表示,“工改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会涉及众多部门审批。因此,林晓辉希望能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建议已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工改保”(城市更新类)项目,直接按照居住用地(保障性住房)方向开展城市更新计划及单元规划审批。

建议创新模式拓展

“工改保”项目用地来源

目前,按照实际操作来看,“工改保”面临的另一较为突出问题为学位无法满足新增保障性住房需求。为此,林晓辉建议应创新模式,可将规划近期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工业用地,纳入工改保”项目实施范畴,进一步拓展“工改保”项目用地来源。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