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深圳是明星之城、宜居之城、青春之城、创新之城,将共同把深圳建设得更美好

覃伟中出席记者会并就热点话题答记者问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20日        版次:NA02    作者:程昆 张小玲

  在随后举行的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新当选的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和新闻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围绕城市印象、生态、教育、创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超大型城市治理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谈城市印象:

深圳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是明星之城、宜居之城、青春之城、创新之城

  

  记者提问:您来深圳工作一个月,能否谈谈对深圳这座城市有什么新的印象?

  覃伟中表示,虽然会议比较多,但他还是去了一些地方走访,包括人才公园、大沙河碧道、东门步行街等。

  “来了就是深圳人,我有机会来深圳工作,成为一名深圳市民,发自内心感到自豪、光荣和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重大。”覃伟中说,深圳是一座伟大的城市,用40多年的时间走过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过的历史。这是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曾多次来深圳出差、旅游,覃伟中对深圳并不陌生。他说,结合一个月近距离了解深圳,发现深圳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年轻时尚的城市,自己非常、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并集中聊了他的四个感受——

  第一,深圳是一座明星之城,是位居全球前列的超大型城市。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深圳常住人口有1756万人,比10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了700多万,增长数量居全国城市前列;

  第二是宜居之城,有山有海,空气质量好,绿化好,鸟语花香,是一座花园城市、公园城市、森林城市;

  第三个感受,深圳是一座年轻时尚的青春之城,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32.5岁,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都在这里奋斗;

  第四个感受,深圳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聚集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在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深圳创新创业要素比较齐全,政策环境、营商环境也比较适合创新创业,吸引了很多海内外人才。

  覃伟中没有回避深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说,由于深圳发展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必将在发展之中得到更好的解决。相信通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谈生态: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己近一个月去了三次大沙河生态长廊

  

  记者提问:深圳如何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环境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覃伟中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决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过去5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决定性的成绩。

  他举例说,深圳的空气质量、空气优良指数良好以上天数占比、PM2.5指标等多项数据在全国走在前列。水环境也取得历史性好转,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市域范围内消除黑臭水体。

  过去生态环境欠佳的大沙河、茅洲河,现在已成为深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覃伟中特别提到大沙河生态长廊,并表示自己近一个月中就去了3次。

  覃伟中指出,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深圳在生态文明保护和建设方面还有进步空间。他强调,未来深圳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谈及碳达峰、碳中和,覃伟中表示,深圳要以先行示范的标准率先实现碳达峰。与此同时,以碳达峰、碳中和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覃伟中指出,接下来,深圳要全面摸清碳排放的底数,科学制定碳达峰的路径,前瞻性研究碳中和路线图,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衷心希望媒体朋友们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新时尚,携手共建绿色美好家园。”

  

谈教育:

“谋教育就是谋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

深圳要努力量质双升

  

  记者提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深圳要如何平衡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协同发展?

  “教育问题大家都高度关心高度关注。”覃伟中首先强调。“谋教育就是谋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

  据介绍,过去5年,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接近七成。其中,教育占相当大比重,并且教育支出的增速也很高。过去5年,深圳基础教育学位增长了近30%。

  不过,覃伟中也坦言,深圳的教育事业与广大市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对此,覃伟中指出,未来,深圳将着力优化提升四个体系:第一个体系是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三句话,义务教育国家全额保障,非义务教育成本合理分担,规范并且鼓励和支持全民办教育;第二个体系是校长教师发展体系。校长很重要,幼儿园园长也很重要,教师也很重要。所以我们现在有三名工程,就是名校长、名园长、名教师;第三个是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第四个是监测评价督导体系。

  “基础教育,我们要努力量质双升。高等教育要高水平、有特色。”覃伟中表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实现深圳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支撑全球标杆城市的建设。”

  

谈创新发展:

完善提升创新生态链 加大基础研究领域投入

  

  记者提问:有着创新之都美誉的深圳,在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担当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

  覃伟中表示,创新已然成为深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根据多家机构排名,深圳的创新能力都位居国内外前列。

  但覃伟中也指出,深圳在创新发展方面仍有短板和不足。比如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国内外先进城市还有差距。此外,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覃伟中表示,市委市政府有系统性地进行谋划和部署。比如在“十三五”期间,深圳构建起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支撑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方面比较完备。

  覃伟中指出,接下来,要对创新生态链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地完善提升。比如基础研究领域,一是要布局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二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中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比;三是充分调动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高科技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等等。通过这些办法,力争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有一个大幅度提升。相信通过持续努力,深圳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突破,迈上新的台阶。

  

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做强深港这一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记者提问:下一步,深圳将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如何实现深港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

  “感谢香港对深圳发展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覃伟中介绍,近年来,深港合作更加紧密,有力促进两地共同发展。香港服务业比较发达,就服务业合作方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现在已经集聚港企超过1.1万家,香港的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20多类专业人士在前海可以直接执业。

  覃伟中指出,香港有若干国际知名高校,科研能力比较强,在科技创新方面,双方也开展深入合作。深港双方规划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目前在科研资金过境、科研样本跨境流动等方面都取得突破。另外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双方联合开展深圳河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接下来,深圳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扣“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深圳所能”,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提升深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充分发挥好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做强深港这一极,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谈超大型城市治理: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发力

  

  记者提问:深圳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

  覃伟中表示,深圳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发力。

  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前一段时间,深圳高质量编制了面向2035年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更好地保障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各方面需求,实现多目标最优。

  第二,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城市。特别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通过绿色低碳发展,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努力在有限土地上承载更多的人口、产业和经济总量。

  第三,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的精细化、智慧化和法治化水平。覃伟中着重提及了交通拥堵、市容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指出需要精准治理好。要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更加安全、干净美丽、整洁有序,让市民生活更舒心便利。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