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名校校长面对面:如何应对610分制下的新中考?

“校长面对面”第二期,4位校长走进南都直播间,为家长学子答疑解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4月26日        版次:NA07    作者:周正阳 王童 胡可

4月23日的第二期“校长面对面”,深圳四所知名高中的校长莅临南都直播间。

每年的4-6月,深圳教育的考试季与招生季准时拉开帷幕。为了让学子们得到更全面的报考信息和志愿填报辅导,为了让学子们更直接地倾听校长声音,获取学校一手信息,南方都市报今年4月起举办“校长面对面”直播栏目,让校长走进直播间,与广大学子面对面。

4月23日的第二期“校长面对面”中,我们聚焦“新中考”,关注610分时代下新中考的应对方式。这期节目,邀请了深圳四所知名高中的校长莅临,为家长学子答疑解惑。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次累计突破60万,现场金句迭出。我们一起来回顾当晚各位校长的真知灼见。

  话题1

从新中考形式变化,谈教学模式改变

南都记者:深圳新中考迎来重大变革,考试的分值和形式都迎来了较大变化:计分科目由7科变为8科,新增道德考试科目,将道德和历史合卷考试,分值分别为70分和50分,合卷总分120分。历史的30分调整为70分,可以看出,新中考在素质教育这一块有所偏重,加强了对学生在人文学科方面的考察。这些微妙的变化,就是学校育人的“指挥棒”所在。新中考的变化将会从哪些方面引导学校做出相应改革呢?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崔学鸿:

要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中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完成下面四个转变:

第一,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改变死记硬背,提升能力和素养。

第二,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老师为中心的“教堂”,要变成以学为中心的“学堂”。

第三,由课程“割裂”,向课程整合转变。死记硬背的知识是难以解决现实问题的,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素养的提升。

第四,由“坐而论道”,向学科实践转变。每个学科要有实践,教材和教育教学要体现真实、综合、实践。

围绕这四个转变,我们的应对策略有三:第一,课程重构;第二,学科重组;第三,学堂重建。这就回到了我们以前一直强调的分数问题:要分数,要什么样的分数?要绿色的分数,就像我们的GDP应该是绿色的,而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的分数更应该是绿色的,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初高中的孩子正处于“更年期”,少年到青年的转变当然属于“更年期”,只是我们给它一个美丽的名字“青春期”而已。孩子的青春期和成人的更年期一样,巨大的生理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变化,身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加上学习的压力。我们要好好呵护他们!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宾华:

面向新中考,推出针对性的学校备考战略和课程体系规划

针对新中考变化,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例如语文学科,加强初中的古典诗文背诵和阅读理解,就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备考策略。古诗文默写和鉴赏,是中考中相当确定的考试内容,如果考生能够把古诗文经典融会贯通,至少能在中考中增加5到10分以上。三高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校层面推出了“三高朗读者”活动、古诗文大奖赛等。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把初中的70多篇经典古诗文全部掌握,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三高开展这些活动时还要求家长来一起参加,家校合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对于体育学科,三高体育科组从初一开始就做全面系统规划,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机制进行三年整体规划。在今年的体育中考中,三高的体育备考策略就已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深大附中副校长、高中部校长、深大附属实验中学执行校长刘书安:

610分考分制拉大学生分数差距,可推行“双导师”制

深圳新中考改革,从顶层设计来讲,跟新高考的配套改革设施是匹配的。原来中考460分,分数区间区分度不高,学生的分数比较密集,拉不开差距。现在新中考以后变成610分,从高中招生角度来讲,学生的分数差距由于总分数增加了,区分度就会拉大。

深圳中考整个的态势是强调基础,强调全面,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现在的考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刷一下题就可以得高分,现在可能更注重题目的情境,要突出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此外,要推行“双导师”项目制学习,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生活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客观实际存在的问题,利用跨学科知识,通过“双导师”项目制学习综合解决。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孙永河:

新中考将增加开放性试题比例,重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中考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重视并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避免严重偏科,要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中考将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再次,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中考试题将更加强调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话题2

新中考带来新定位,谈如何打造优质特色名校

南都:新中考涉及应用、情境、跨学科能力的比重不断增加,促进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升级与蜕变,丰富着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当如何重新定位育人精神和理念?如何打造一所优质特色的名校呢?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崔学鸿:

实施五育互育,更多地拓展考试以外的能力

我们学校的发展规划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五育互育,赋能未来。具体包括三个“五”:实施五育互育,办好五大书院,实施五大工程。让学校水平再上新台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学校课程,要更多地拓展考试以外的能力,分数的提升很多时候不一定在刷题上,而是在“试”外。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宾华:

打造高中与初中教育协同发展,做精出国留学教育

学校将继续打造高中教育与初中教育协同发展、高中普通教育与出国留学教育融通发展的办学特色,办好初中教育,做强高中普通教育,做精出国留学教育,建设成就学生人生梦想的学习家园和跃升世界名校的龙门通道。

●深大附中副校长、高中部校长、深大附属实验中学执行校长刘书安:

搭建“特长舞台”,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发展

学校就是搭建“特长舞台”的一个场所——比如,体育运动、艺术特长,不仅仅是学业分数和成绩,还有个性化发展。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发展,要实现高进优出,优进尖出。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孙永河:

深化探索“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持续深化“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深圳教育“学有优教”的先行示范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观点

“不‘唯分数’不是不要分数,我们要的是绿色分数!”

“青春期也是‘更年期’,我们要好好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贴士

4月27日,校长面对面将迎来第三期,我们将关注深圳南山区的学校,又有哪些顶级嘉宾莅临南都直播间呢?又有哪些卓越的洞见和精辟的金句诞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 朱倩 柴华

本期统筹:南都记者 周正阳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王童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