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再次领跑。2021年3月6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使用国际最先进的二尖瓣修复系统MitraClip ,为一位80岁高龄老人成功完成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二尖瓣夹合术),这是自MitraClip 系统在国内获批上市后的华南首例临床应用病例。
手术由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潘湘斌教授团队完成,他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权威专家,2021年1月26日已在北京完成全国首例临床病例。由于MitraClip 是最新技术,该例手术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瓣膜介入技术培训会”的示范案例被全程转播,为我国瓣膜介入治疗提供技术标杆示范作用。会议从二尖瓣返流经导管修复适应症和病人选择,到房间隔穿刺的技术要点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现场学术气氛浓郁,听众积极参与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授课和学习效果。
1小时完成微创手术,
80岁高危患者重获新生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二尖瓣返流发病率居心脏瓣膜病首位,患者数量在800万以上,其中75岁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
80岁的王爷爷(化名)被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折磨已久,长期出现胸闷、气促症状,大量心包积液导致难以平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极易有生命危险。
潘湘斌教授介绍,对于高龄或高危患者而言,采取药物治疗效果并不佳,无法阻止病情进展,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采用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患者无法耐受的情况下,总体死亡率高。此时,一个“采用最新上市的MitraClip 进行治疗”的念头在潘湘斌教授的头脑中蹦出。
“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潘湘斌教授告诉记者,微创的方式更适合高龄高风险的重症二尖瓣返流患者,在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风险的同时,更有术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
手术过程由潘教授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主导,在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超声科、重症医学科、复合手术室团队等多科室协作下,操作历经1小时,最终在夹合器释放后,超声显示二尖瓣返流从大量变为几近消失,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手术顺利完成。
“这项新的技术至少可以为高龄患者延长5年以上寿命,并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张旌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术后患者恢复很快,当天便可以下床行走,缩短了住院时间,安全性也比较高。
根据国外的多项临床数据表明,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对中重度和重度二尖瓣返流患者具有非常积极的疗效。
“虽然目前MitraClip 器械及收费费用高达32万元左右,但由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再住院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的就医负担。”潘湘斌教授评价。
中国结构性心脏病治疗
有望实现领跑国际
“刚开始接触到MitraClip 是在10年前去意大利的一次交流活动上,10年来,从跟跑到并跑,中国‘智’造在医疗器械领域有望实现领跑。”潘湘斌教授坦言。
据介绍,MitraClip 此前已在全球植入超过10万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认证,在欧洲心脏病协会的权威指南中获得IIb级推荐,并且已被FDA(产品出口美国的认证)和CE(产品出口欧盟的认证)批准用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
为了让我国广大二尖瓣返流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经论证,打破常规于2020年批准MitraClip在国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