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卫生健康事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发生改变。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深圳收治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新冠病人。这对于深圳医疗来说,是一场检验,也是一次肯定。近年来,深圳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提升,以合作聚资源,深入推进医改,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探索和实践出独特的“深圳模式”。
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挖掘、总结、推广一批具有较强前瞻性、创造性、示范性的医院管理先进经验,提高医院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12月26日,由深圳市卫健委主办,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承办的深圳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簕杜鹃”奖将揭晓获奖名单。同时,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联合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发布深圳健康创新优秀案例。
深圳公立医院改革 为全国树立典范
2012年7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投入运营,这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设、与香港大学合作共管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院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在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诊疗服务模式、就医文化、医教研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出一条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办医、管医、行医、就医”方面为全省全国树立了典范。
2019年起,宝安区中心医院集团开始承担起深圳市打造基层医疗集团新样板的改革任务。紧紧围绕“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目标,集团在院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现了100%下转社康机构,重症慢性病患者出院后100%建立了家庭病床,内分泌科实现在院住院患者100%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0%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出院时100%与家庭医生一对一交接、出院后100%有家庭医生随访,初步构建了“预防-治疗-管理”、“居民—全科—专科”、“家庭—社康—医院”慢性病闭环管理新模式。
越来越多的改革发生在深圳医疗领域。自2017年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首批示范城市以来,深圳着力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协同推进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医疗服务价格、编制管理与人事薪酬、药品集团采购、医保支付制度、绩效考核等综合改革,基本形成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基本建立了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一方面是外部治理,如财务改革、医保政策、药品加成取消等,维护医院公益性,保持医院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内部管理,如医院党政分设、人事薪酬分配等,并增加院长的职业化培训。”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和基层健康处处长李创介绍,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例,医院实行“自主定岗、自主招聘、自主定薪”,增加了护理人员数量,医护比达到1:2.1(全国平均1:1.5),通过绩效考核,实现薪酬“能上能下”,岗位“能进能出”。
此次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创新项目“簕杜鹃”奖评选活动,李创认为,这是为了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思考下一步如何走。近几年来,深圳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提升,以合作聚资源,为打造“国际医疗中心”增进了信心。对于健康深圳的未来,李创表示,明年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将开始施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融入所有政策,再过几年,深圳一定是医疗卫生高地、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
大会将发布年度优质医疗服务案例等
深圳市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健康问题突出,超重肥胖率超过20%、营养不良率接近10%,贫血率3.23%,视力不良率52.42%。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往常入校开展的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也被迫停止。加上连续几个月居家学习和生活,导致学生超重、肥胖、近视等问题日趋严重。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积极应对,推出“学生营养健康科普堂”网络直播节目,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健康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教育品牌项目。
深圳市儿童医院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助力医院高速发展。在院领导统筹布局下,在医务、护理、信息等科室通力协作下,通过整合His系统、移动护理管理系统、智慧护理交互系统、床旁交互系统、医院公众号,在国内率先开发智慧化“手术实时进程系统”、“围术期沟通管理系统”,实现院内手术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以解决临床痛点、难点,推广“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缩短了患儿术前禁饮时间,提高了患儿术前舒适度,而且在增速提效、保障临床质量安全方面效果显著。将信息化建设真正与临床需求相融合,基于节点控制,整合信息资源,拓展服务、创新管理,该项目值得在各级医院大力推广。
还有更多优秀案例等待展示。为了进一步推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深圳的落地实践,南方都市报着力搭建健康行业的市民互动平台,12月26日上午,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将联合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同时发布深圳年度优质医疗服务案例、抗疫杰出贡献奖、年度优秀公益创新案例、年度优秀医疗品牌传播案例等。
医疗资源“先天不足”的深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由原本的“医疗洼地”实现“弯道超车”,在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技术水平、生物医药发展、公立医院改革、健康产业升级、智慧医疗发展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涌现出了数量众多的优秀医疗健康民生案例,探索和实践出独特的“深圳模式”。这些改革无不切实增强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