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简称“深圳市三院”)救治了一名隔离期的肝脓肿患者。该患者自俄罗斯留学归国,在隔离期间因突发高热被送到深圳市三院,该院超声科团队紧急排查原因,最终发现高热的原因竟然是肝脓肿,为他进行了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置管引流术后,第二天患者就退烧了。
隔离期间突发高热
超声检查发现5厘米脓肿
现年24岁的张敏(化名)在俄罗斯留学,12月4日他乘坐航班抵达深圳,在一家酒店进行隔离,核酸检测为阴性。12月9日,张敏突然出现肌肉酸痛和发热症状,体温一度升高到39℃。12月10日,隔离酒店联系120将张敏送至深圳市三院发热门诊,之后,他被收入深圳市三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
如果不是新冠,那突发的高热究竟是什么原因?主管医生立刻为张敏申请了床旁超声。12月11日上午,深圳市三院超声科主治医师肖畅进入张敏的病房,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超声检查。以往,床旁超声一般只看肝、胆、胰、脾几个部位,但穿戴好防护设备进一次隔离病房不容易,所以肖畅就将超声检查范围扩大到整个腹部,把能看的都看了。
正是由于这个细致的检查,肖畅医生在张敏的肝右后叶发现了一个5厘米左右的病灶。超声影像发回给了超声科主任李志艳,她当即判断:“这是一个低回声病灶,但无法确定性质,需要做超声造影才能明确。”
上午诊断下午手术
避免脓肿破溃穿孔引发腹腔感染
为了明确患者的病灶性质,以便进行下一步治疗,11日下午15时,李志艳和肖畅两人穿戴好三级防护设备进入病房,准备为患者做超声造影。
进入隔离病房前,李志艳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带齐了可能会用到的所有设备,“包括穿刺的、造影的、置管的、引流的等等,每种都准备了两份,一份备用。”
李志艳在超声造影引导下用一根细针穿进病灶,抽出来一些液体,液体呈灰白色,这意味着病灶里的是脓液而不是出血,小张患的是肝脓肿。
为了排出这些脓液,李志艳为小张进行了置管引流,随后又做了经引流管超声造影。她介绍,经引流管超声造影可以评估脓腔的大小、脓腔是否需要冲洗、引流管是否正确放入腔内、是否会引起并发症。
操作过程中,穿戴了整套防护设备的李志艳和肖畅面屏上布满蒸汽,浑身都是湿的。此外,由于需要不断地抬头看屏幕和低头做手术,李志艳的防护面屏一次又一次地滑到眼睑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整个过程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才结束。
“小伙子一个人在外地,家里人肯定非常担心,所以我看到超声影像后当天就去帮他做了手术,想尽快解决问题,”李志艳的女儿跟小张年纪差不多大,“在这种时候孩子发烧到39℃又不能在身边照顾,可想而知他的家人会有多担心,我很理解那种心情。”
这次及时治疗避免了患者病情恶化:他的脓肿长在肝脏非常靠近边缘的位置,再长大一点,这个脓肿就会破溃穿孔引起腹腔感染。如果情况到了这一步,只有进行外科大手术才能治疗。
12月12日,术后第二天张敏的体温就从39℃降到37℃,12月16日开始已经没有脓液,超声复查肝脓肿基本消失,恢复状况良好,预计再过一两日就可拔引流管。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