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5家单位成为深圳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

标志着中央赋予深圳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事权正式落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14日        版次:NA02    作者:张小玲

深圳博士后工作25周年座谈会。

12月12日,深圳5家单位成为首批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分别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科智慧城市研究院公司,标志着中央赋予深圳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事权正式落地,这也是首批40项综合改革试点授权事项中,在公共服务体制方面的首个落地事项。

深圳市博士后工作25周年座谈会暨首届深圳博士后创新创业论坛12月12日召开,“深圳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中心”当天揭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在南山区科技园提供8000平方米孵化空间,助力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并提供一系列的创业孵化服务。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还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帮助深圳设站单位与高校流动站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博士后联合培养,有效解决深圳企业博士后站点的招收难问题。

招收培养博士后近万人 副省级城市名列前茅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创新发展,得益于人才环境和人才政策。深圳以其开放的市场、包容的心态、不竭的创新动力,吸引一批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创业和发展。

从1995年深圳获批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起,25年来深圳博士后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独特道路,博士后平台成为领军人才的汇聚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企业成长的助推器和新产业新技术融汇发展的策源地。

目前全市在站博士后超过4300人,累计招收培养近万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深圳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库”,在深圳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深圳已基本形成招才引智的“新磁场”。

在南方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孙会靓,3年来取得极高的研究成绩,在站期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20年获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21-2024)。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近三年发表论文40余篇。孙会靓从事的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深圳是创新性城市,创新活动强,科研项目与国际接轨,而且效率高,有非常强大的项目和科研究资金支持,这让博士后有更多的科研平台。

在哈工大(深圳)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文杰,同样在深圳充分展示出科研能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5个项目支持,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顶级会议共计发表论文40余篇,一作ESI高被引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作为出站博士后,陈磊两年前进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是研究半导体发光。博士后出站后,陈磊加入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创新应用领域开发高光量子效率植物光照技术、健康照明全光谱技术等多项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技术,全部实现成果转化,2020年创新应用领域销售占比约30%左右。因科研成果转化业绩,陈磊被任命为公司董事、研发副总裁,并获得深圳市青年科技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等荣誉。

人才引进和培养舍得投入:人才无后顾之忧专心科研

近五年,深圳博士后引进年均增速超过30%,其中从国内双一流高校或境外泰晤士报排名前150名高校毕业的占50%。深圳博士后立足科技创新、围绕产业发展、促进成果转化,产出了一大批学术论文、专利和项目,不少博士后成长为科研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和科学领军人物。

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深圳得到很好的印证。从特区初创的“拓荒牛”,到后来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已基本形成招才引智的“新磁场”。

相对于其他其他副省级城市,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博士后科研站点更少。但深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引进体制机制上善于创新,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舍得投入。通过深圳人才计划、工作条例,设立人才日,深圳通过立法的高度确立人才在一座城市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位置。

无论是孙会靓、文杰,还是陈磊,他们都提到,深圳给予科研项目投放的资金支持力度很大,有充足的资金保障,高层次人才才有机会去参加国际会议,接触国际前沿技术等。另一方面,深圳也给予博士生各类生活补助和资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做科研。

提高高校科研实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目前深圳共有科研流动站15家,科研工作站(分站)11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07家,其中90%的单位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深圳博士后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独特道路,博士后平台成为领军人才的汇聚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企业成长的助推器和新产业新技术融汇发展的策源地。

于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深圳大学,现有9个流动站和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目前在站博士后1500余人,学校博士后人员主持和参与了一批重大课题研究,科研成绩十分突出。自2015年起,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大学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701人,连续8次进入全国各高校前十。

聚焦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网络空间安全、电路与系统等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和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下科研体制创新,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创新中心的鹏城实验室,在2018年获批设立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后获得独立招收资格。截至2020年11月,鹏城实验室共有在站及拟进站博士后75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派出交流计划、“博新”计划等各类资助30项;2人获得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资助;3人获得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博士后累计获得各类资助金额近700万元。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形成双向良性互动关系

深圳博士后设站聚焦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平台实力不断增强。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深圳将围绕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解决一批原创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目前,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已初见成效。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11年设立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欣旺达公司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流动站共招收49人,现出站博士后9人,在站博士后共40人,其中19人认定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1人认定为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欣旺达电子在站博士后在产学研成果转化方面与高校流动站展开合作,领域涵盖智能制造、电化学、热力学、材料学、新型材料等。近年来,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联系,成功参与申报的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863项目、973项目等。2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与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建立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成果突出。

由此可见,深圳博士后创新创业激情倍增,成果转化加速推进。此外,围绕“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设站单位研发势头强劲,博士后成为企业创新的助推器。经过40年的人才积累与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在深圳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成为人才集聚载体,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形成双向良性互动关系。

  相关链接

  博士后工作大事记

1995年7月,原国家人事部、全国博管会批准深圳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实现博士后工作领域从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向企业的延伸拓展,拉开了深圳培养博士后高层次人才的帷幕。

2001年12月,深圳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设立;

2005年9月,深圳设立第一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07年8月,深圳第一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深圳大学设立。

2010年5月,深圳建立完善的博士后资助政策。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深圳两次修订《深圳市博士后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助标准。

2020年10月,中央赋予深圳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的设立和撤销权限。

2020年12月,深圳5家单位成为首批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标志着中央赋予深圳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事权正式落地。

统筹:张小玲

文:张小玲 图:胡可

制版:李斌 肖美连 黄永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