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都市水源保护范例 工程创多个“全国首例”

水务工程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共生?南都民生调研团走进“铁石水质保障工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11日        版次:NA04    作者:陈荣梅

扫码了解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案例征集详情

水是生命之源,淡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稀缺,仅占总水量的2.53%。你可能想不到,地处华南沿海地带的深圳市,是一个饮用水源极度匮乏的城市。以2019年为例,深圳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4.54立方米,宝安区更是只有108.69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市民供给安全优质的饮用水源,是深圳近年来城市治理的一大重要民生事项。而在占据深圳“四大水缸”半壁江山的铁岗-石岩水库库区内,宝安区水务局目前正在推进一项创造了数个“全国首创”的水质保障工程,该工程破解了都市型饮用水源水库的水源保护难题,将水源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发展进行了有机融合,为都市饮用水源保护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近日,南都深调研民生调研团走进“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的两个施工现场,对这个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项目展开调研。

饮用水资源稀缺,水质改善提升迫在眉睫

从一个人口不足50万的边陲小镇发展到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深圳人的生活用水量、工商业用水量与日俱增。宝安区作为传统工业大区,人口和工业企业数量众多,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巨大,2019年全区居民生活用水总量达1.6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达1.66亿立方米。位于宝安区的铁岗水库、石岩水库与深圳水库、西丽水库并称为深圳市的“四大水缸”,是深圳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库。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作为宝安辖区内的重要饮用水源水库,承担着宝安和光明区近700万居民的优质饮用水供给任务。宝安虽然地处沿海,但由于陆域范围没有大型的河流、水库或湖泊,导致可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资源量严重缺乏,目前仅有铁岗、石岩和罗田3座中型水库作为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境外引水。2019年全区原水总供水量为4.71亿立方米,其中境外引水量高达3.94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83.5%,本地自产水量为0.77亿立方米、仅占供水总量的16.5%。铁岗-石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石岩、航城、西乡、新安4个街道,水源保护区内建成区比例高,其中商服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其他特殊用地面积共计51.33平方公里,占比高达47.5%,有超过82万常住人口在水源保护区内生产生活。除去水域外两座水库基本被建成区包围。

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了保护深圳西部地区人民的“水缸”,深圳市委市政府在1992年划定了铁岗水库、石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之后因水库扩容、集雨面积变化等因素又历经5次调整;宝安区委区政府也多次对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清理库区种植场、养殖场,迁移库区原居民。但由于库区内的建成区建成早于水源保护区划定,所划定的水源保护区40%以上是城市建成区,九围河、石岩河、应人石河等13条入库河流及支流大部分流经建成区,入库河流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威胁着供水安全。据了解,近年来铁岗、石岩两座水库水质仅能满足饮用水源水质(地表水Ⅲ类)的最低标准,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的月份占比较低。

统筹规划,实现保护与发展双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宝安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亟需加强保护。一方面,水库建成区的污染问题威胁着市民饮用水水质安全,而另一方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严格管控也造成了建成区的发展严重受限,为此库区内原居民曾多次搬迁。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深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存在大量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违法建设项目,要求全面整改。宝安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组织清理处置了铁岗-石岩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493宗建设项目。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需要对水库水质进行进一步提升,但若按传统思路,还需对水库上游建成区范围内大部分企业进行拆除、搬迁,而这将对片区经济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为改善铁岗-石岩水库水质,让居民喝上更安全的放心水,201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优先、保护为主、水质为重”的方针,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宝安区水务局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反复论证、创造性提出“物理隔离、清污分流”的治理新思路,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汇报,最终确立了以“保护水质、释放土地”为目标,“流域统筹、分区处理”为原则,“物理隔离、清污分流、生态修复、调蓄补水”为策略的工程总体方案。

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以下简称“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于2018年启动,被列为深圳市重点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共分为四期,总投资54亿元,主要通过修建清水截流沟及修建河口生态库,来实现饮用水水库与入库河流及河口生态库的物理隔离、生态区达标清水与建成区未达标雨水或河水的清“污”分流,目前工程已全面进场并全力推进。宝安区水务局在推进项目进程中革新思维,勇于突破,工程的一系列“首创”破解了都市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保护难题,其中“隧洞+生态库”的创新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地面的影响,节约了宝贵的城市空间,保护了珍贵的地面自然生态。

自石岩河口生态堤于2019年5月完成围堰合拢至今,尚未发生过雨后河水进入饮用水水源水库的情况,入库面源污染初步得到控制,石岩水库水质逐步好转。虽然工程仍在进行之中,但铁石水质保障工程对水质的改善已然初见成效。从监测结果上看,今年铁岗和石岩水库地表水多为Ⅱ类水,其中铁岗水库在5月和7月份地表水水质更达到了Ⅰ类标准。工程完工后将以更高标准保护水库水资源,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饮用水源。

不仅如此,按照广东省政府的相关批复文件,该工程正式完工经深圳市政府验收并报省政府备案后,铁岗-石岩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调整方案将正式生效,大部分城市建成区将被调整出水源保护区。这不仅可使建成区现有企业得以保留,且大量土地也得以释放,被释放的土地可结合目前建成区情况进行城市更新规划,创造新的价值。届时项目将实现保护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在有效解决水库13条入库支流面源污染问题、保障和改善2座饮用水水库水质的同时,为片区经济再腾飞构建新发展格局,直接惠及近700万宝安区及部分光明区市民,真正做到“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绍峰感叹,放眼全世界范围内,在这样人口密集的湾区城市进行水库改造的案例都少之又少,铁石水质保障工程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工程方案。

修复生态环境,为市民打造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铁石水质保障工程的创新工作理念,将不满足入库的水资源转换为河道生态补水,开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水资源新观念,在保护生态区饮用水资源的同时,实现建成区雨水向生态水资源的转变。这一工程不仅仅实现了对饮用水源水质的保障,更为周边市民建设了一个水清岸绿、休闲宜居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一期工程规划的石岩河口生态库,未来将建成深圳市面积最广、库容最大、生态系统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最彻底的都市型河口湿地公园。二期工程规划的九围河口生态库,可对九围河、西乡河及铁排河进行补水,保障水位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在九围河口设置表流湿地,营造生态植物岛,对生态库水质进行净化。通过水源涵养工程,进行对林地的生态修复,形成特色的林下漫步空间。对库容开挖后的库岸,也会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新开挖的库岸设置亲水步道、水上步道等休闲措施,打造活力运动区。九围河口生态库远期结合规划将打造为宝安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打造大湾区最核心的研发基地,为高端人才提供一处头脑风暴和休闲冥想的空间,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多元交融创新的生态系统典范。

  现场调研

  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二期 全国首创“隧洞+生态库”模式 避免雨水污染饮用水

12月10日,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二期)迎来工程阶段性节点,首台盾构机顺利出井;截至目前,铁石二期完成形象进度67%,预计2021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南都民生调研团一行首先来到了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二期)三工区(以下简称“(二期)三工区”)进行调研。据介绍,二期工程总投资16.85亿元,主要包含应人石河口生态库、九围河口生态库、应人石河口-九围河口生态库连通管(涵)工程、铁岗排出隧洞工程、水源保护区覆绿工程5个子项,将建设两段长度共8公里的隧洞以及两个调蓄库容共406万立方米的生态库。

“如何避免雨季时受到污染的雨水流入水源保护区?”,这是二期工程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为此,二期工程采用隧洞盾构+矿山法综合施工工艺,成规模地建设水务隧洞,用隧洞将受污染雨水与水源地隔绝开。将隧洞盾构工艺用在水务工程里,这种“隧洞+生态库”的思路,在国内是首创。统筹解决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在全国水务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调研团一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二期)三工区的连通管涵6号始发井和盾构机,向其了解盾构机的工作原理,询问隧道盾构机一天能前进多少米。

  石岩河口生态库 用生态堤做“隔绝带” 打造特色人文生态景观

随后,南都民生调研团又来到调研的第二站,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一期)石岩河口生态库,一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设石岩河口生态库,防止不达标水体进入主库,从而保障石岩水库水质。一期工程总投资概算约为1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堤、清淤、钻石山墓园截流沟和库区生态绿化等。生态库建成后将石岩建成区流域范围内不达标的雨水与饮用水水源进行隔离,控制集雨面积约26平方千米。

这种通过建设生态堤切断不达标水体与水库的联系,为更优质的饮水资源提供坚实保障的做法,在全国都属首创,为都市型饮用水水库水质保护提供新范例。值得一提的是,此工程首次采用50年一遇降雨标准设计建设生态库,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设防标准,一项工程同时统筹解决了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属全国首次。

库区生态修复与库区碧道建设同步开展,是石岩河口生态库的另一大创新特色。结合碧道建设,对库区进行生态修复,构造环库浅表流湿地带,打造具有深圳人文特色的“一库一景”,打造水清景美的开放空间,使全社会共享水源地保护的生态效益。

在调研现场记者看到,虽然生态库仍未完工,但滩涂上已经有不少白鹭在闲庭信步,步行栈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已经初现雏形。石岩河口有包括鱼类、两栖类、蛙类等多种野生生物,项目区域内有鸟类约49种,其中多种具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要如何在提升水质的同时保护好这些生物资源,打造水清岸绿的开放空间,是石岩河口生态库要回答的问题。

相关人员介绍,通过水质保障、生态修复、生态共享三大策略,这里将建立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通过补水、库底地形塑造植草沟等措施,增加水动力、增加水循环,保障库区水质,为动物栖息及人类活动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通过水生生境,湿生生境,陆生生境的塑造,修复水生动植物、鸟类、陆生动植物、微生物的循环生态系统,建立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建设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休闲娱乐空间、科普教育空间、慢行游憩空间,让人在绿荫中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根据规划,石岩河口生态库未来将建成深圳市面积最广、库容最大、生态系统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最彻底的都市型河口湿地公园。现场,工作人员向调研团描绘了一幅未来的蓝图,芦苇荡随风飘扬,市民在木栈道上行走休闲,孩子在生态文化展示空间中沉浸式学习生态知识……飞鸟与鱼,草长鹭飞,共同构建一幅人文生态美景。

除此之外,石岩河口生态库还将在枯水期提供150-200立方米的补给水源,为石岩河干支流及茅洲河上游提供可靠的河道补水。这种分质利用,也是铁石水质保障工程的一大创新举措。将不满足入库的水资源转换为河道生态补水,开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水资源新观念。通过现状或新建隧洞对下游茅洲河、西乡河、石岩河、九围河等进行生态补水,将不满足入库的水资源转换为河道生态补水。在保护生态区饮用水资源的同时,实现建成区雨水向生态水资源的转变。

  未来展望

  预计2021年主体完工 水质提升与城市发展并行

铁石水质保障工程预计将于202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工程完工后,将为都市型饮用水库水质保障工程提供范例。铁岗、石岩水库水质将进一步提升,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力争常态达到地表水Ⅰ类。生态库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力争达到地表水Ⅲ类,可以作为河流流域补水的重要水源,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提升。

经济发展方面,项目完成后,经水源保护区调准,建成区现有企业得以保留,土地利用价值得以释放,并且建成区土地可以通过城市更新得以利用,创造新的价值,有效解决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助力区域经济再腾飞。

城市规划方面,此工程有助于宝安区打造以生态核心区为内环、生活活动区为中环、产业生产区为外环的“未来环”发展格局。工程项目结束后,区划调整释放大批可规划利用的土地,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提供多元化的场所,如湿地生态、九围龙舟赛道等,为宝安增色添彩,打造多元化城市发展格局。

  调研团声音

  人大代表:“一个伟大而有意义、让市民感到幸福的工程”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人大代表陈锦花表示,“通过今天实地走访了石岩湿地,我发现自己住在宝安还挺幸福的。”陈锦花认为,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项目打破了原来水源保护区附近“三不管”的劣根性,“以前荔枝林里面有很多地方很难去管理,但是现在我们把水源保护区附近的土地释放出来建成湿地公园,去掉了这些地方的劣根性。同时湿地公园给市民又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住在这个片区的居民幸福感油然而生。另外,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作为投资50多亿的大项目,通过建大坝、建设大的地下管网等等把不达标的饮用水资源引走,在守护水源保护区的同时还把周边的土地也释放出来,解决了深圳用地紧张的问题,这是一个伟大而有意义、让市民感到幸福的工程。“

  业内专家:生态保护结合经济发展 是水质保障工程的范例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绍峰,在铁石水质保障工程方案研究初期就曾参加过调研,此番又来到施工现场,他感触良多。“这个项目确实解决了水源地保护的法规和现实状况的矛盾,通过建立生态库,把建成区雨水和河水汇集到一起。作为景观用水和生态补水,这是非常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少见,也为将来开发强度特别大的城区水质保障工程做了一个范例”。

李绍峰特别提到,宝安是工业大区,因此在这样的工程之下,保持原有的工业体系、不损害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工程把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经济发展都有机融合起来了,解放出来的土地又能进行高新产业布局,对经济体系进行升级”,这样的做法,既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又能发展碧道经济,对其它的城区水质保障工程都将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街坊代表:现场很震撼 期待湿地公园成为人气打卡地

南都调研团街坊代表邹志苗在湿地公园现场看到规划效果图,坚信这里一定会成为深圳又一个人气打卡地,她很期待湿地公园能早日建成开放。邹志苗感慨,“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参访了这样一个大水利工程,让我看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程的重视支持以及宝安区委区政府对民生工程的巨大投入,感觉太震撼了,原来咱们平时的水需要这么多专业的、科学的建筑工程来从水源头就做好引入和保护。宝安区水务局在项目实施中不仅利用现代科技工程让咱们深圳市民可以喝到、用到更高质量的水,更令人感到幸福的是在改善水质量的同时还一水两用,除了建设水库,还为居民打造了休闲湿地公园、白鹭栖息地。环绕着水库走一圈,我感觉很舒服”。

调研统筹:南都记者 陈荣梅

报道统筹:南都记者 吴灵珊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王童 陈荣梅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