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所有餐饮店实行油烟排放全覆盖、精细化管理。
专题
“以前楼下餐饮店的油烟味总往上窜,阳台晾的衣服总是附有一股油烟味,现在没有啦!”在翠宁小区住了20多年的陈先生表示,自从附近的餐饮店陆续装上油烟净化器,小区空气变得清新多了。
在罗湖,类似陈先生家附近食肆遍布的情况并非孤例。这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90%的老城区,数千家餐饮企业长期分布在商场里、街道旁,使得日益剧增的餐饮油烟排放量成为周边居民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也增加了辖区空气质量治理难度。
为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下称“罗湖管理局”)启动罗湖区油烟在线项目监督管理服务项目、“互联网+明厨亮灶”油烟浓度在线监控服务项目,结合系列创新措施,对罗湖区所有餐饮店实行油烟排放全覆盖、精细化管理,助力辖区实现餐饮油烟投诉逐年减少、空气质量跃居全国前列。
链条式执法监管
8286家餐企有了“专属台账”
食肆多、油烟净化器安装不一等情况,成为老城区油烟排放管理的难题。对此,罗湖区实行“服务+执法”的工作方法,通过服务外包模式,聘请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油烟排放进行系统治理。
为实现餐饮油烟链条式执法监管,罗湖管理局启动油烟在线项目监督管理服务项目,对全区所有餐企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汇总形成名录,并根据每一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应建立一份档案备案,以此督促企业根据《罗湖区餐饮油烟项目运营管理细则》指引,做好油烟达标排放。这种模式被称为“一企一台账”机制。
“目前,全区8286家餐饮企业都有了‘专属台账’,执法人员对其分类整理和跟进。”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局长唐湘良表示,没安装、安装不达标以及没有定期清洗油烟净化器的企业会收到整改通知书,限期完成整改。经工作人员后续现场核查后,油烟排放达标的企业将从名录里剔除,未达标的企业则再次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运用监管智慧化手段
油烟排放管理“不打烊”
“现在的排放浓度是0.15mg/m3,处于达标状态。”在太宁路一家火锅店的后厨,罗湖管理局执法人员林先生指着墙上的油烟监控仪说道,一旦发现油烟超标情况,系统将自动报警,执法人员随即前往查处。
这是罗湖区正推行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油烟浓度在线监控服务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基于“一企一台账”信息数据库打造,通过数据采集、实时数据监测、地图实时监控、统计分析、数据管理等功能,运用监管智慧化手段,使得全区所有餐饮油烟排放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
“如果哪家餐企的油烟净化器长期不清洗,我们可以在后台看到油烟浓度数据慢慢升高。”项目相关负责人周芳玉指出,在线监控有利于督促商家主动做好油烟排放管理。目前,辖区内全部200平方以上持证餐饮企业、学校食堂以及投诉量较多的餐饮企业已安装976套油烟浓度在线监控设备,按照油烟半年一次定期检测、净化器三个月一次清洗等要求,保证油烟净化器正常运行、定期维护。
“社区-居民共监管”
做好服务激发参与积极性
除了推行油烟治理系列创新措施,居民自觉控制、主动监督也是重要一环。为此,罗湖区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发挥环保义务监督员监督作用,同时发动周边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共监管”,使得餐饮油烟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以下三类场所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这是市民在辖区内各大行政服务窗口、门户网站等都能看到的《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要点》宣传片。罗湖一火锅店经理罗女士坦言,了解到油烟净化器安装注意事项后,自己在食肆选址、净化器选择等方面有了更多参考,加上罗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常常提供答疑服务,更愿意主动配合做好油烟排放管理。
据了解,自罗湖强化餐饮油烟精细化管理,辖区空气质量、餐饮油烟投诉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数据显示,2019年,罗湖区PM2.5年均浓度为22.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GDP超过2000亿元的市辖区(不含港澳台)中,空气质量排名第一。同年,辖区居民关于餐饮油烟类等第三产业废气的投诉量同比前一年下降18.4%。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该数值同比下降20.1%,相较于2019年同期平均数据增加6.8%,投诉量进一步减少。对此,唐湘良认为,罗湖创新餐饮油烟污染监管方式,一定程度上,为总体情况相似的城区开展大气环境执法管理提供了更多思路。
文:谢粤蕾 陈杏花
制版:李斌 余加明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