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在路口指挥交通,引导市民有序通行。 欧阳明亮 摄
“一把手”当“施工队长”、践行“一线工作法”、创建“软硬件标准”、制定“宝安特色”工作指引、首创“点线面”长效机制、深化“九大提升行动”、抓实抓细“里子工程”、织密“督导检查网”、生动讲好“宝安故事”、社会宣传“入眼入心入脑”……7月19日,在宝安区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上,宝安区拿出了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招”,从领导主抓、创建标准、创新机制、广泛宣传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以赴做好创文各项工作。
近年来,宝安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为目标,标准化、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各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文),将创文工作与垃圾分类、城中村治理、提高市民文明素养等民生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为深圳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宝安力量。
抓好落实: 生活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努力建设美丽宝安
“一个城市文不文明,就看它的街道干不干净、垃圾怎么处理。这是一个城市给人留下好印象的第一步。”住在宝安区新安街道的肖小姐早在全市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之前,就将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单贴在了墙上,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垃圾分类,做一个文明市民”。在她看来,正是这些看不到的小细节,让人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变得安全、干净又舒适。“这就是文明的体现。”她说。
为了给市民创建一个舒适、文明的城市环境,近年来,宝安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于全市率先探索创建了垃圾分类先行示范社区,于全市率先完成楼层撤桶,开展定时定点督导,率先完成192个住宅小区楼层撤桶;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上,宝安区开设了宝安垃圾分类第一课,建成垃圾分类宣教体验馆,发动引导群众参与;宝安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快推进,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同时,宝安区还统筹九大垃圾分类收运分流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率逐步提高,力争为全市提供宝安示范经验。
今年,宝安区相继完成了一、二期环卫一体化和厨余垃圾收运处理应急项目招标,并加快推进废旧家具、绿化垃圾和果蔬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现已基本建立覆盖全区的九大垃圾分类分流体系,打通了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链条。在分类减量率方面,截至8月底,辖区垃圾分类分流量约913吨/日,再生资源回收量约2000吨/日,其余5409吨/日实现全量焚烧,回收利用率已达到35%。
与此同时,宝安区将垃圾分类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责任体系,并明确了三大类典型场所主体责任。目前,宝安区551个住宅小区已全面实施“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共设置有1681个投放点,464个城中村也均已完成垃圾分类投放点配置,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办公室撤桶行动,实行集中分类投放,有效提高了人员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养和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据了解,今年以来,“宝安第一课”线下培训266场,培训14968人,线上培训累计914942人;组织中小学校等参观宝安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约5600人次。宝安区通过蒲公英微课堂、“宝安第一课”等宣教体验活动提高居民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基本实现了辖区分类设施覆盖率100%。
“压力来源于形势,动力来源于责任,关键是认真抓好落实。全区上下要落实‘四硬’要求,充分发扬‘三责三命三心三干’精神,马上行动起来,要亲自动手、率先垂范,切实把垃圾分类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让宝安大地更整洁、更清洁、更美丽。”9月8日,在2020年宝安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宝安区委书记姚任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全区动员、人人参与,必须认真做、科学做、长期做,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努力建设美丽宝安。姚任在会上建议,要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科学分布并建好垃圾分类投放点,提升市民体验。要全面绑定责任、压实责任,建立每户家庭的垃圾分类投放档案,并加强督导,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努力建设美丽宝安。
接下来,宝安将加大普法宣传和执法监督力度,通过送法入户、建立常态化执法检查和联动机制等途径宣传教育和激励奖惩,确保每个家庭对垃圾分类100%知晓、100%参与,促进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努力在年底前完成厨余垃圾分类人均0.25公斤/天、家庭厨余垃圾0.1公斤/天的目标。
综合治理: 建设舒适、美丽、现代化城中村 城中村综合治理获评优秀数量全市第一
“原居民以前纷纷搬出去住,他们现在又重新搬了回来。”后瑞社区是宝安432个城中村的其中之一,完成城中村综合治理(“双宜小村”建设)各项任务后,面貌为之一变,曾因居住条件差而搬离社区的原居民又搬了回来。
如今,自深圳地铁1号线后瑞站出来,步行百米便能看到一面象征“航城启航、山海新城”的浮雕墙:巨型飞机冲向云霄,朵朵白云之下各色花草欣欣向荣,航城之美跃然“墙”上。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摇身一变为“双宜小村”,航城街道后瑞社区的蝶变是窥探宝安区文明创建的一个窗口。
宝安27.6平方公里的城中村中居住着208万人,密度高达7.53万人/平方公里。城中村数量多、人口多、安全隐患多、品质差等短板,制约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是宝安创建文明城市必须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对此,宝安于2017年在全市率先对城中村进行综合治理,强力清理安全隐患,打通“生命通道”近100公里,剪除“黑线”“废线”1000多吨,改造提升路面200多万平方米,打造景观节点100多处,营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氛围。
不仅是“面子”——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里子”——市容环境、交通秩序也得到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如针对普遍存在的城中村综合治理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未及时清理、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等现象,为加强施工管理工作,西乡街道城管办、市政工程事务中心(工务部分)严格督促施工方文明施工,工程超过十五天的要设置工地围挡,建筑材料要合理放置,不能乱堆乱放或放置到人行道上。
而坐拥深圳最大型的城中村现场的沙井街道,为了进一步推进创文各项工作,做好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了“1+10+N”工作机制,即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查组、“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组、“公共秩序整治”工作组、“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组等10个工作组,发动企业、义工、居民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据悉,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沙井街道连续13个周末出动8450人次,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对标逐项检查,检查发现的136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网格员走街串巷、入户、进店宣传创文知识;交通协管员在各大交通路口及时劝导交通违法者,宣传“戴头盔和戴口罩一样重要”;蚝二社区以创文为契机,建起了“百草园”,传播中医药文化;沙头社区成立跑团,传递快乐、健康和文明;民主社区从河源龙川购买扶贫产品,奖励积极参与辖区公益事业的130多名居民,为扶贫加油、为创文鼓劲。接下来,沙井街道将针对乱摆卖、乱堆放、乱停放、乱拉乱接、公厕整治、垃圾中转站、垃圾桶点整治、农贸市场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推动辖区创文工作不断提速提质。
“文明创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沙井的城市管理水平,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沙井街道党工委书记詹辉强调,各部门要加强联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全面排查,立行立改,攻坚突破,坚决把难点、痛点、堵点整治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据了解,在2019年,宝安区已完成首批187个城中村综合治理,88个获评优秀、数量全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区结合“双宜小村”建设加强文明宣传,在改善城中村环境面貌的同时,要求融入文明文化元素,在村口、文化广场等显眼地方统一设置村规民约、公益广告、景观小品,不断提升城中村“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水平。
提升素养: 重点工作马上办,平常工作大家办 市民自觉提升文明意识
更为微观的文明存在于各个街道。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上,经验颇丰的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群团工作部部长李金宇表示,市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并不是一个季度的工作,而是经年累月、一点一滴渗透进平常生活的“细致活”。
为了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知,今年7月,西乡街道在“1+5+N”工作模式上,提出具有西乡街道特色的创文“马上办”机制,即马上发现问题、马上解决问题。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马上办”机制迅速赢得了市民的点赞。不仅立马有办法,还能立马看见改变。
“以前菜叶朝外放,水就一滴滴流到地上。现在,我们把菜头朝外放,地面就干爽多了!”在市场卖鱼的李先生表示,在7月31日检查过后,为了让市场更干净整洁,社区和市场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存在的问题和商量解决的方案,菜叶朝内摆放就是一个档主给出的解决方案,然后市场组织大家推广的。
因这一细节的改变,即便已开市迎客一上午,滨海市场内部通道仍然保持干爽,下水道口干净无异物堵塞,地面没有一片垃圾。李金宇表示,“马上办”不仅是马上提出解决办法、迅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档主都有了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地、主动地创造一个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为了让更多市民自觉提高文明意识,宝安还打造了“五要五不要快闪”“宝图星期讲座”“领读者”“红色经典诵读”“企业文化活动周”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在全市率先建立文明诚信积分应用机制,以深圳市文明诚信积分评价体系为基础,在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试点开展文明诚信积分场景应用,根据积分等级可享受图书借阅、政务服务等各类优惠便利,引导文明习惯养成。
在各街道,由“文明使者”所组成的志愿队伍也成了宝安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在福永街道,每天晚上,福永“义跑团”志愿服务队数十名队员都风雨无阻地来到美丽的立新湖畔,他们手举文明宣传牌,环湖慢步8.8公里,一边走一边捡拾沿途的垃圾废品,将文明行动与号召一起传递给每一位居民群众;在白天时,福永“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队则深入辖区7个社区行走福永,宣传文明生活新风尚。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福永志愿者们共开展了3939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达10994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30000小时,累计服务市民超400000人次。
在松岗街道,由青年志愿者、家长义工、大学生等所组成的“文明观察团”,在今年8月,共开展60余场文明观察活动,出动1000余人次,协助整治共享单车等乱摆放问题,沿着街头巷尾传递城市文明。
对此,李金宇表示,宝安区占地面积大、人口众多、人口结构复杂,依靠政府“大包大揽”是不可能的,更需要的是市民的共同参与,换句话说就是,“重点工作马上办,平常工作大家办”,才能将文明真正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声音
要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科学分布并建好垃圾分类投放点,提升市民体验。要全面绑定责任、压实责任,建立每户家庭的垃圾分类投放档案,并加强督导,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努力建设美丽宝安。
——在2020年宝安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宝安区委书记姚任指出
宝安区创文“10大招”
“一把手”当“施工队长”
区主要领导带头主抓,多次就创文工作作出批示和具体指示,为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出明确工作要求。
践行“一线工作法”
2019年8月起,全区32名区领导和646名处级以上干部用双脚丈量文明城市创建进度,长期深入一线,到最脏、最差、最乱、最臭的地方检查创文工作。
创建“软硬件标准”
按照“软硬件两手抓”工作思路,将实地考察点位测评标准逐项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并编订成“口袋书”,全口径下发街道、社区、责任部门。
制定“宝安特色”工作指引
区文明办对标创文标准和要求,结合宝安实际分别制定详细工作指引,为基层干部群众共创文明城市提供简便易行的操作指南。
首创“点线面”长效机制
今年,区文明办在去年“1+5+N”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工作思路牵头制定了“点、线、面”相统一的长效机制。
深化“九大提升行动”
推出“交通宝九条”“水十条”等专项措施,开展综合交通整治、市容市貌提升、治水提质、基础设施完善等专项行动,多线条发力全面提升文明水平,广受群众点赞。
抓实抓细“里子工程”
针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农(集)贸市场等“里子”区域,结合“城中村治理”加强文明宣传,不断提升城中村“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水平;借力农(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文明城市创建硬件设施,全面改善农贸市场卫生环境和食品安全情况。
织密“督导检查网”
在全区铺开网格检查、交叉督导检查、“啄木鸟”媒体暗访监督、市民网络热线监督“四维一体”的督导检查格局,以严格督查倒逼责任落实。
生动讲好“宝安故事”
通过多媒体发声,按照“从‘惠从何来’的角度生动讲好宝安故事”要求,在宝安日报、宝安广电、区“双微一网”等媒体平台共开设文明城市创建专题专栏5个,截至7月13日,刊发相关报道843篇,新媒体总阅读量超75万人次。
社会宣传“入眼入心入脑”
利用全区329块大型户外LED屏、1853座公交候车亭、194处建筑工地围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宣传;通过物业向1045个小区业主微信群推送文明城市创建资讯33万条。广泛宣传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态、文明礼仪新风尚,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创文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
04-05版 采写:
宝安通见习记者 蒋津津
宝安通记者 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