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光明40年蝶变:

从深圳的“西伯利亚”到国家级聚光灯之下 昔日农场开出科学之花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26日        版次:PT14    作者:陈蓉 陈力源

光明科学城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效果图。

8月18日上午,光明区接连迎来两大重磅利好:区域内首条地铁线开通、光明科学城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工,光明科学城建设翻开新篇章。

数据显示,光明科学城已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创新载体22个,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研究型高校、2个广东省实验室、9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光明科学城的集中度、显示度正在逐步增强。

而在40年前,光明科学城所在的区域还是光明农场,荒凉、偏僻一度是它的代名词,如今,这个生产乳鸽、牛初乳和甜玉米的地方,开出了科学之花。

今年共92个重大项目

跑步进入大开发大建设阶段

“以前去市区坐公交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坐地铁,十几个站就可以到。”8月18日11时18分,地铁6号线开通,光明辖区的市民迎来地铁时代。

在地铁6号线开通的同一个上午,光明区新湖街道华村路迎来了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的开工。据悉,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是深圳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光明科学城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需求规划布局的标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动工建设,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从“规划设计”进入到“实施建设”阶段。

事实上,地铁6号线开通和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的开工,折射出光明区跑步进入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据了解,光明区2020年共92个重大项目,其中,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范围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9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6亿元,占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比重29.5%。

光明辖区内亦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工现场几公里外,永创路与羌下一路交会处的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建筑节节攀高;在启动区对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学生宿舍即将投入使用……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市民讲述城区面貌蝶变

驱车从公常路前往东莞黄江,沿途经过光明科学城启动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以及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不仅能看到塔吊林立的大开发大建设现场,还能看到焕然一新的城区面貌。

而在40年前,这一切是无法想象的。“刚到光明的时候,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深圳,心理落差很大。”王先生十年前乘坐绿皮火车来到光明,第一感觉是“怎么和老家差不多”,此后十年间见证了光明在配套、交通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慢慢爱上了光明。

“芝麻开花节节高啊。”8月14日,光明区公共服务平台演播厅一片欢声笑语,光明“拓荒牛”罗焕荣正在接受媒体专访,谈及光明发展时他如是说。

罗焕荣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弱冠年华经历四个时代。1949年2月他被遣送回中国。适逢国内正大力兴建国营农场,1958年响应号召的他来到了光明农场,他这一待就是一生的时光。

因德高望重,光明人亲切地唤他一声罗太公。他说,现在光明变化非常大,早已不是以前那个荒凉偏僻的农场。拿他现在每天跳舞的新地中央来说,以前是插秧的地方,但现在成为光明中心区的繁华场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店铺林立,人声鼎沸。

与新地中央一起变迁的,还有光明数不清的地方。“光明城高铁站所在的地方以前是绿植林,光明中心区以前建筑非常少,光明小镇、中山七院以前都是农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以前也是绿地……”光明招待所办公室主任罗奇峰是老光明人,他亦见证了光明的变化。

崛起中的人文宜居之城

当然,除了光明中心区外,变化最大的当属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所在的公常路沿线,这里以前或是郁郁葱葱的绿植林,或是繁忙的农田,或是杂草丛生的山坡,如今这里成为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科教重地,即将迎来一批批科学家和高端人才。

民生福祉也在不断改善。教育短板逐渐演变为区域教育高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经开学,并迎来首批师生,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采用过渡校区,也将于今年9月开学。两所大学同时开学,意味着光明零高校历史的结束。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深圳实验光明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落地,实现量质齐飞。仅2019年,光明一次性新增中小学学位9540个。截至目前,全区有公办中小学学位55410个。

光明的卫生医疗体系也更加健全。深圳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弥补了区内医疗短板;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主体工程加快建设;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全区社康中心总数达到44家……

光明人的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位于光明区观光路一侧的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的深圳科技馆(新馆)预计于2023年12月开馆试运行;“小草音乐节”、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已经成为光明文化例牌菜……

依据《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人文宜居之城是光明科学城的建设目标之一。具体而言,建设人文宜居之城,要依托光明中心区建设,挖掘文化内 涵,构建综合性、国际化、特色型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为多元人群提供既全面均衡又具有高品质、差异化特色的公共服务,形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建成产城融合、乐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区。

随着光明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多方面的投入,光明将距离“人文宜居之城”越来越近。

纵观光明40年发展,无论是最开始的农场建设,还是最近几年的光明科学城大战略,深圳光明均在关键时刻承担了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以特区“拓荒牛”精神,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光明区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推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龙头、总牵引,高标准谋划光明科学城建设,最大限度释放光明科学城的聚变效应,引领光明巨变。

从光明农场到光明科学城,深圳光明飞速蝶变中!

  数读光明40年发展

●1979年,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更名为“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简称“光明农场”)。

●2002年6月,深圳市光明农场撤销建制,成立深圳光明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7月,深圳市实现城市化,公明镇改为公明街道。

●2007年8月19日,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2个办事处。

●2016年8月31日,举行新设办事处揭牌仪式,光明、公明、新湖、凤凰、玉塘、马田6个办事处的分设推动新区加快建立精细化、扁平化的基层管理体制。

●2018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区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群,建设光明科学城。

●2018年9月19日,光明区挂牌成立,被赋予“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定位。

●2019年1月25日,光明科学城正式开工建设,脑解析和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大科学装置配套土建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2019年3月1日,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正式启动签约;仅用时22天,签约任务全面完成。

●2019年3月25日,深圳科技馆落户光明科学城。

●2019年11月14日,光明区政府与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光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元。

●2020年3月2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发布。

●2020年6月18日,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实现光明区省级实验室零的突破

●2020年8月18日,地铁6号线通车,光明进入地铁时代。

统筹:陈蓉 文/图:陈蓉 陈力源

制版:陈欣 刘艳兰 严文静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