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市场、问外贸、问治理、问经济……

深圳未来如何行稳致远?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26日        版次:PT04    作者:傅静怡 王睦广 黄玮

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一路栉风沐雨走来,成就了今天的改革开放第一城。40年既是一段路的终点,也是另一段路的起点,路在脚下,未来要走得更加稳健致远。下一个40年里,深圳要怎么走,哪些问题亟待破局,哪些时局在影响城市,还能如何发展……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将过去的成绩作为积淀,去争取更大胜利,南都以城市观察家的眼光,来看深圳的经济、产业、城市和人文。

  问市场:

深圳消费市场如何谋变升级?

下午6点,小拖车的轮子一遍遍滚过华发北路,明通化妆品市场门前一派热闹的景象,疫情过后这里的化妆品生意恢复如初,连带租金也一路水涨船高。

这是深圳正在恢复元气的一个缩影,转眼进入2020年的下半场,城市一面从疫情影响中艰难恢复,一面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迎接“双区驱动”的建设。消费市场如何稳中布局、谋变升级?要思考如何警惕“中心城区衰退”风险、电商旅游等行业如何谋变、如何做好“六保六稳”等等,这些是大城市的课题,更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课题。

“危”与“机”并存,“宅经济”“云经济”在疫情发生时又火了一把,一直延续到后疫情时代。从无人看管的酒店,到无人加油站、无人商店、无人银行……种种无人化、智能化的经济得到了更多关注。

疫情带来的变化已经清晰可见,更多的人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消费、投资、储蓄模式,而后疫情时代给深圳带来的思考,则远远不止于此,从“危”中寻找“机”,从“短期”中看到“长线”,才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专家建议,疫情过后应当整合深圳应急产业资源,制定应急产业振兴计划,培训一批具有专业资格的应急救援人才,开展一系列应急安全教育培训课程,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软实力。并同京东物流、菜鸟物流等智慧物流龙头企业合作,充分运用物流企业在仓储建设规模、配送服务能力、智能化应用、智能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将应急物资储备于社会企业,运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健全强化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打造国家级应急物资战略储备基地。

  问外贸:

深圳如何寻新机开新局?

深圳海关日前透露,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1.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6%。其中出口8806.1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7月当月深圳市进出口2752亿元,增长13.5%,增速较6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增势进一步巩固。值得一提的是,前7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9738.5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居首位,对全市外贸稳定作用明显。

而这种回暖中还有两个积极的信号值得关注。一个是深圳机电行业出口的回暖。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海外市场因疫情导致消费低迷,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而随着机电行业整体复工复产、企业储备需求增加,深圳机电产品出口正快速增长,其中液晶电视出口尤为显著。

尽管有自救,也有积极信号,但依旧不可忽视的是,深圳外贸发展还存在一定隐忧。其中就包括: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难度加大;外贸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弱;外贸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等。除此以外,也有声音指出,在疫情影响下,中国主要港口处理能力达到极限,新冠病毒检测延误通关,这些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纵观历史的长河,对于深圳来说,这是再一次考验降临。对比今年的局势,不少人联想到了当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深圳外贸行业受到的冲击,当时包括盐田港在内的港口,开始新增国内航线,计划拓展散货业务供给国内市场,试图重点发展内贸。

颓势只是一时的,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深圳千方百计稳增长,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带动深圳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尤其是2013年以后,深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努力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进出口形势较好,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问新基建:

新技术该如何带动市场?

作为全国范围内首批5G试点城市,在8月17日的“5G智慧之城发布会”上,深圳市长陈如桂宣布,深圳成为中国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在场景应用方面,深圳也已经在交通、警务、城管、水务、医疗、教育、旅游等10个政务领域,以及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联网无人机、工业互联网等10个垂直行业领域,确定一批5G应用示范项目。

可以说,走在创新浪潮尖端的深圳在新基建领域早有积淀。鹏城实验室网络通信中心副主任汪漪向记者介绍,在5G的核心技术研发上,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如深圳的华为、中兴都有所布局和掌握。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近期受邀做客南都的直播间时也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都亟须夯实,新基建也不例外,而在过去几年工业富联投入了很多在这一方面,如5G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等。

新基建开启了智能社会、数字经济的新时代,新技术又该如何带动市场需求和应用驱动?进而产生新的业态?

在汪漪看来,4G时代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和办事方式,让大众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网速的攀升带动起碎片化支付的风潮,而目前来看,5G的商用化进程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消费领域也有待拳头应用的出现。

与此同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也指出,“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在5G领域的杰出成就,改变了3G、4G时代欧美企业领跑的格局,但要注意的是相关技术发展距离国际水平仍然存在着差距。”

  问城市:

如何进一步推进精细化治理?

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并非唯物质论,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城市进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回首过往,受制于特定发展阶段与历史时空下的认知局限、能力局限,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不免留有遗憾与短板,给今天的城市治理带来挑战。

立足当下,40年来城市发展累积的经验教训,足以为未来提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指引,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科技赋能正给城市治理带来传统之外的新思路与新手段。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如何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上率先探索破题,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是深圳需要作答的现实之问、未来之问。

2018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部署构建从支撑、平台到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格局,确立了“六个一”总体目标,重点推进全面感知体系工程、城市大数据工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工程、智慧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大量政务服务事项的申办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换一种方式,直接避免了过往可能出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而基于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政府更可以多维度多层次了解企业和居民的需求,精准主动推送服务,优化决策。

科技赋能正给城市治理带来传统之外的新思路与新手段,但新型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站在未来看现在,在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城管等不同的治理领域,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才刚起步,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应用尚处于探索期,这些都需要深圳进一步发力。

统筹:南都记者 傅静怡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王睦广 黄玮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