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风破浪的“斜杠姐姐”:

曾当记者采访奔跑磨一脚水泡 转为新闻主播寻找新角度

从突发记者成长为深圳卫视资深主持人,策划主持多档节目,听王浏芳讲述幕后故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25日        版次:NA04    作者:朱倩

大热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引发了人们对“30+女性”(即年龄超过30岁的女性)职场发展的关注和讨论。在我们身边,很多女性在所处的行业或者生活领域,披荆斩棘、闪闪发光。从跑突发女记者,到如今被“后浪”们喊一声“浏芳姐”,以知性职业的荧幕形象被大众所熟知的深圳卫视资深节目主持人王浏芳,一次次探索职业边界。

数千人海选脱颖而出

做突发记者“爬过深圳大小山头”

坐在《直播港澳台》主播台上的她,连线记者时思路清晰,表达精准,善于通过观察挖掘细节;疫情的特殊时期里,深圳卫视推出创新节目《热点云登录》,她卸下新闻主播理性严肃的一面,变得更亲和接地气。

这与其曾经跑突发、抢现场的记者经历不无关系。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2006年参加深圳广电集团“青春之星”大赛,从几千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亚军,入职深圳卫视新闻中心。

“10几年前谢绝了年薪50万的企业邀约,成为深圳卫视新闻中心的一名跑突发的女记者,源自对于新闻的一腔热血。”做记者的那些年,直播暴雨台风、亲历山体滑坡,她爬过深圳大大小小的山头。

为了盐田港的一个完美的全景画面,她跟摄影搭档跑到盐田港集团的顶楼,翻过安全护栏,无惧身后半米就是万丈深渊。深圳湾大桥通车之前,作为出镜记者,王浏芳圆满记录下深圳主官与万名深圳市民,共同健步迎接深圳大运会召开那振奋豪迈的一刻。镜头背后却是,临危受命,穿着高跟鞋和套装,在未通车的大桥上20分钟狂奔三公里,结束后才发现,磨了一脚的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汶川地震川妹子奔赴现场

徒步走进映秀风吹砂石打脸

在王浏芳的记者职业生涯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影响了我的人生,我的三观。”作为第一批到达灾区的地方媒体记者,她被誉为“灾区最美的女记者”,还因此获得了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和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对于一个老家在绵阳的四川女孩,当灾难发生的那一刻,面对所有家人失联的瞬间,“逆行”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所有的亲戚全部都在四川,我妈在绵阳,我爸爸在老家遂宁,我姨我舅舅、舅妈在德阳,全是重灾区,一家人全都联系不上。”她立刻买了急救用品,准备前往四川。当晚12点,浏芳接到台里领导电话,首批特派灾区采访的记者将于第二天启程,“我说我包都打好了,随时出发!”一行四人,浏芳是唯一女记者。从遂宁取道成都,都江堰的受灾情况让他们震惊,租来的车子进不去了,只能徒步走到映秀。“大坝两旁整个山体都垮下来,依然在滑坡的山石混杂在风里。我在快艇上出镜,风很大,砂石不停的打到脸上。到了百花村村口,下船后一路走进百花村。”那些真实的悲伤与震撼、无畏和急智永远留在了心里,在地动山摇时的第一反应不是趴下,而是打开摄影机的本能,从此养成。

成为新闻女主播

采访中关注细节寻找角度

2009年的5月28日,深圳卫视品牌栏目《直播港澳台》改版。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坐在直播间报新闻,是2009年6月1日。第一次走进主持人的化妆间,她有种流泪的冲动,“我突然觉得,我是属于这里的。”

香港回归20周年前夕,浏芳要采访当时香港新任特首林郑月娥。抛开那些宏大的叙事,她关注到林郑月娥服饰的细节,“小切口或许有大故事。”当天,这位新任女特首穿着杏色套装,佩戴着一副珍珠耳环。在此之前,一些重要场合,这副耳环都随她出现在媒体镜头前。当下浏芳便决定,从这副耳环开始说起。虽然这段话并没有剪辑到成片中,但作为打开与她聊天的入口,让这场对话变得更加温和,也让采访视角更趋平视。

《直播港澳台》从2006年开播,后来收获第一个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No.1,至今已经100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一名。现在作为全国卫视港澳特色第一节目,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港澳台资讯栏目,稳居晚间高收视第一方阵。节目开播14年,其中11年她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30+的她思考平衡家庭和工作

现在是修炼自己最好的时间

《三十而已》这部热播剧,让20+、30+的话题再次被提起。她承认,工作与生活是很难平衡的。2015年,浏芳曾在节目中说,职业女性和母亲,从来不是单选题。老公长年派驻海外,家里一个八岁的女儿、一个一岁半的儿子,女主播终于把自己活成了大哥。从宜家买的拼装家具一个人搞定,看图纸比理工科出身的老公还溜;修马桶、通管道、换灯泡不在话下,前两天还给家里射灯换了变压器。以前对自己身上的缺点不在乎,如今会很害怕它们长到孩子身上。那些冲动、不耐心、自我与冷漠,在日复一日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被不断修正,“我得给孩子做个榜样。”

浏芳一直坚信,20多岁一定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25-35岁是修炼自己最好的时间。因为此时的积累,就是此后人生升级打怪的底气啊!

采写:

南都记者 朱倩

受访者供图

  对话

  她叫“斜杠姐姐”: 创意、策划、做视频、拍片子……

2亿人在线办公,1.2亿人在家上课,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上亿人的云上生活。特殊时期,深圳卫视新节目《热点云登录》应运而生,《超级发布会》启动“云录制”。不过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尝试不同风格的节目,2017年,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档电视直播的产品发布节目《超级发布会》出世,王浏芳以“特工”造型惊艳亮相。

南都:《超级发布会》在形式上非常创新,你是怎样去理解这档节目的?

浏芳:《超级发布会》升级了品牌线下发布的传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档晚间超黄金档电视直播的产品发布会节目。希望从产品本身出发,深度传递产品思想,构建受众情感共鸣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沉浸式舞美效果以及多种互动“黑科技”,为大家呈现高品质的视觉盛宴。它获得了有着中国传媒界“奥斯卡”之称的2017年“金长城传媒奖”。

南都:新节目《热点云登录》,算是你在主持定位上的转型尝试吗?

浏芳:节目类型确实有变化,我认为《热点云登录》是综艺包装、资讯切口和访谈内核的结合体,话题选择上,诸如“直播带货”、“爱情”、“育儿”等等,较我以往主持的节目选题,更软性更接地气。

南都:是因为你之前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浏芳:在《直播港澳台》团队11年,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尝试不同类型节目的制作,在日播的新闻节目制作中,我几乎做遍了采编播的每一种岗位。后来节目慢慢研发出《军情直播间》《决胜制高点》等一系列周播节目时,我都一定程度地参与了策划、样片拍摄和常态节目的录制工作。

真正全链条介入的是2016年启动的大型演讲纪录片《共赢海上丝路》这个项目。从初创的第一次脑暴会开始,到邀请秦朔老师、徐静波老师等大咖外脑的加入,联系海内外相关企业,再到去非洲、南亚、欧洲实地采访,直至后期棚内主持、配音等等,每一个环节全程参与。甚至拎着摄像机拍摄、收录环境声的活儿,我都干,因为人手资金捉襟见肘、实操过程中的困难远远超出想象,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我们干成了。

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对自己在节目制作方面的潜力有了新的认知。

南都:《共赢海上丝路》播出后反响如何?

浏芳:我记得秦朔老师在其中一集的结语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后来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的叶明睿教授把这句话放在我们团队的身上,认为从节目出品看到了幕后团队不甘平庸、不断突破和挑战自我的执着,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真的泪目,被懂得是很珍贵的。

很多专家学者看了《共赢海上丝路》,认为该片不是一部讲历史的理论文献片或人文历史片,应该是一部反映现实、连接未来的动态纪录片。在节目形态上实现了多个层次的对话,纪录片中主讲人和“深商”的对话,演讲现场台上台下的对话,以及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同世界的对话。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