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禹国刚在拉手风琴。
禹国刚1984年在东京证交所实习。 受访者供图
1981年,禹国刚从陕西来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由于具备日语专业和金融证券知识背景,在1983年被选派至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学成回国后,他带领专家小组打造了新中国第一部证交所“蓝皮书”——《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建资料汇编》,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发展的历程。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而今,年过七旬的禹国刚已从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岗位上退休,怡然地享受深圳的蓝天、阳光、公园和绿荫。在禹国刚看来,选择来深,是其“人生之幸”。
迎来人生机遇:
年近不惑揣600元闯深圳
成为首批赴日学习证券留学生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自此,这座位于南海之滨的城市,奋力改革攻坚,不断对外开放,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拓荒者。出生在陕西安康的禹国刚,毕业于陕西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禹国刚的一位广东亲戚写信劝他到深圳。当时,禹国刚已过而立之年,但信里一句话打动了他:“你别看现在的深圳很荒凉,但它未来可能是‘中国的旧金山’。”
1981年春天,年近不惑的禹国刚变卖了家里一台三洋收音机和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带着所得的600多元钱和一家四口,从“黄土高坡”来到深圳改革开放热土。“刚到深圳时,从罗湖火车站到现在的福田中心区,尽是荒地和臭水沟,一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路,后来这条路经过不断地开阔修缮,才成为今天的深南大道。”从那一年开始,禹国刚在深圳迎来了人生中一次次的重要机遇。
禹国刚说,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全国青联决定选派两名懂日语和金融证券基本知识的青年,到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1983年,他被深圳团市委推荐前往广州参加选拔考试,禹国刚凭借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选派到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的留学生。留学期间,他学习积累了大量证券和证券交易的理论和实务。
筹建发展深交所:
起草深圳股市“蓝皮书”
深交所成立后大力创新
学成归国的禹国刚,回到了深圳。几年后,深圳提出创建资本市场,并于1988年11月成立了市政府资本市场领导小组,禹国刚出任专家小组组长。他带领专家小组翻译200多万字外文资料,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借鉴写成对应的汉语资料33万余字。经过各方专家10多次论证定稿,一本《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建资料汇编》出炉,因封面是蓝色,也被称为“蓝皮书”,这是新中国第一本证交所“蓝皮书”,也成为打造深交所的“蓝图”。
“开业钟声一响,那一刻,我红了眼眶。”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集中交易,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开始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禹国刚回忆称这注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里程碑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开始集中交易,就是深圳进行的大胆的探索。现在想起来,当时整个开业过程很不容易,这是一件‘吃螃蟹’的事情,有很大的风险,工作是在内心的煎熬中推进。当时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往前走,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后来交易非常顺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有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改革者的感受。”禹国刚回忆说。
面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新趋势,禹国刚等人大力推进创新。1992年至1993年间,禹国刚担任深交所法定代表人。在他的主持下,深交所实现了交易电脑化、交收无纸化、通信卫星化、运作无大堂化。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发行成本和交易成本,更解决了存在许久的黑市买卖、效率低下、人为操纵等问题,为深交所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禹国刚家客厅墙面,挂着四张精心装裱过的相框,里面诉说着深交所和年轻中国股市成长的故事。第一个相框里便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只公开发行的上市的股金证,即1983年7月8日公开发行“深宝安”股票。他给每个相框精心编排了主题,分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深、沪证交所集中交易肇始日”“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等。禹国刚不仅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成长发展阶段的见证者,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探索者。
获评改革先锋:
年逾七旬仍怀热忱之心
支持中国股市文化传播
时至今日,禹国刚已年过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记忆力尤其出色。在谈及深交所的创建历程时,他仍饱含着与当初一样的激情。他说,深交所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深圳资本市场,就无深圳的今天。”令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遇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能够在时代给予的机遇中,为深交所的创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禹国刚改革先锋称号。但禹国刚坦言,在改革开放这个大潮中,他只是在时代给予的机遇中保持热忱之心的普通一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大家的功劳和成绩,我不过是其中的一员,做了我该做的事,尽了我该尽的力。”
退休以来,禹国刚的目光仍然在中国证券业上,他协助龙岗区建设“证券山公园”,不遗余力支持中国股市文化传播,他还一直期冀工作大半辈子的深交所能实现未来蓝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一流交易所。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创新,深交所的未来还将大有可为。
年过古稀的禹国刚,近乎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变迁。在他眼里,深圳精神最独特的魅力便是“敢闯敢试”,进入“不惑之年”的深圳,仍有崭新的使命。“深圳早期是‘先行先试’,现在叫‘先行示范’,早期叫‘杀出一条血路’,现在叫‘探索一条新路’,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禹国刚说,他见证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奇迹,也期盼着深圳在时代的大潮中奔腾不息。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追梦故事
四个相框里面承载中国股市成长故事
在我家客厅墙面,挂着四张精心装裱过的相框,里面诉说着深交所和年轻中国股市成长的故事。第一个相框里便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只公开发行上市的股金证,即1983年7月8日公开发行的“深宝安”股票。我给每个相框精心编排了主题,分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深、沪证交所集中交易肇始日”“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等。
追梦人说
●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集中交易你当时心情是?
当时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往前走,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后来交易非常顺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有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改革者的感受。
●对深圳发展使命怎样理解?
深圳早期是“先行先试”,现在叫“先行示范”,早期叫“杀出一条血路”,现在叫“探索一条新路”,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