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做人文的模范城市:深圳从经济型城市向人文智慧型城市转型

从地产行业看,深圳房企的人文转向正在发生,湾区人居需要富有活力的崭新想象 地产行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场景的发展过程,渗透进城市人文与生活的各种细节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6月29日        版次:LT03    作者:黄璐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赶上深圳的发展速度,这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著名学者傅高义在即将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向深圳学习》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这本由长期居住在深圳的美国学者马立安等人编著的书,意在向西方读者介绍深圳经验。2017年,该书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欧美引起较大反响。这部关于深圳经济特区的专著,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的试验”。“深圳奇迹”引发世界注目,从《向深圳学习》的英文版转中文版可以看出,深圳正在形成的内驱力与城市标杆效应。深圳特区40年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好呈现,亦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案例。然而随着“人文湾区”与“先行示范区”等新的时代要求,深圳如何从一个经济型城市向人文智慧型城市转型的命题亦尤为凸显。深圳要体现“引领性、先导性、示范性”,自然需要对标纽约、东京、旧金山等世界成熟湾区中心城市,用全球视野审视自身资源禀赋,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寻找自己的时代。从全球范围看,一场新的城市竞争亦在上演。正如德国埃尔福特大学马克斯·韦伯文化与社会高级研究中心教授何梦笔所指出的:“越来越多的全球城市正致力于打造独特的文化形象,以提高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这也正是深圳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带来了很多的创新和创造力。”

1

深圳文化身份的嬗变

时间回溯至20年前,深圳是不是“文化沙漠”的讨论曾喧嚣一时。今天这一话题已没人讨论,深圳的文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学术界或民间讨论最多的是深圳是不是一个“文化绿洲”?或者离“文化绿洲”还有多远?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深圳经济竞争力居第5位,文化、教育等可持续竞争力列第48位。可见深圳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仍然不能匹配。而这也是政府欲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一个前提。

深圳从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的战略目标,开始了一系列文化品牌的打造,推动城市人文的渗透。从读书月、创意十二月、文博会等叫响全国的文化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成为全国此类活动的样板,深圳经历了从“文化立市”再到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的提升过程。

2015年,《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发布,深圳迎来更为宏大的文化定位与方向——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先进的城市精神体系、文化品牌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018年,深圳根据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瞄准国际一流城市目标,确立了重点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新十大文化街区”,启动一批重大文体设施的建设,掀起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共建人文湾区”的方略,再次激发深圳争当湾区文化中心城市的雄心;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深圳以特殊使命,明确了先行示范区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来自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再次促使深圳往文明典范城市迈进。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文化身份的嬗变、建构与升维,是随着整个时代环境的变化而来的,是政策驱动的结果,也是深圳人自我提升、人文觉醒的使然。这其中,文化观念的改变,尤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从改革开放初期“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与价值主张,到2000年之后“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人文观,使深圳的包容、开放、多元的价值体系得到最大层面的落实。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到了这个城市便可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城市文化的共建中,投身入城市的话语编织,这无疑是深圳最人文的一种体现。

2

文化治理与人文智慧型城市的转型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文化形态上,深圳无疑是一个杂糅的城市,它有着全国各地的方言,集聚了最齐全的菜系。在城中村,能够看到传统的宗祠与吃大盆菜的盛景,亦能看到操不同口音的人穿梭在游乐场所,看到24小时不打烊的大排档。高新区植入了创意园,艺术展开在楼盘里。这种杂呈的文化景观,展现了深圳城市空间的极大可塑性,亦彰显出深圳文化治理的井然有序。深圳打出文化创新之牌,充分认识到“增强文化实力必须依靠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主编的《深圳文化创新之路》一书中指出,“文化创新发展2020”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既是“规划图”,又是“施工表”,方案推出的同时还专门制定了《目标责任书》和《重点任务分工表》,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两年多,153项重点项目已经全部启动,并完成了70%的重点项目;一些重大创新项目,如:“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城市文化菜单”,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设立“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创办城市英文门户网站“EYESHENZHEN”,开展新入户市民培训和激励工作,成立深圳歌剧舞剧院,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深圳文化创新之路》,可以看出深圳展现出文化治理的前瞻性。德国埃尔福特大学马克斯·韦伯文化与社会高级研究中心教授何梦笔认为:“深圳正在形成一种文化治理模式,即出现在区域竞争中的混合治理文化框架。文化治理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感受到文化传统复兴是全球城市都市主义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治理必须基于参与式的政策设计方法,也就是说,若想利用文化潜力打造全球性城市,深圳则需要激发居民的创新。”

对文化与时局稍有敏感的人,都能感受到深圳正在从一个经济型城市向人文城市转型。而“人文智慧型城市”则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形态”。深圳作为一个高科技城市,以人文+科技的优势,将率先实现向“人文智慧型城市”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李林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龙宇在论及“人文智慧型城市”时表示,“人文智慧型城市”兼具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基本特征,在推动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加强调城市的“人文”建设。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城市的人文精神,“人”不仅仅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在人文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中,应继承人本主义思想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理念,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彰显城市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重视城市文化内涵,注重文化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深圳房企的人文转向与责任担当

一个正在形成的“人文智慧型城市”,自然离不开这个城市各方面的参与,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只有各行各业,不同层面的共同参与,才能使城市向既定的目标迈进。

从地产行业看,深圳房企的人文转向也正在发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新格局蓄势待发,湾区人居需要富有活力的、与时代匹配的崭新想象。

与特区建设初期,深圳一片空地时不同,与千禧年时,地产企业主导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产大盆菜”全面开花时也不一样。当下,地产企业需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为营造更文明的宜居环境,为城市的文化升维,提供空间想象与责任担当。

城市及产业运营专家、深圳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南都湾区城市美学研究所智库专家高海燕就认为,深圳地产的发展很有意思,从结构上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但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创始人大多不是出身显贵,但这并没有影响深圳地产行业是中国地产发展史中很重要的第一阵容,也没有影响深圳地产业是中国房地产思想的策源地,也没有影响其成为中国房地产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源头和中心。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产生价值和作用?高海燕表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专业和人文的力量,在推动深圳地产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换个角度来看,可以看到一种关系在现代城市的存在,专业的力量、商业的力量、人文的力量是相互博弈,也都是彼此需要的。只有这种深度融合才能带来一个大家都需要的结果。

高海燕认为:“无论市场多么发达,要相信人文的力量,要相信人文的价值,深圳的地产发展证明了这一点。今天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新的人文的时代,尤其被科技不断去融合推动改变的人文时代,新型技术的普遍崛起,创意的普遍崛起,将进一步带动城市的人文效应。第一,美学经济的时代到来。第二,美学生活时代的到来。还有现代意识的普遍崛起。我觉得这几样东西共同带动深圳走向新时代,走向全球化头部,走向一个国家战略设定的全球城市标杆的目标。”

深圳地产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进化的。深圳地产的开放性、创造性和深圳人的开放性、创造性是融合的,是互为一体的。在深圳,可以明显看到的现象是,地产其实是城市美学的力量,尤其是深圳生活美学的容器。地产行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场景的发展过程,渗透进城市人文与生活的各种细节当中。地产企业的人文场景融合,很大程度也展现出城市运营商的价值。

深圳房企这一路走来的产业升级、商业模式升级,不仅是企业本身的升级,现代化的升级,更是城市发展的轨迹展现与城市人文场景的维度扩张。高海燕表示:“从中我们也看到地产行业自身的迭代发展轨迹,看到各种力量交织的过程。所以今天我们看佳兆业、绿景、万科、京基、龙光、华润、招商这些地产企业,会看到大家都在一个共振的连接时代,都在一个共同进化的结构中,都是引领产业发展、引领商业发展、引领城市美学和生活美学一路狂奔的一个过程。所以人文和地产融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共同的力量,也是我们共同的一种价值核心。”

关于人文地产,有些认知跟我们平日想象的不一样

很多人文都跟地产撇不开关系

传统来看,人文与地产是一对矛盾体,有些人认为,地产是城市焦虑的制造商。如果在城市里的欲望清单里删掉房子这一项,或许焦虑会少很多。但是果真删掉地产商之后,我们会看到更美好的城市么?我们会获得更人文的生活么?

我们不妨盘点下除了家之外,深圳公共生活里的人文空间。

先看最具人文气质的承载文化功能的那些空间: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这是中海地产以BOT模式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公共项目建设运营”的项目;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招商蛇口旗下的设计互联策划运营的世界级设计艺术新地标;深圳湾春茧体育中心,是华润置地代建代运营的经典项目;华侨城创意园以及华侨城片区那一系列的美术馆,从名字就能看到跟华侨城的关系……

再来看看,我们觉得城市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买买买”的地方。华润置地的万象城系列、京基的KKMALL等,星河旗下的COCO系购物中心……

再来看看,网红的城市公共空间,深圳人才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都是华润置地代建代运营的,华侨城正在运营管理着古老的大鹏所城,万科也正在为南头古城的更新蝶变而努力……这些我们所热衷的、所享受着的城市人文美好生活,你果真想要一键删除么?

高密度是城市的梦魇,还是更便捷、更人文?

一直以来,大城市病是城市人文的反义词: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一切都与人文相悖。但是往往我们还会把城市病与高密度两个词相混淆,认为城市病是高密度带来的。事实上,或许,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抛弃”乡村的田园、低密度,聚集到城市,为什么要前赴后继越来越多地聚集到高密度城市?

高密度的意义在于,复合与高效。城市基础设施的集中投放,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维护成本。在一个空间里,如何把多种生活功能复合起来,让人在高密度空间里活得更便捷、更人文、更有价值,这才是城市高密度的核心意义。

曾经在一个论坛上,有一个香港建筑师笑称:“为什么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寿命最长的城市?可能是因为我们城市密度太高了,我们被送到医院拯救的时间很短。”

从这个维度上来看,或许高密度也是一种人文的价值。

智慧地产是未来,还是回归?

5G时代之后,地产商们都开始走入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的新阶段。似乎早年追求的绿色、环保、美学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没有太多的热度,而带有智慧标签的科技成为标榜先进、优质的必要手段。

不可否认,科技地产听起来很具有诱惑力——智能感知、场景规划、社交交互……都让我们对家了有更多的期许。但智慧不是未来,也许也是一种回归。

在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上,吴志强院士曾经这样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但我们一直没有做到。在高温气候下,自然把能量能源输送到了城市,然后我们用更多的能源驱动空调去抵抗这种自然送来的能源。我们都喜欢小街小巷,复合空间,我们规划师在工作时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分隔,多元功能复合的缺失,造成了空荡荡的新城,土地的污染、水系的污染,以及土地与空气的不可持续,我们必须反思。”在吴志强看来,我们需要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城市的“不智慧”,让它们智能起来。

或许,在地产行业的现在以及未来,需要智慧的是技术,需要回归的是人文。

统筹:南都记者 黄璐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黄璐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