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区叠加”的光环下,金融、科创、商业成为深圳经济的“三大名片”。南都进驻深圳的20年间,也正是深圳的金融、科技和商业突飞猛进的20年。在这个新世纪的征程中,金融反哺科创,科创赋能商业,商业的繁荣加速金融生态的遍地开花,倒逼科技应用的创新突破,构筑了一个相互托举、相融共生、协同共振的闭环大气候,可谓蔚然成风。
数字,折射这“三大名片”的流光溢彩:
深圳金融业以不到1%的人口实现了七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税收,20年间增长超过14倍。境内上市深圳公司29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7.05万亿元,全国第二。快马加鞭背后的生长逻辑是什么?深圳金融为何可以跑出超越“深圳速度”的“加速度”?
深圳科技创新型企业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1353家增加到去年底的1.7万余家。创新载体由2010年的419家增加到现在的2600多家。十年时间,深圳科创力的演进之道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阐释?
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商圈主要以罗湖东门老街、福田华强北等商业街为核心。现在,“东进西拓”的深圳,已然奠定“一城多核心”的新商业格局。2020年,深圳预计有20个购物中心开业。深圳为何能成为商业新业态的试验田?深圳服务标准又因何成为全国标杆?
从小渔村到金融之都、科创重镇、商业枢纽,这些疑问,都需要解答。
青春韶华二十载。深耕深圳土壤的南都,正是最好的见证人,也是重要的答题人。
今年,正是南都进入深圳20周年。南都以主流媒体的姿态,为金融规范而发声、传播普惠金融理念、呵护深圳科创力、关心民营经济健康度、提振商业消费复苏,为城市经济全局而建言献策、呐喊传声。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到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媒体,南都始终致力于提供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优质报道与创新产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呼吸相通、荣辱与共。
20年,足够见证奇迹。现在,让我们重燃这段岁月,共同擦亮这些“深圳名片”,记录深圳的进化之路。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 卢亮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