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路到锦绣东路长约3.6公里的路段,被称为坪山的“BT大道”。
一条大道,汇聚了117家生物医药公司,其中有11个上市公司,锦绣中路到锦绣东路长约3.6公里的路段,被称为坪山的“BT大道”。深圳提出建设生物医药“一核多中心”新格局,就是以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主园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坪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建设。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目前辖区生物医药企业已达到494家,每年落户100多个海外团队或项目。
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达494家
在坪山锦绣路这条“BT大道”上,聚合了一批生物医药的上市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比如2019年8月12日,锦绣东路上的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敲响了开市锣。
这里还有世界500强企业赛诺菲巴斯德的生产基地,还有信立泰、瀚宇药业、理邦仪器、爱立康、邦健医疗、大佛药业、生物源、深图医学等一批生物医药上市企业。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坪山区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几乎都是围绕着这条“BT”大道进行分布。
这条大道可谓见证坪山生物医药产业“核聚变”,在今年发布的《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三份配套文件中,提出建设深圳生物医药“一核多中心”新格局,其中这个“核”,就是以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主园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坪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建设。
坪山区拥有全国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自2017年行政区成立以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已达到494家。
抗疫期间,深圳市科创委发布的《深圳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单》中,坪山区共有25家企业榜上有名,占全市89家企业的30%。这25家坪山企业覆盖了疫苗、试剂、医疗器械及公共卫生防疫物资等多方面。
新产业生物研发的全球首款新型冠状病毒发光检测试剂获得欧盟准入,并紧急发出2万人份的检测试剂;截至5月12日,辖区内6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生产企业进入商务部出口白名单。
坪山生物医药企业以“集团军”作战的模式全面投入到战疫的各个战场。这批企业大多数都集中在这条“BT”大道上,目前这条“BT”大道上的生物医药企业都处在高速成长的发展阶段。
已形成生物产业集群和较完备的产业链
坪山区已经形成了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三大细分领域为核心的生物产业集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呈现出制药龙头企业集聚,医疗器械产品覆盖面广,体外诊断快速发展的趋势。
坪山还积极推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先后引进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等重大创新平台。
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在谈到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表示,要充分结合坪山现有的产业集聚基础、生态资源条件和低成本创新创业优势,充分对接整合港澳创新资源,将坪山打造成为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高地、高端医疗资源集聚基地。同时,坪山还将用足用好中央支持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重大契机,力争在国际新药和医疗器械使用、境外医师执业许可等方面先行先试,使坪山成为深圳“病有良医”的最好载体。
上市公司与中小创企业“并驾齐驱”
5月12日,位于坪山区的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新产业也是在坪山区本土全程培养上市的首家生物医药企业。
4月10日,中集集团与坪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坪山区将与中集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构建“基金+园区+项目”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
坪山区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设立了红土基金、新兴产业基金、仙瞳医疗基金、合创智能基金、英智科技基金、澳银天使基金、远致富海二期、中航集成电路基金共8只子基金,总规模近50亿元,未来还将成立4只产业项目基金,形成了从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市场拓展-上市融资的全产业链扶持体系。
“BT大道”不光是汇聚了一批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还有大批中小创的生物医药企业正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位于锦绣东路尽头的22万平方米的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一期,就是中小创生物企业汇集的重要核心园区。
据该园区运营管理方——深福保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这里已经入驻了84家各种类型的生物医药企业,覆盖了医药研发、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等各个细分市场。
目前,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二期正在加快建设,总计可提供超过7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产业空间。待全部开发后,预计可容纳超过1000家生命健康企业。
打造升级版的3.0版生物医药产业园
我国生物医药基地发展的历程经过了大企业聚集的1.0版和以中小微创新聚集的2.0版,坪山正在全力打造3.0版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探索打造与国际规则衔接的ICH产业聚集园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产业链条,打造ICH条件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药物研发生产的生态圈。
同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底层运营机构,构建ICH标准化运营体系,在招商引资、产品研发、代工生产、技能培训、投融资、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
坪山区面向国际建立公共卫生关键性药物和器械研发生产体系,加大对公共卫生关键性、紧缺型药物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关键性、紧缺型药物布局生产,支持企业加快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开发力度。
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已达494家,10多家科研院所及产业服务平台,近10家生物创业服务机构,企业数量以每年40%、产值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每年落户100多个海外团队或项目。
采写/摄影:坪山通记者 曾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