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虚拟公共艺术空间将成艺术展示主场?

疫情期间,云展览、云讲座、云音乐会、云看秀……成艺术分享新常态 专家称“云展示”的艺术作品呈现实验性、引导性和参与性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13日        版次:NA08    作者:谢湘南

“新冠疫情”正在改变着我们身处的世界。疫情期间,深圳的多个美术馆开展各类在线展览,微信群中的云讲座也成为一种新常态,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出也搬到线上,变成空中音乐会,连深圳时装周的T台走秀也进入云空间,未来艺术与艺术传播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有专家认为,艺术在虚拟公共空间大有可为。数字虚拟的公共艺术空间将来会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艺术表达平台或者艺术表达形式,将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未来的艺术作品,可能也不再是我们过去看到那种形式了,它一定会表现出更符合这个时代所提供的技术条件和人的生活方式。

  新常态

  疫情前曾有云展览云课堂等 如今成艺术分享新常态

4月8日晚,“新公艺·引灯人微课堂”进入第七讲,由深圳本色艺术空间创始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大使许晓英带来《从“抗疫”音乐谈起——文化媒介公共性初探及深圳的未来展望》的主题分享。

“引灯人微课堂”是由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从今年2月26日推出的一个公益艺术交流项目,每周一次,结合线上微信群与新公艺公众号及新公艺线下论坛,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积极探索城市光美术馆在城市与产业的多维度与多场景融合,以期未来提升城市空间的美学品质,实现跨学科跨行业的公共艺术实践。

基于疫情因素,“引灯人微课堂”侧重为线上活动,目前已邀请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民族文化影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风,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学者、自由艺术家杨阡,艺术家沈少民,新媒体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马钦忠,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匡冀南,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城市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劲松等嘉宾进行了分享。分享内容大多为对疫情时期公共艺术与艺术传播的思考,如首期主题就是叶风带来的《疫情时期的艺术与虚拟公共空间》。主办方表示,“引灯人微课堂”未来还会邀请各行业大咖一起加入,共同畅谈美学、科技与人文。用碰撞出的智慧火花,给世界以至善至美的祝福。

像“新公艺·引灯人微课堂”这种线上交流活动,疫情之前也有,但因为疫情,各公共空间与艺术场馆闭馆,而使云展览与云讲座更为普遍,至今已成为艺术交流与分享的一种新常态。

如受深圳众多艺术爱好者及业界人士关注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也受疫情影响移到了线上,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在官方公众号上推出线上展览,深圳交响乐团自2月20日在线上开设“空中音乐会”,至今已推出9期。4月10日,深圳时装周开幕,“云看秀”也成为必然的选择。未来,数字虚拟的公共艺术空间会如何发展?会成为展示与观看的主场吗?

  探索

  虚拟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具有“实验性、引导性、参与性”

叶风认为,在疫情时期,虚拟公共空间可以发挥艺术独特的价值。在这个特殊时期展开对艺术相关的思考,探索艺术在这种特殊时期的价值和艺术形式是很有意义的。

疫情时期,艺术如何传播,如何在疫情期间或之后产生效应?大众不能到一个公共空间里去交流,传统的艺术形式就很难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现代社会控制疫情的能力和方式,使得大部分艺术家封闭在家,而不会直接观察到抗击疫情最激烈的医院现场,但也能感受到社会运行状态的变化。数字时代的虚拟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塑造了与现实相应的公共空间,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形态和平台,尤其在疫情时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这虚拟公共空间同时也具有传播学和社会学的性质。虚拟公共空间里的艺术作品,其创作手法、展现形式以及接受和体验方式都会呈现出传统艺术作品所没有的特性,分别是:实验性、引导性、参与性,叶风认为这些属性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现代性。

他表示,虚拟的公共空间不只是在网上建立虚拟的视觉空间,更可能是一种具有传播性的社区,需要去建构一个作品体系。这有点像导演,通过物联网构建一个实验空间,让大家可以共同参与和互动。疫情时期,传统实体的公共空间几乎暂停运营了。而虚拟公共空间就为艺术作品的创作、展示和互动提供了可行性。现代性这个词在艺术学里面讨论得非常多。数字艺术的这种实验性、引导性和参与性是现代性非常重要的特征。虚拟文化空间内容是有记忆的,它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包括体验的形态和创作过程的形态。它是可以迭代的,不断升级的;再者它是可以反复多次体验的,而且这种体验还可以是多样性的。

  反思 疫情期间音乐以各种方式走近公众 引发了艺术公共性讨论

许晓英认为,这是一次反思的契机,抗疫期间带来的凝聚力和人性关怀令人动容。她看到许多音乐人在疫情期间不同的创举。平时觉得艺术离公众有一定的距离,但在疫情期间,艺术却向公众走近。比如疫情期间在意大利的阳台音乐会,意大利人用这种形式给前线的护士加油,但这里面也蕴含着艺术家心灵的变化,人们在疫情的焦虑中找到了快乐。再比如著名音乐家马友友,在这次疫情当中,他发布了自己音乐演奏的视频,想给人们带来一丝安慰。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举行了一场没有观众的音乐会,向世界传递“音乐还在”的信号。它传递的是一种公共的、艺术的信号。

在国内,艺术家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武汉小区中大家一起唱国歌和抗击疫情的歌。而在深圳,音乐家姚峰作词、唐跃生作曲,徐霞演唱了《天使的翅膀》,让人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社会凝聚力。

许晓英表示,在特殊的时期,音乐起到了抚慰人心的作用。但在音乐当中,她也看到了现实对艺术公共性的讨论。对公共艺术的反思中,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发出,一种是认为公共性流失或缺失。现在在市场、资本、技术的影响下,一些公共艺术已经逐渐转换为商品经济,甚至是一种宣传手段,而不是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让人有很深的无奈,在这个层面上,这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文化艺术的缺失和缺位。

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愈加自由、艺术参与更加广泛。在艺术家的创作内容和艺术表达上,他们需要不被约束、不被框架束缚,更加自由地发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种自由度是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公共文化艺术和非营利的社会组织,这些重视艺术教育的组织,带动观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比如,深圳书城、图书馆和音乐厅附近的街头艺术家、街头音乐人,都呈现出一种享受的公共文化。

许晓英介绍,疫情期间,摩登天空办了“宅草莓”音乐节,把音乐节搬到了线上。他们以前更像演出直播,把内容在线上呈现出来;现在考虑了娱乐性、互动性,跟一些短视频平台有合作。找到合适的受众,建立网络社群,深耕社群,推出优质的内容,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声音

数字虚拟的公共艺术空间将来会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艺术表达平台或者艺术表达形式。或者说未来的艺术作品,会表现出更符合这个时代所提供的技术条件和人的生活方式。就比如最近特别火的一个词叫“非接触式”,不管是在疫情期,还是之后的正常生活,像这样的艺术体验方式将发展成熟。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