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发布禁食野生动物条例意见稿,“率先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获市民点赞

不少市民商家签承诺书 “拒吃野味”渐成主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06日        版次:NA01    作者:谢萌

宝安区壹方城内的“蛙小侠”尚未正常营业。 南都记者 谢萌 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滥食野生动物的话题又一次成为了全民热点。深圳在2月25日,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南都记者对此调查发现,深圳的这一举措获得了市民的普遍支持和点赞,不少市民认为革除吃“野味”的陋习,无论对动物保护还是个人健康都有益。大鹏新区岭澳社区近日发起“拒吃野味”的号召,不少居民和商家在承诺书上签名。

“深圳率先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值得点赞”

从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到如今全民防控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证据表明,吃“野味”或许是导致病毒转移和传播的“罪魁祸首”。随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我国将正式进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时代。

深圳拟立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征求意见稿一出来,就获得了市民们的关注,绝大多数市民对此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南都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不少市民认为吃野味“不健康不卫生”,而且“没必要没意义”。坪山市民张先生表示,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人类对食物有很多选择,选择吃野生动物是“无知之举”。张先生说:“家禽家畜就能满足我们对营养的需求,为什么非要去吃野味。”张先生说,家禽家畜经过长时间制度化的养殖,有一定的检疫标准,安全性较高,而野生动物则存在着各种隐患,容易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野生动物无论是保护类动物还是非保护类动物,都容易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从近几十年的急性传染病的情况来看,接近80%都来自野生动物,所以有必要拒绝吃野味。”也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吃野生动物不仅仅是降低公共卫生风险、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也展现了深圳作为一座国际化城市的文明风尚。“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率先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是值得点赞的。”

对食用有所规范,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形成完整链条

大鹏新区岭澳社区近日发起了“拒吃野味”的号召,不少居民和商家在承诺书上签下了名字。除深圳之外,广州、云南最近也推出了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举措,禁食野生动物的观点渐成社会主流。

深圳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许建勇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通过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及相关行为,从源头上切断消费需求,是降低来自野生动物的疫病传播风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

许建勇表示,野生动物保护对于保障生态安全、降低公共卫生风险意义重大,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平稳运行也关系密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的内涵,也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安全相处”的基本原则。违背自然规律,把野生动物用于食品、保健品以及娱乐表演对象不仅给动物造成严重伤害和虐待,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