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罗湖街道社区防控: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街道在防疫战中各显神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2月28日        版次:LS06    作者:谢粤蕾

罗湖区各街道社区迅速行动起来,落实“三位一体”防控措施。

社区防疫是疫情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在1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罗湖区各街道社区迅速行动起来,落实“三位一体”防控措施,各党支部、志愿者组织也被积极动员起来参与社区防控的行列。在罗湖区统一的战略部署下,各街道社区更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提出并执行了众多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举措,扎实地进行社区防控工作,为如今罗湖疫情控制见成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三位一体”防控工作机制 联合多方全方位做好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罗湖区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结合辖区实际,提出了防“疫”、战“疫”工作原则,并订立了“三位一体”的防控工作机制,对辖区进行“围合式”管控。在此基础上,东湖街道提出以“六位一体”防控机制提升疫情防控应对水平,即:社区工作站、社康中心、东湖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处(股份公司)和东湖交警中队。

同时,各街道还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共设立综合协调组、物资保障组、督导检查组等六个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分工、工作责任和工作纪律,明确社区第一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党委书记为具体责任人,有力促进疫情防空工作落实、落细。各街道在节前就已设立多个应急点,更有街道及时配备了口罩、消毒液、抑菌洗手液等防护品,做到提高站位、响应及时、反应迅速、处置到位。

桂园街道鹿丹村社区更是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1月15日开始每天组织消杀,辖区内各物业加大垃圾清运力度,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并为社区1500余户居民购置发放中药“防感汤”。在小区门口设置了体温检测点,通过街道配置的红外线体温测温仪为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及时掌握健康动态。针对节后人员返深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物业管理处和小区党支部对从重点疫区返回的居民加强逐户排查、知识宣讲,引导其落实居家隔离要求,并积极提供各种便利服务,排查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为社区健康卫生打牢基础,撑起“保护伞”。

在疫情期间,随着防控物资被哄抢倒卖变得异常紧缺,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也因个别人哄抢、交通运输有困难等面临短缺,罗湖区各街道在保障正面防控到位的同时,也对辖区内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进行市场供应的调查,确保辖区居民有充足的物资使用,缓解居民的焦虑。1月28日上午,莲塘街道网格中心工作人员一行来到辖区的华润万家、盒马岁宝店和苏宁易购详细了解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市场供应,以及商场、超市春节期间营业情况。三家超市负责人表示各类产品货源充足,由于超市不卖隔夜货,为确保新鲜,肉类和蔬菜是在早上和中午1点进行补货,所有蔬菜和肉类都是当天卖完为止,次日再上新鲜的。

  2

  党员冲锋在前担起责任 先锋队出资出力作表率

在社区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各街道的党员无疑是凝聚了一股不可比拟的力量。如东湖街道布心社区党委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突击队”,16名党员队员犹如“16面鲜红的党旗”穿插在社区各个角落,战斗在各个防控卡点、小区出入口和城中村楼栋,24小时轮值,全面排查来自疫情发生地的车辆及人员,守住了防疫最后一道“关口”。在业主对社区工作站提出的“业主管租客”这一做法十分不理解、不配合时,布心社区党委书记冼育能多次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位业主的思想工作,跟他们讲解分析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措施,请他们全力配合政府的工作,经过连日来的沟通,业主们都纷纷改变了看法,最终都参与到了抗“疫”队伍中来,自主安排24小时值班,与社区工作人员上下同心,守住防控第一道关。

这种叠加管理模式如果能够在“城中村”的独立楼栋实施,无形中给疫情防控工作上了一道“双保险”,可以排除“城中村”相对开放、围而不实的“风险”;这种24小时“无缝”监管,也是实施疫情防控的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的又一举措。

此外,布心社区第一党支部党员、退役军人赖宝友在微信群上看到友邻区发布的退役军人疫情防控服务队支援者招募信息,他说:“若有战,召必回!这是退役军人的庄严承诺,从自己退役之日起就时刻准备着党和人民的再次召唤。”趁着疫情居家期间,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捐赠给有需要的人,他和他的退役“兄弟帮”共筹集物资达10万元。

  3

  隔离人群分类进行防控 隔离不隔爱 暖心故事齐上演

防疫之初,各辖区居民从不知情到了解,再到配合,甚至还有不少居民自发赠送社区值班人员防护物资和食品等。而社区在对辖区居民管理时也十分科学有序,对于辖区内无症状、近期无重点疫区旅居史的居民,以劝阻减少出门次数、居家隔离为主;而对于辖区内有重点疫区旅居史居民则严格监控,每天上门测量体温;对于从重点疫区来深的游客则需要集中隔离。在这一个多月中,工作人员间、工作人员与居民间、居民与居民之间发生了很多暖心的故事。

就如在重点疫区人员隔离的管理上,桂园街道老围社区对来深旅游的孕妇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为其开辟专门用来散步的隔离层,为其送上一碗碗“老火靓汤”补充营养,更是关注到其心理活动,为其排解心中苦闷。该孕妇顺利度过隔离期准备返回前,对社区工作人员一一道谢,并表示等疫情过去一定会再来深圳找他们。此外,为居家隔离人员送菜送餐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罗湖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中,不少是已有家室,但都义无反顾地长时间留在社区服务居民。

同时,对于无固定住所的流浪乞讨人员,街道社区也同样保持关注。如笋岗街道,2月12日至2月15日,街道执法队巡查连续发现疑似流浪乞讨人员共9人,发现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体温检测,确定流浪乞讨人员体温均正常,并给他们发放了口罩、大衣、棉被等物资,同时提醒他们有大到暴雨,气温骤降,不要在桥洞等地势低洼处停留,注意人身安全。

  4

  重点疫区返深暂住健康驿站 待检测阴性后才允许离开

罗湖区在翠竹街道和桂园街道,分别成立了两个健康驿站。2月17日,在罗湖区翠竹健康驿站,第一批经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56名重点地区返深人员均取得阴性结果,顺利离开健康驿站。

发现重点疫区来(返)深人员后,小区、城中村、酒店住宿业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致电社区“三位一体”防控小组,由社区“三人小组”核实信息后,将符合集中隔离条件的人员妥善安排到健康驿站入住,再由区疾控中心进行免费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阳性者,由区卫健局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检测结果阴性者,需居家隔离或在健康驿站留观14日。

这一流程明确了重点疫区来(返)深人员发现、检测、隔离等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实现了从“小区(城中村)入口”到“集中隔离点门口”,再到“医院门口”的闭环管理。

核酸检测第二天就能出结果,返深人员一般只需在这里停留一天半到两天时间,守住“家门口”这个关口,第一时间切断传染源。健康驿站每天提供3次核酸采样检测,重点疫区来(返)深人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后,同样需要居家隔离14天。

当天在翠竹健康驿站前,从湖北省黄冈市返深的一家三口提着行李准备回家,离开前他们对该做法表示赞同:“提前检测非常好,不把病毒带回家,我们回去第一件事就把检测结果发到小区业主群里,让他们也都放心些。”

  5

  开通微课进行心理援助 提供平台咨询专业人员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不少居民顿时心生恐惧,加上无法出门,每天都十分焦虑。为了缓解居民不良情绪,各街道一方面利用宣传单、广播、视频等形式科学宣传病毒的防控知识,另一方面搭建起居民心理防护的平台,为居民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如东门街道主动聘请第三方专业心理咨询公司,发起“非常时期、心理援助”项目,项目针对因本次疫情造成心理困扰的东门辖区居民和所有因本次疫情造成心理困扰的奋战在抗疫战线的本辖区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其他公务人员及其家属。项目采取线上扫码预约,电话在线咨询形式,单次咨询时长50分钟,对咨询人个人信息实行保密管理,咨询人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举为应对防疫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或其他突发性心理状况,帮助奋战在防疫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长期以来配合政府防疫工作自觉“宅”在家中的街区群众做好心理防护工作,缓解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困扰,促进街区社会稳定。

桂园街道老围社区也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时间在线,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咨询平台。老魏社区组建了线上“心灵空间群”,目前人数已达260人,该群让居民在戴上“物理”口罩防范身体健康风险的同时,也戴上“心理”口罩。据社区党委书记许少琼介绍,原来在社区里教过非洲鼓、瑜伽、合唱的老师都被拉入群中,原来在社区美食节活跃的厨娘们也加入了群,他们免费线上教学,让居民动起来,学打鼓,练瑜伽,做美食,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宅在家里的居民消除了恐慌和担忧。

  采写:家园报记者 谢粤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