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艺术融入古村落和地铁站 呈现深圳鲜活艺术生态

第7届“在路上”展览以“共生”为主题,43个艺术案例呈现近20年来中国社区介入式艺术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1月14日        版次:NA07    作者:谢湘南

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面对个人境遇、自然环境、地域习俗,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多样探索。

国内的社区艺术长什么样?深圳的社区艺术是如何开展的,又有何特色?2019年12月31日,关山月美术馆品牌展览“在路上”开展,对此做了生动解答。

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年度艺术项目,第7届“在路上”展以“共生”为主题,整理了近20年来兴起的中国社区介入式艺术,呈现43个艺术案例,拓展艺术边界,探讨艺术介入和城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艺术创作的多样可能。针对主题对深圳城市的重要意义,此次展览首次启用“主题展+外围展”的方式,呈现深圳鲜活的艺术生态。而“青年批评家论坛”与展览开幕式同期举办,来自国内的10多位社区艺术的策动者、评论家对当下社区艺术的现状、发生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四大板块

社区艺术创作在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特色

随着中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分享现代生活理念,community/社区在精神层面上的共识也逐渐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共同追求,相关的艺术项目在华东和华南区域兴起,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

当下艺术生态中,艺术家与社区、社区艺术与艺术生态之间形成了多样的共生关系,并藉由这种关系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下艺术生态的结构关系和发展走向。第7届“在路上”以“共生”为主题整理呈现近2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社区介入式艺术案例。

此次展览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学者、策展人、媒体代表提名,提交超过100个案例,经过组织委员会最终评审,选择43个案例作品最终呈现。

从这些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面对个人境遇、自然环境、地域习俗,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多样探索。策展人盛葳介绍说:“社区艺术创作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艺术家关注的内容和主题各不相同,展览以地域为线索,分为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四个板块进行综合呈现。”

策展人吴洪亮介绍说:“城市的发展对艺术提出要求,城市空间也是艺术的发生场,艺术家带着具有针对性的视角从城市生活的细微处入手,美化公共空间,以艺术项目调动居民参与热情,激发更具活力的城市生活。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是现代人的精神领地,基于互联网社群的艺术实践在底层逻辑和呈现形式都不同于传统样式。近年来,在文化旅游相关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西南、西北地区主动引进艺术项目,以艺术带动文旅经济,展示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深圳作为中国新型城市的代表,聚合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旧房改造、社区文化、人员流动等话题,作为“共生”项目的特别单元,根植于深圳的艺术项目成为此次展览的亮点。

实践探索

真正将艺术生活化,以文化激活社区

“共生”对于深圳来说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的高速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策展人朱小钧说:“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快速转型意味着从硬件到软件上的全面升级,新旧生态交替过程中的中间地带给艺术项目提供了得以施展的舞台。”“在路上”首次以主题展+外围展的模式呈现,在关山月主展场之外,鳌湖艺术村、握手302、地铁美术馆、33当代艺术空间4个长期从事社区艺术实践的分展场,以期和美术馆内的文献叙事形成有机的结构关系,从而更加客观、生动地呈现中国社区艺术的面貌。

从城市边缘的三不管地带到认知度越来越高的艺术区,鳌湖艺术村长期介入在地性的艺术介入社区更新问题。鳌湖艺术村地处龙华区观澜街道,伴生于牛湖社区当中,与城际边缘村落“牛湖老村”在物理上重合、精神上交融。自2013年始成型,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在此生活和创作,为边缘群落的文化再建树立实验场,不断衍发出艺术文化在乡村社区的各种生长可能。艺术家与社区居民携手参与,真正将艺术生活化、以文化激活社区的概念落地实现,使牛湖老村从一个城际边缘村,转型成为深圳文化艺术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深圳本土艺术工作者最大的聚集地。

深圳市握手302艺术中心以工作站的方式长期关注城中村及其旧改问题,以文化生活凝聚了这个人口流动区域。其成立的契机是“握手302”公共艺术项目:从2013年开始在深圳城中村白石洲启动,至今仍在继续的一系列公共艺术创作。机构现在承担着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等工作,试图将艺术还给每一个对它感兴趣的普通人,为城市中难以获得公共文化资源的区域引入文化活力,发现社区的生活智慧并将它们分享给更多人。希望通过不限定参与者的知识背景,鼓励人们参与艺术活动,发挥每个参与者的创造力。

地铁美术馆长期进行地铁站流动空间的艺术实践,通过多种呈现形式在深圳流量最大的交通方式上实现了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深圳地铁美术馆项目覆盖轨道三期地铁中的50个站点,共设置了53艺术墙空间:7号线有22个站点设置了艺术墙空间,共25个(3个艺术橱窗空间);9号线有19个站点设置了艺术墙空间,共19个(1个艺术橱窗空间);11号线有9个站点设置了艺术墙空间,共9个。

为更好体现地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特将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开放给公众,最大程度地让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参与,是一次艺术话语权交付公众的大胆探索与尝试,是提升城市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一次尝试,也是深圳这座城市接受新的挑战、逐渐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机制和体系中的一个里程碑式实践活动。

共生关系

“社区艺术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艺术实践”

近年来,“社区艺术的发生、艺术特质及其在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及革新意义”“共生性视觉文化及其生产机制”“公共视觉再造与集体记忆生成”“白盒子与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等议题,已为艺术界广泛关注。

关于本届“共生”话题,策展人张新英介绍说:“社区艺术是一种以公共议题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以社群为基础而进行的艺术实践。社区艺术的在地性和社会介入性让艺术家与社群之间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共生关系。这样的‘共生’关系引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涉及艺术的发生、生产机制、公共性视觉文化,以及艺术视觉上的退场、作者身份的转换,以及艺术作品本身的在地性与展览呈现中艺术再现的虚拟性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话题关涉因此而带来的艺术史书写方式、文献形态以及展示、收藏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

我们做社区艺术包括公共艺术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我们要从他人的视角出发,要为他人的需求去服务,要帮助他人实现解决问题和建立更加美好生活的途径这样的一些功能。

——《公共艺术》副主编吴蔚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