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福田区私募基金小课堂”专题报道之一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重磅亮剑,为深圳金融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私募基金在鼓励创新创业、服务实体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基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集中深圳为4566家,位列全国第二。
较之传统金融产品,私募基金具有非公开、非持牌等特点。随着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私募基金的风险隐患频出,一些机构穿着“伪私募”的外衣进行诈骗。且部分投资群体缺乏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知识,难以理解复杂证券产品、服务,难以甄别“真假”私募,在投资过程中也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今天起,我们将通过私募基金小课堂专栏,帮助投资者提升对私募基金的认识和了解,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私募基金投资有哪些注意事项?作为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则体系,能结合自身的分析判断作出投资决策,并在投资之后对私募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给予持续关注和监督。
温馨提示
投资者谨记“6要”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一,宣传“套路”要警惕。高风险是私募基金的本质属性,揭示风险是私募机构的义务。私募基金销售中往往存在如下的宣传“套路”:以“登记备案”不当增信,以“托管人托管”不当增信,还有其他的违规宣传“套路”。
其二,购买渠道要正规。切忌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警惕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违规募资。
其三,投资要量力而行。一是对本人资质进行判断,二是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
其四,事前要摸清底细。目前登记的私募机构众多,投资者在认购前,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上查询私募机构及其备案的私募基金的基本情况,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工商登记信息。
其五,决策要理性谨慎。许多机构以高收益为噱头吸引投资者,甚至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诈骗、非法集资。因此投资者切勿因高收益的吸引而放松警惕、盲目投资。
其六,投后要持续关注。投资人若发现管理人失联、跑路,基金财产被侵占、挪用,基金存在重大风险等情况,要及时向基金业协会或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所在地证监局反映,或者在纠纷发生后及时通过仲裁、诉讼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发现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要及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
统筹:张馨怡 文:张馨怡 陈思华
制版:李斌 邓诗君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