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政协第六届深圳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深圳会堂开幕,发言大会上,委员们逐一上台发言。 南都记者 霍健斌 摄
< 上接03
正式进入会期,昨天下午,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大会发言正式举行,38名政协委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建言献策。会上,欧阳绘宇、庄义婷、王志毅、陈志列、陈十一等12名委员先后发言,26名委员提交了书面发言,围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改革、实体经济、法治建设和教育发展等主题畅所欲言。
科技创新
欧阳绘宇 上海有1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深圳仅30家
外资研发中心不足、知识产权发展仍有差距、载体偏少、能级偏低、人才资源不足……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大会发言上,深圳市政协委员、民革深圳市委员会副主委、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欧阳绘宇一口气指出了深圳科技创新体系的六大短板”。
首先在科创主体方面,外资研发中心不足。深圳“走出去”国内领先,但“引进来”不够,尤其是外资研发中心少。上海有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20多家,而深圳仅30家,国际化程度还不足。其次,在科创支撑服务体系方面,知识产权发展仍有差距;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方面,载体偏少、能级偏低等。
欧阳绘宇说,建议深圳构建一套国际化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以大力引入国际科创主体,研究制定便利化优惠政策措施,重点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还需要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对标日内瓦等先进城市,制定知识产权评估国际标准;重点落户大国重器,全力争取更多国家级大科学装置落户深圳,着力建立国际科技情报中心;促进从国内移民城市向国际移民城市转型;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的国际化供给;重点引进国际组织落户深圳,加大力度引进外国领事馆、国际组织落户深圳等。
知识产权
陈志列 建议深圳立法,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最高罚20倍
对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太小,侵权犯罪的违法获利巨大,而违法成本太低,是长期制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瓶颈”。市工商联主席陈志列在发言时说,建议深圳能够立法,对侵犯知识产权最高罚20倍,用惩罚性赔偿让侵权者“倾家荡产”,形成强大的威慑作用。
陈志列表示,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效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目前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现象屡打不绝、屡禁不止,致使劣币驱逐良币、山寨击垮品牌的现象经常发生,直接打击了企业的发明创造热情,阻碍技术创新、经济发展。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陈志列认为是对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太小,侵权犯罪的违法获利巨大,而违法成本太低。因此,他建议深圳市人大向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报文申请支持,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上限提高至20倍,“让侵权者‘倾家荡产’,让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哭着喊着来深圳。”陈志列说。
此外,陈志列还建议在深圳建立数字货币离岸中心的“试验田”。他表示,深圳可以加大在数字货币应用方面的研究,争取率先建立数字货币的离岸中心,充分利用深圳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强等优势,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数字货币创新应用研究,在数字货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实现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
练聪 建议设立国际医疗试验服务区,鼓励外资医院运营
目前,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已有良好基础并保持快速增长。大湾区九市2018年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市值前10中,深圳占据7家,具有领军优势。但是,与此同时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也有比较突出的短板,抢抓生物医药产业机遇,深圳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副主委、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练聪提出了建议。
她建议,深圳设立国际医疗试验服务区,在试验区医疗机构建设中加大研究型医院的职能和配置,鼓励外资医院在试验区内建设运营。加大临床中心建设,加强包括第三方检测平台在内的国际化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允许湾区创新生物医药产品优先临床;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医疗在内的创新医疗试点收费项目,发挥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作用,推动高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新业态发展,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练聪还提到国际医疗试验服务区的发展需要人才保证,建议大力推动教育背景与资历在湾区各城市互认,简化执业资格程序,方便港澳、国外医生在试验区执业。
肖敏静 生物医药创新产品送审难排期长,要突破体制机制创新
深圳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深圳市委员会副主委、市医疗保障局光明分局副局长肖敏静表示,与世界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和生物科技创新集聚区相比,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在战略发展定位、产业成长速度和规模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目前,存在产业园区多点分布但产业链集聚不足,创新产品送审不便且审批排期过长,“政产学研用”基础薄弱,产业人才稀缺等突出问题。
她建议,把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打造成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区。在她看来,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覆盖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等诸多门类,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生物产业生态圈之一。肖敏静认为,可进一步整合基地现有优势并形成强大的产业链集群,迅速提升东部BT产业发展能级,在全市形成IT、BT“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
另外,肖敏静建言可积极推动国家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核查中心在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区落户,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评审核查机制改革。
粤港澳大湾区
王志毅 设置深港澳产业协同发展“特区”,实现要素便捷流动
深圳、香港、澳门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但尚未形成深度协同发展机制,产业资源要素流动也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如何破解各种困难和挑战,是实现深港澳产业深度协同发展的关键。深圳市政协委员王志毅在发言中关注的主题是深港澳产业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合作。
王志毅表示,推动深港澳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着诸多实际的挑战和困难。一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发挥不足,尚未形成协同创新发展合力。香港、澳门、深圳三地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虽各有优势,但尚未形成深度协同发展机制。二是产业资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深港澳三地内货物、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跨境流动方面仍存在很多障碍。
王志毅建议,除完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合作平台、优化要素流通和公共服务外,还可考虑设置深港澳产业协同发展特区。产业协同发展特区可以作为深圳特区中的“新特区”,率先建立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制度机制,率先实现要素便捷流动,率先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等的政策措施,率先健全与香港、澳门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的各种机制,率先配套港澳科技、产业、人才资源落地的软硬条件。
叶春 在深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学院,搭建国际化科研合作网络
深圳市政协委员叶春在发言中表示,深圳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过程中有良好的起点。但她同时指出,基础科学建设长效机制缺位以及国际资源汇聚能力不足是仍需面对的两个问题。
叶春介绍道,目前深圳对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尚未形成长远与系统的布局。相应政府财政资金尚未建立延续、稳定的投入计划。整体基础科学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与执行保障机制缺位。此外,现有体制机制对境外科学家在深申报课题、从事科研工作约束性较强。在全球视野下,深圳的科学领域知名度还有待提升。
对此,叶春建议从立法、规划、资金、机制四方面着手建立深圳基础科学长效机制。以立法做好基础科学研究的保障,编制规划布局深圳基础科学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科研资金以及改革现有政府科技资金扶持体系,将研究方向的主动权交还一线企业。
此外,针对国际资源汇聚能力不足的问题,叶春则建议从数据、人才、品牌、机构四维度发力。她建议加快深圳数据立法,完善数据产权与隐私保护机制。探索建立科学家合作人制度,加快科研人员准入开放步伐。还可申请由国家层面举办国际科学研究博览会,提升深圳科研知名度。而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角度,叶春建议可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学院,整合湾区科研资源,搭建国际化科研合作网络。
传统产业
郭万达 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 向数字化时尚产业转型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深圳市政协委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为传统产业发声,呼吁深圳在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也要注意时尚产业的发展情况。
郭万达说,目前深圳时尚产业发展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首先是时尚产业整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引领性、艺术性、国际知名度与全球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次是工业设计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和“外观+功能(技术)设计”阶段,设计水平仍然处于较低阶段,深圳缺少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顶级品牌;再者是时尚产业教育体系缺乏,时尚人才不足;最后是时尚产业生态体系和服务配套体系亟须完善。
解决这四个问题,郭万达建议在深圳“十四五规划”中作专题研究,促进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向数字化时尚产业转型,重点鼓励企业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服装、钟表、黄金珠宝等领域的工艺水平,支持发展高端制造环节,提高产业精细化制造水平,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工艺、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
数字政府
尹申明 建议研究探索“数字特区”,在前海或河套设点
当今数字政府建设是主流,而具体如何打造则还在摸索过程中。深圳市政协委员,民进深圳市委员会副主委、盐田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尹申明说,目前深圳的数字政府建设存在四大问题,分别是:数字政府顶层规划设计未能形成合力,各项目间彼此没有关联,造成系统难互通、数据难汇聚、业务难协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公共服务基本是被动式的服务,主动化、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不足。由于数据不互通,不少事项实现网上办事后办事人跑动次数,重复提交材料数并未减少;深(粤)港澳数据共享存在政策障碍,在数据和服务的互通上有较大提升空间;支撑公共服务创新的数据家底不清,供需状况不明,标准不统一,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模式尚未形成等。
他建议加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与公共服务顶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前瞻性,尽快明确一个统一的可见可感的总体目标,围绕总体目标确定建设框架和实施路径,指导项目建设和推动各项工作,从而形成强大合力。
尹申明还建议研究探索“数字特区”,在前海或者深圳河套片区建立一个实体的地理区域和大数据中心,探索开辟“信息和数据”的特殊监管区,并配套制定区域性管理法规和机制,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汇聚和应用,让各行各业的数据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在更大范围用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营商环境
张少华 解决公平性问题,国企与民企要“同门槛、同规则、同待遇”
作为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肯定的新原则、WTO改革的重点议题,竞争中性正在由国内制度、双边规则,迅速演变为国际通用规则。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华表示,竞争中性的根本是要解决不同类型企业公平竞争的问题,“竞争中性原则”也是深圳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个中关键。“高科技、新经济领域的竞争,关键在于政府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开明、开放、宽容的创新环境,允许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成分在新经济领域试错。”
他建言,深圳应率先垂范,创造性地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竞争中性原则、所有制中性原则等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率先将市场竞争中性作为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原则,为民营企业发展设计终极路线;第二,应使民企和国企获得平等的法律保障;第三,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统一回归现代企业制度,在同一负面清单下和监管底线之上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第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综合改革,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努力在国企与民企同门槛、同规则、同待遇上下功夫,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上形成乘数效应,大幅提升深圳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
彭琛 在深台企融资难融资贵,建议降低台资银行进驻门槛
作为台商投资大陆最早、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深圳市已累计引进台企6491家,投资达103亿美元。深圳市政协常委、台盟深圳市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彭琛表示,近年尽管深圳在细化落实中央“惠台31条”和“惠台26条”措施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深台企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对优惠政策的获取路径不通畅,中小型台企融资难、融资贵,深台企长期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
对此,她建言深圳可从办事便利、提供平台、降低成本和环境宜居四个维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台企实现更好发展。彭琛认为,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在服务上可依托“i深圳”App,做好线上办事指南和政策指引,并在App增设港澳台信息专版,直接链接相关业务办理。其次,在缓解“融资难”方面,她提到可进一步放开台资银行在深圳开设分支机构的经营门槛和业务准入门槛。
庄义婷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话语权,建议改革现有管理机制
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员会常委、罗湖区政协副主席庄义婷表示,深圳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首批试点建设的20个产教融合型城市之一,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有许多的探索和经验,但也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高校体制机制障碍与校企存在价值认知错位。
她举例说明,有深圳知名上市企业分别与香港科大、深圳一所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但至今将近2年时间,资金仍难以落位,项目遴选遥遥无期,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合作中,企业缺少话语权,引导性政策失位,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
庄义婷介绍道,国内外不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如“华为创新研究计划”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300多所大学共同参与。
对于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庄义婷建议,应该强化顶层设计,由市政府政策研究中心专项研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政策。同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模式,改革现有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引导高校成立专业投融资平台。另外,升级深圳虚拟大学园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试点,采用“金融+财政+信用”的组合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共同参与到深圳虚拟大学园产教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设中。
03-05版 统筹:南都记者 傅静怡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黄玮 程昆 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