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进入“不惑之年”,深圳发展之路如何“不惑”

即日起南都将推出系列报道,“问政”深圳的产业、住房、教育、医疗、经济、治理等多方面 每问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找回一种初心,问深圳过去的发展奇迹,也问深圳的发展方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1月06日        版次:NA02    作者:傅静怡

深圳盐田港。

在过去的2019年,深圳迎来了“双区利好”的高光时刻。2020年,深圳正式进入特区成立40年这一时间。

  关注民生热点 倾听市民心声

进入2020年,深圳正式进入特区成立40年。回首每一个十年,都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一面见证着经济数据不断攀升,城市文明不断更迭,另一面破题发展进程中的供需矛盾,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在过去的2019年,深圳经历了迎来“双区利好”高光时刻、全球招商大会开启下一个产业十年、大手笔投入改善教育医疗资源、催生“现象级”楼市爆发……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年,给深圳的未来埋下了重要伏笔。而在进入下一个十年的当下,进入“不惑之年”的深圳又将面临哪些挑战,最终如何破题,未来可能走向哪里?

直面40岁的深圳,即日起南都将推出系列报道,用“问政”的方式切入深圳的产业、住房、教育、医疗、经济、治理等维度,了解一座城市的运转。

  第1问 深圳产业之路要怎么走?

2020年元旦节后上班第一天,深圳开了一场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发了最具含金量的“市长奖”:4名科学家分别以大型医学成像设备实现了进口替代;研发出中国医药史上首个原创化学新药;成功解决了天然石墨及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以及研发“电信实时在线计费”系统打破了国外垄断斩获了大奖。

新年伊始,这场大会可以看作是“深圳补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的决心,是点燃科创工作者热情的“第一把火”,亦可以看出深圳产业创新的风向标,集中在先进制造、资源环境、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圳主官在提到科技创新时,用了“种玉米”的比喻手法,称“科技创新不是‘今天种瓜、明天得豆’,大家都想吃爆米花,如果不去播种、不种玉米,没玉米怎么有爆米花?”

如今,科技创新可以看作是深圳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它一头维系着深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另一头牵动着城市达成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指出:“新的特大城市是世界经济的真正组织单位,他们产生大部分的财富,吸引大多数的人才,占有最大份额的创新。”

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未来,深圳每年拿出不低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还整备了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规划36个功能片区,涵盖总部基地、先进制造业、科研教育、文化旅游、金融服务、人工智能、海洋产业等多个领域,让优质的项目到深圳有地可落。

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一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仍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仍要解决土地制约的问题,深圳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想要满足所有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即便是深圳这样有足够财力支撑的城市,也只能有选择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而这需要前瞻性的眼光,把试错成本降到最低。与此同时,配套政策的合理性也决定了成败,法律的配备、政策的力度、监管的手段,缺一不可。

  第2问 深圳如何保障居住需求?

这是一个超大城市,这是一个人口日益膨胀的超大城市,产业的发展带来人口的集聚,人口的到来带来居住的压力。

据统计,2019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量突破320万平米,摆脱了连续两年在300万平米以下徘徊的局面,同比增长26%,成交套数达到3.3万套;二手住房成交套数达到近6.8万套,同比增长11%。到了2019年年底,楼市微调“三部曲”调整豪宅税、解冻深汕合作区购房政策、公寓取消“只租不售”,使得深圳楼市“翘尾”行情很明显,11月新房住宅和二手住房分别成交3196套和8013套,同比分别增长61%和92%,二手房成交量创2016年4月以来新高。

有人看涨,有人担忧,深圳楼市是不是要朝着香港的路径走下去,未来房价还会不会升,刚需还能不能买得起房?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深圳楼市调控“三部曲”,目的就是让房子流转起来,鼓励大家买房和换房,促进供销两旺,带动土地供应和成交,促进区域开发、互联互通,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实“房住不炒”的问题上,深圳也有着自己的全盘计划,在重塑整个城市的住房体系。深圳市政府2018年出台政策,提出系统构建面向2035年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2019年,深圳宣布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万套,落实位于原特区内的公共住房项目毛坯房售价处于4万-5万元/平方米区间,最高售价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平方米;位于原特区外的限价人才住房项目毛坯房,普遍处于2万-3万元/平方米区间,最高售价原则上不超过4万元/平方米。

理想化的深圳住房市场,新加波模式或可带来启发。最初,新加坡土地面积仅616平方公里,人口却达250万,84%的家庭住在店铺和简陋的木屋区,其中40%的人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而推行“组屋”制20多年后,对占居民总数15%(实际少于15%)的高收入者供应商品房,对占居民总数80%以上的中低收入者供应政府组屋,对占居民总数5%的最低收入者供应廉租屋。也就是说,新加坡85%的居民都生活在政府的公共住房中。

对深圳来说,市场化发展与居民基本住房保障之间的平衡是终极目标,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尽快完成转化,还是城市的难题。

  第3问 深圳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有了产业,吸引了人才,住进了房子,就要考虑到教育问题。2019年1月份,华为总裁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华为4万海外员工多数不回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圳在学籍管理方面非常严格。他说:“这些员工在非洲,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但回到深圳就进不去学校,没有学位。”

这是当下教育焦虑的一个缩影,不光是深圳的焦虑,也是全天下父母的焦虑。不久前曾有媒体统计过,深圳每年都在新建学校新增学位,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小学344所,普通中学390所,但预计到2020年,每年学位缺口仍达到4-6万个。所以对深圳来说,补齐教育短板是当务之急。

2020年1月,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及《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行动方案(2020-2025年)》(简称“《方案》”),通过市政府审议并将正式发布。针对高中教育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方案》提出,分阶段建设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未来3年,新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30所,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以上,公办普高录取率达到53%,高中在校生达到27.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8万人。

另外,按照规划深圳还将新建4个高中园,每个“高中园”预计将建设3个公办高中,选址分别在坪山区、龙岗区、光明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其中前三座计划在2022年之前建成,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高中园”计划在2022年之后建设。

这可以看作是又一张“军令状”,背后是深圳官方下的大决心,用硬任务让学校盖起来,让普高的录取率增上去。但要注意的是,盖了新学校,增添了学位,不等于缓解了目前的教育焦虑,这种焦虑还来源于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教育乃百年大计,国内的教育强市背后无不有着厚重的城市积淀、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稳定的师资输出,尤其是师资的问题,深圳需要在短时间内补齐师资的缺口,不光要吸引到名校名师,还要有“自主造血功能”。

  第4问 深圳何时能补齐医疗短板?

教育和医疗,这两大民生问题,从来都是捆绑在一起,跟居民的幸福感、跟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发展速度快,带来人口基数遽增,医疗、教育资源上的短板逐步浮出水面,已成为深圳的头号“民生工程”。对于深圳这样一座年轻的城市来说,破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国内大多数城市都来得迫切,任务也更繁重。

医改十年,日前深圳市卫健委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深圳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初见成效。深圳建立了“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财政补助机制,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医疗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新改扩建项目开办和初期运行经费、基本医疗服务补助、科研教学、重点学科、公共卫生经费等得到全面保障,有效减轻医院压力。

数据显示,深圳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在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上下,其中门诊均次费用为278.5元,住院均次费用为11367.8元。近年来,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2018年下降到14.42%,远远低于全国28.8%的水平。

此外,在降药价的问题上,深圳通过实施药品集团采购、“4+7”药品集采等方式,减少市民用药负担,其中,“4+7”药品集采25种药品平均降价52%,如抗癌药物培美曲塞,在药品集采后,价格降低七成;治疗乙肝药物恩替卡韦,一片价格下降了98%。

与此同时,深圳实现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三级医院、三甲医院分别增加到46、18家。下一步,还要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依托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

尽管深圳一直在大力补齐医疗短板,但是基础薄弱上的差距依然要正视。三甲医院少、重点学科少、医学院校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优势资源不足并存成为现实制约。和教育一样的问题在于,这些软硬件条件在短期内都难以得到解决的,财政给予的支撑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更多的问题还有赖于时间来解决。

  第5问 深圳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到民生,再从民生回归到经济,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圈,环环相扣才能高位运行。

根据2019年1-11月深圳市经济运行简况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进出口总额下降2.0%,出口总额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

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8%。从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医药制造业增长7.3%。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0%。

可以看到的是,高新制造业的增长依然稳步攀升。与此同时,根据深圳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1.4%和66.0%,这一组数据说明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仍处于上涨阶段,且涨幅不低。

一方面是深圳的后劲可期,另一方面对标要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深圳的经济数据还要找到更多的增长点,实现GDP“保7争8”。首先作为全球城市,深圳还需要进一步重视服务业。2018年深圳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58.8%,而2019年前三季度数据则攀升到了60.2%,但和伦敦、纽约、中国香港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3座城市的服务业占城市GDP总量比例均超过90%。

与此同时,深圳金融资金总量规模较小,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金融机构整体实力相对偏弱,金融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等,都是制约深圳金融领域发展的短板。简单来说,就是在第三产业和市场规模上,深圳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来看,深圳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不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改善这一现状,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定位,也十分重要。

  第6问 深圳该怎么治理城市?

最终来看,人才是一座城市的主人公,所有的成绩都是人干出来的,所有的辉煌也都是人缔造的,未来的城市治理也要和人的需求适配。

在这一点上,深圳这座城市整体呈现体制负担小、年龄结构轻、创新意识强等特征,具备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优势条件。而对于城市的规划,从过去的“小政府大市场”到如今的“共建共享共治”,城市治理的内核始终是不变的,是要随着城市的需求而变化。

深圳副市长王立新日前在出席南都口碑榜活动时提到,2019年高质量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8所,新增公办中小学位3.1万个以上,未来3年计划再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公办高中学位6万个以上;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5家市属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基层医疗集团专家进社区100%覆盖公立社康机构;着力打造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建成长者食堂和助餐点149家,敬老优待政策力度全国领先,高龄津贴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王立新还提到,深圳正在持续改善居住条件,2019年筹集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8万套,5年内将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0万套;不断提高市民出行满意度,建成8条轨道交通,新打通18条断头路,“十横十三纵”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升级改造各区标杆农贸市场,在全市74个街道建成“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分两批推出80个“圳品”;大力推进智慧民生,推出200多项秒报秒批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引进、企业和个体户注册登记秒批改革;积极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前一年建成“千园之城”,茅洲河全流域45个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成,大沙河生态长廊全线贯通、正式开放。

深圳要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一方面是在民生上加码,另一方面也注意到,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文化内涵和底蕴的支撑。与此同时,怎么找到制度上的衔接点,让市民更多地参与城市治理,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

  解局 40年时间节点上看发展,城市建设要找回初心

在40年的时间节点上看深圳,也看全国城市的变迁历史,每问一个问题,实际上都是要找回一种初心,问深圳过去的发展奇迹,也问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拥堵、住房价格过高、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全等“城市病”凸显,考验着我国各大城市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可以看到的是,下一个十年的赢家,首先是要有担当的人。敢于顶住一些压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坚持,这份坚持一方面来自于对城市的了解,另一方面来自于民间的呼声。专家指出,当前,特大型城市风险治理的结构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叠加化和互动化的趋势,城市风险既有传统的“自然风险”,也有大量的“人为风险”,既有客观性风险,也有主观性风险,既有技术性风险,也有制度性风险,特大城市风险结构的复杂性、流动性和互构性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下,深圳的未来不仅仅有赖于决策层的政策支持,接下来如何落实这些政策显得更为重要,而落实这些政策的人就是每一个深圳人,建设先行示范区事关每个深圳人,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40年的时间节点上提初心,想起深圳当年建设经济特区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城市才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系列报道统筹:南都记者 傅静怡 02-03版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摄影:南都记者 陈冲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