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罗湖在新起点上奋进新时代的实干之年、突破之年。罗湖将焕发敢闯敢试的改革锐气,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奔跑的姿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全力跑好新时代、新征程的“第一棒”。
2020年,罗湖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聚焦“五大战略定位”和“五个率先”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促发展、兴法治、树文明、惠民生、优生态、抓改革、强党建各项工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罗湖振兴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综合考虑,2020年全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6.5%;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关键词
1
在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地”中 增添新动能
罗湖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方位参与“双区”建设。
A.打造旧城改造可持续发展示范,强化空间支撑
对照先行示范区要求,罗湖将提高城市更新公共配套标准,增强城区综合承载力和发展能级。加强规划引领、片区统筹、项目管控,落实总设计师负责制,加快完成莲塘片区、清水河科创智慧城等一批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协调解决社区股份公司征返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实现蔡屋围统筹片区开工,加快湖贝、清水河片区开发建设,收回深燃、深长用地,着力解决产业导入、交通路网、公共配套等制约。全年城市更新新增产业空间16.5万平方米,实现土地供应24公顷、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拆除消减违法建筑120万平方米。
B.实施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双轮驱动”,强化产业支撑
罗湖将构建完整创新生态,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载体、创新人才等核心指标。开工建设红岗国际创新广场一期3个总部大楼,启动二期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创新模式建设2个联合总部大楼,高起点打造梧桐AI生态小镇。巩固金融业支柱地位,依托城建梅园、城脉中心等重点项目释放高品质产业空间,持续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全年新增持牌金融机构和总部企业8家以上,支持中电信5G基金落地运营,全面完成P2P网贷机构清退任务。
同时,紧盯产业趋势、企业需求、贡献程度,修订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发挥导向、杠杆和激励作用。增强消费拉动,引入一批知名商贸企业总部和电商平台,以“保税+”模式试点建设水贝珠宝玉石产业示范园区,结合东门商圈改造、贝丽北路夜间经济、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打造,推动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C.建设国际化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强化交通支撑
在交通建设上,罗湖将推动深港口岸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级合作平台,加快“过境”土地整备和规划调整。完成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更新统筹规划审批,启动文锦渡口岸改造前期工作。结合莲塘口岸开通,主动对接《香港2030+》规划和创新资源,实施鹏基工业区综合整治,引入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优质项目。
还将积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不断完善城区轨道线网,启动罗延立交改造、深南路东延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打通24条“断头路”,推动机械式立体停车、智能充电桩建设,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实现人畅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
关键词
2
在建设“法治城市示范”中 开创新局面
罗湖坚持法治是第一保障,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环境,法治是构建现代化和谐城区的基石,要将依法治理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着力提升全面依法治区水平。
A.树立法治城区标杆
罗湖区推行街道城市管理权责体系改革,构建街道“平台统筹+协同监管”条块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司法工作责任制,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办案效率,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普法工作机制,营造全民守法、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良好风尚。
B.探索基层治理经验
罗湖持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推出街道大部制改革2.0版,巩固社区体制改革成效,启动“大网格”管理改革,全面理顺基层治理链条。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社区,择优打造10个宜居示范小区,以点带面破解老旧住宅小区失管、物业管理纠纷多发、民生服务缺位等基层治理难点痛点问题。统筹推进渔民村整体规划改造,通过提升社区环境、强化民生服务、创作主题作品等方式,探索打造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村。
C.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罗湖把安全意识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推进安全应急管理现代化。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小散工程、零星作业、有限空间在线监控,实现全区重大安全风险点位全部纳管,健全火灾防控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安全城区。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巩固禁毒工作成果,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群众满意率,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关键词
3
在建设“城市文明典范”中 打造新名片
罗湖坚持文明是第一形象,着力塑造现代文明城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区文化软实力,让文明蔚然成风、文化繁荣兴盛成为罗湖的鲜亮底色。
A.活化利用改革开放资源
罗湖将串联罗湖口岸、渔民村、迎宾馆、国贸大厦、仙湖植物园等节点,激活历史记忆,打造改革开放文化经典线路,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用好融媒体中心和“双周发布”机制,主动策划一批“源于生活、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创作品,以文化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持续讲好罗湖故事,不断提升城区影响力和美誉度。
B.长效推进文明城区创建
罗湖将深入实施“里子工程”,将文明创建与城市管理紧密结合,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实现“城有魅力、人有品行”。将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纳入职责“明白卡”,持续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日常测、动态测,为深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作出贡献。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街道和社区,通过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全面提高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C.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罗湖将落实公共文体设施专项规划,建立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工建设“两馆一中心”、粤海体育休闲公园,完成市工人文化宫重建、罗湖体育中心改扩建等项目规划,有序推进思月书院、元勋旧址修缮工作。精心办好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粤港澳“粤剧粤曲”交流展演等文体盛会,主动承办重大文体赛事,加快建成彰显岭南特色的湾区人文高地。
D.全力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罗湖还将打造版权聚合分发平台,举办大湾区版权产业高峰论坛,推动建立省级版权产业示范园区。用好旅游业集散地优势,结合商贸流通、黄金珠宝、工艺美术、影视动漫等产业特色,探索开发以罗湖为目的地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域旅游”。串联丰富的人文、产业、消费、时尚元素,引进高端创意设计机构和品牌活动,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关键词
4
在建设“民生幸福标杆”中 争创新优势
民生是城区重要工作之一,罗湖坚持民生是第一目标,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瞄准“民生七优”工作目标,既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保跳起来够得着、可持续。
A.支持教育优先发展
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持续推进“罗湖教改”。探索新模式筹建粤港澳城市大学,出台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学位供给、校外午托机构监管、发展普惠托育等难点问题。年内建成2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完成2所学校改扩建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700个,推动新改扩建学校开工9所。多措并举提高公办园比例,确保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
B.坚持医疗惠民导向
推出“罗湖医改”升级版,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由“治疾病”向“保健康”转变。通过技术合作、专科联盟建设、做强社康等方式,探索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争创“三甲”。加快推动市人民医院周边用地优化,依托“过境”土地筹建高水平的国际医疗城,加强与香港研究机构和医疗团队合作,让居民不出罗湖就能享受国际一流的医疗资源。
C.扎牢社会保障网络
罗湖区持续举办“春风行动”“送岗进社区”专场招聘会,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全年完成“二线插花地”棚改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加快推进边检二大院、景福花园、船步街片区棚改工作。
立足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罗湖还将推动区社会福利中心转型升级、推广翠平社区“嵌入式”养老、建成宝丰苑养老院,构建机构、社区、家庭养老相结合的“都市养老”新模式。试点对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落实惠港惠澳政策和民生领域“市民待遇”。
关键词
5
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中 实现新突破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坚持生态是第一品牌,精心打造美丽罗湖,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善用生态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区,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A.打赢污染防治硬仗
罗湖将落实“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提升年”部署,加强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以推行河长制为抓手,以全面实现长制久清为目标,确保正本清源全覆盖、缺失管网全补齐、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下坪垃圾填埋场减量、封场。
协调将笔架山河暗河暗渠复明工程列入全市重大项目,消除沿线安全隐患,打造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标杆项目。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工地扬尘、工业废气、餐饮油烟废气执法,在3个社区试点“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3%。
B.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对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严格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启动沙湾河等河流沿岸10公里碧道建设,营造亲水乐水、舒适宜居的水生态环境。选取5个片区18个节点启动“城市双修”。整合东湖公园、梧桐绿道和绿地资源,高品质建设大东湖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圈。推进土地政策创新,在大小坑水库周边、玉龙新村棚改拆除用地、大望梧桐山片区等区域,探索开展生态控制线内资源保护性利用,推动产城生态融合发展。
C.打造精品宜居环境
罗湖坚持提标提质、瞄准一流,实现“三横四纵”等重点工程全面完工,完成13座人行天桥景观照明提升工程。用“绣花”功夫做好片区微改造,统筹推进向西村、水库新村等9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完成全区绿道网规划第二次修编,构建绿色休闲体系,实现绿道里程达到155公里,推动步道、河道、绿道、廊道“四道连通”。加快落实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调动各方力量实现“残健共融”。从严从细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80%以上,全面提升市容环境。
关键词
6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 作出新探索
罗湖坚持改革是第一动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找准制约罗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束缚,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A.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罗湖力争建设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推行开办企业“秒批”系统,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率先探索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联合图审,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配合落实“四个千亿”计划,精准服务企业,出台若干政策措施,从金融服务、业务拓展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同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启动政企服务平台二期开发,实现所有重点企业全部纳入。编制发布营商环境白皮书、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要点,定期开展营商环境测评,构建“测评-完善-再评估”长效机制。
B.系统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
罗湖持续深化“小物业”服务“大民生”模式,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物业小区多元共治新格局。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创新民主协商处理小区事务机制,以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撬动社会力量破解小区管理难题。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推进无物业小区和城中村规范化管理,健全三维立体监管机制。提升小区软硬件水平,开展物业企业承接公共服务项目,加强智能科技手段运用,集中破解物业欠费收缴、维修基金使用、小区事务决策、服务品质保持等四大难题。
C.统筹推进“数字政府”管理改革
罗湖把智慧城市作为引领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区”建设三年工作方案。加快推进信息资源、技术设施、政府治理和政务服务一体化,围绕城区运行指挥中心应用,打造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建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智慧罗湖精品项目。聚焦决策指挥服务,建设1个区级大数据中心和公安、教育、医疗、交通4个行业数据平台,整合构建5G智能城市安防体系,实现全区运行状态全面感知、应急指挥一体联动、事件处置高效有序、决策分析统揽全局。
关键词
7
为先行示范区建设 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罗湖坚持党建是第一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罗湖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A.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罗湖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坚持把“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作为重要方式,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和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回头看”。注重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全区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深化街区治理体系为平台,创建一批党建先行示范街道和社区,推动各领域党建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基层党建“罗湖品牌”。
B.锻造敢担当、敢斗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罗湖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区委“三个明确、三个反对、三个倡导”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上。强化“以担当育干部”的培养手段,把重大专项工作和急难险重岗位作为淬炼干部的主阵地,提高“三种能力”、增强“三种本领”,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明确“以激励促作为”的干事创业方向,强化干部考核结果运用,激励干部想担当、肯作为、出实绩。
C.全方位凝聚振兴发展合力
罗湖将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快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等履职平台建设。支持区政府优化管理服务,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和发布制度,完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支持区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围绕“双区”建设组织专题协商,持续为罗湖的改革发展献计出力。
奋斗书写答卷,担当承载梦想。大美图景,唯有实干方能绘就。罗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罗湖振兴发展,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罗湖贡献。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