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走出象牙塔 深入基层工作 将实践故事写在湾区土地上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0月31日        版次:PA18    作者:代国辉

  海珠青春合伙人职业发展营分享城中村实践活动

  采写丨南都·琶洲π记者代国辉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今年暑假期间,来自国内各高校的学子们以“海珠青春合伙人”的身份,来到广州海珠区进行实习实践。从象牙塔到基层工作一线,同学们通过海珠区这扇窗户,了解认识广州,将实习实践故事书写在大湾区的土地上。

  同学们走出象牙塔,去到不同的岗位,通过报告材料收集、宣传文章撰写、城改一线调研、垃圾分类走访等具体形式,体验基层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居民打交道了解民情、收获知识、拓宽视野,也为海珠区贡献一份份青春力量。

  在公文写作中

  感受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青春合伙人”活动进行的7-8月里,广州各区的经济数据已经公布。据悉,上半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327.8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在形成经济分析报告对外发布的节点上,来自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丁欣同学来到海珠区政府办公室实习。这个岗位符合她报名时的期望,她想结合自己专业所长,从事办文方面的工作,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模式。

  虽是一名“小白”,但办公室老师们看中还未从事过公文写作的她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写作思路。于是,丁欣领到了提供文章框架的任务。她翻阅其他区县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文章,结合海珠区经济发展实情,提供文章框架给老师们参考。

  在这一过程中,丁欣感受到海珠区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在她短暂的接触中,她感受到海珠区特别重视新兴产业,例如低空经济、数字经济,还有一些具体名词给她留下深刻的影响,例如AI大模型、算力、琶洲算法大赛。“这些偏科技的产业是海珠区的一大亮点,也是未来重要的布局。”丁欣说,这非常明显。

  当前,海珠区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琶洲试验区,推动辖区经济结构转型。琶洲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近三年营收增长22.8%,占全市行业比重提升3.5个百分点。

  从全区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海珠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415.92亿元,增长44.3%;超50个大模型应用落地海珠,聚集了泛人工智能企业近2000家;产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营收突破360亿元,增长43.7%;全区新增“四上”企业301家。

  这段实习实践经历也让丁欣体会到政府公文中遣词酌句的重要意义。“一些名词术语,并不是空话,而是很实在的表述。”丁欣说,这次政务实习的经历让她更明白一些词语的用意,今后再看政府公文将会更细心,也会更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海珠正处新旧交替之际

  城市更新带来产业发展新期望  

  7月12日上午,2024年海珠区“青春合伙人”高校学生暑期实习暨“青春夏令营”实践活动在广报中心拉开帷幕。当晚,同学们来到位于琶洲西区和广州塔之间的琶醍参加启动仪式。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的高健豪同学因在区规资局实习,再次来到琶醍,协助实习单位撰写一篇关于琶醍如何在规划中,保留原有文化,同时焕发新生机的宣传稿件。这篇稿件前后历时约半个月写成。

  在区规资局实习的经历让高健豪深刻感受到海珠区正处新旧交替之际。广州作为拥有超千年的城市发展史,如今需要城市更新。他说,而在这个过程中,从事规划工作更需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更需要大量时间。

  同样是城市更新工作,同学们在康鹭片区的实习实践为这次“海珠青春合伙人”活动添上了精彩的一笔。看到广州繁华的CBD城市景观后,同学们走进广州城中村,在康鹭片区感受这座一线城市繁华背后的另一面。

  在康鹭的实习经历让来自武汉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黄丽珑同学印象深刻。她作为团区委“合伙人”,参与活动组织的同时,也参加具体的实习。“印象中,广州是一个非常繁华的一线城市,但进到康鹭后,才看到广州另一个立体切面,对广州的印象更加丰富多元了。”黄丽珑说道。

  黄丽珑还惊叹于康鹭生产衣服的效率。“这里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生产衣服的各个环节,生产模式非常敏捷”。

  刚进入康鹭时,海珠区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带着同学们走街串巷进行入户访问。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感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不容易。同学们看到康鹭房屋的屋顶和占用消防通道的建筑物都被拆除,安全隐患得到消除,更加明白改造的意义和不易。

  “中大纺织商圈的兴盛繁荣是30年前的时代赋予它的使命,发展到今天,暴露出很多的治理问题。”黄丽珑说,康鹭改造可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给里面的人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同时,黄丽珑也在康鹭片区看到了广州城市的包容。在带队老师口中,她得知广州的城中村是许多刚来广州落脚的年轻人的起点,这也让她意识到城中村改造不宜一刀切。

  在海珠实习的经历让黄丽珑更加了解广州,既有像琶洲这样的商务区,又有好吃的美食和悠久的广府文化。她毕业后的职业目标是大湾区里的城市,广州是她的首选。

  基层治理需因地制宜

  既要共性也要照顾个例  

  上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的高健豪同学在参与区规资局项目调研的同时,也部分参加了信访接待工作。与居民接触的经历,让他对基层工作多了份感受和认识。

  “文件是明确的,但是落到基层总会面临各类问题”。他接触了一些加装电梯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居民日常利益,常因选址等原因,让个人的诉求得到放大体现。这让高健豪感受到,基层工作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找到更多人的共同点,照顾个例需要。

  来自中山大学的在读博士生苏振浩同学选择实习岗位的时候,方向更明确。结合学业需要,他去到区城管局,主要从垃圾分类这项具体的工作接触基层治理。

  在实习过程中,他随带队老师一起去到垃圾分类设施处进行检查,包括垃圾桶是否溢满、是否被上锁等情况都在检查范围内。

  在为街道垃圾分类宣传这项工作中,他访问了海珠辖区多个街道,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亮点和困难,更加知道基层如何推进垃圾分类,感受到这项工作的背后意义。“一是客观环境需要,垃圾填埋造成资源紧张,没地方填埋的现实情况要求推进垃圾分类;二是长远来看,需要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他说道。

  苏振浩去各个街道调研,发现了海珠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不少亮点。例如,南华西街道使用高清摄像头采集数据,在辖内所有垃圾分类投放点启用智慧监管系统;海幢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科普魔术剧,把垃圾分类宣传的互动性拉满;沙园街道建设全市首条垃圾分类趣味跑道,并积极发动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素社街道把岭南元素融入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改造中,将垃圾投放点打造为靓丽“风景线”;瑞宝街道抓村社自治,推动城中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全面提升城中村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风貌。

  “‘海珠青春合伙人’活动给了同学们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看到政府部门真实的工作。”苏振浩认为,此外活动还有助于同学们今后的择业思考,是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重要策略。

  导师留言

  海珠区人社局工资福利科副科长曾致:

  同学们创意十足 提供看湾区的不同视角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高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各类活动的举办逐渐熟络和活跃起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学们在“湾区故事分享营”上的表现。同学们都很擅长表达和展示自己,体现出十足的想法和创意,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结营”。

  有的小组采用了歌曲改编,将《快乐崇拜》这首歌曲改名为《海珠崇拜》,歌词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视频内容则是同学们实习实践过程中的种种镜头;以游戏藏宝图的形式表演了一场情景剧;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为切入点,通过视频形式讲述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故事。

  年轻的同学们非常有创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海珠和大湾区的不同视角。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也与导师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小组将导师的名字放进小组名中,并自称为导师的“宝子”。

  “海珠青春合伙人”模式很有新意和意义,通过丰富的活动安排让我们了解认识了海珠。这也让海珠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有利于今后的人才引进工作。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