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提“反内卷”,具体内容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放眼全行业,近年来内卷得最厉害的无疑是汽车行业。去年以来车圈价格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了今年不仅没有熄火迹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卷价格,从业者们褒贬不一,各有各的道理。
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价格战并不完全等同于“恶性竞争”,而车圈价格战能否被叫停还有待观察。
价格战为车圈内卷的典型表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提“反内卷”相关内容。
纵观全行业,近年来内卷得最厉害的无疑是汽车行业,而价格战是该行业内卷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追本溯源,最初搅动池水的“鲶鱼”是特斯拉。2023年初,特斯拉车型大幅降价,后以新势力品牌为首的新能源车企相继效仿,价格战随之枪响。尔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吹到了燃油车市场,湖北省“东风系”开启以燃油车型为主的“史上最强促销”。降价成了2023年汽车圈的关键词之一。
时间来到2024年,车圈价格战硝烟未平,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战役的主导者,已从“根据自身成本定价”的特斯拉,变为了行业龙头比亚迪。今年年初,比亚迪推出多个荣耀版车型杀向各个细分市场,将A级车价格最低压到不到8万元。2024年新出的各个车型也在与同级竞品的比拼中,一个比一个便宜。但这真是车企高管们最想看到的结果吗?
不少车企明确表示反对价格战
事实上,自去年价格战之初,就曾有不少车企明确表示对价格战的抵触,奈何行业齐齐内卷之下,无人能独善其身。但如今汽车销售增速逐渐放缓,一些被动卷入战争的车企呼声越来越大。
今年3月17日,岚图汽车CEO卢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岚图汽车不主张通过价格战来提高市占率,而是回归产品和服务的本质,专注于用户的体验和品牌价值观。
5月9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星途星纪元上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一直不赞成价格战,往下走总是有极限的,价格战就是降成本,降供应商的价格。供应商的价格降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牺牲质量。”
6月7日,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称,无休止的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他还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要认清内卷的本质,积极应对并走出内卷怪圈,为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7月,以宝马为首的BBA家族相继退出价格战,经销商4S店内各车型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涨价,这也是行业内率先以实际行动反对价格战的典型。
与此同时,行业也存在另一种声音。今年5月的一个专访中,零跑汽车CEO朱江明曾表示,价格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有竞争力的公司活下来。“手机业、家电业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长期价格战或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价格战并不完全等同于恶性竞争,“它可以是企业基于成本降低或市场策略的正常调整。”不过,当价格战变得无序,企业为了市场份额不断压低价格,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性质就变得恶劣。
柏文喜指出,价格战一旦过度,对汽车企业而言,可能导致利润下降、品牌价值受损;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内可能获得价格优惠,但长期可能面临产品质量下降的风险;而对行业生态而言,则可能抑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过度的价格战这一表现形式,柏文喜认为,内卷式恶性竞争还可能包括过度营销、无休止的加班文化、重复投资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焦点
如何规范“内卷”?
那么如何规范“内卷”?目前全行业暂无相关的监管标准。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只能依靠行业自律。
柏文喜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制定公平合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有序竞争,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实际上,内卷并非只是单指卷价格。余承东近日就曾表示鸿蒙智行联盟不卷价格,但要卷价值。长安汽车也曾对外表示,“别人卷价格,长安卷技术”。
有车企从业人士认为,“卷价值”“卷技术”这些概念指的是企业在提升产品价值、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的竞争。与价格内卷不同,这种内卷更多关注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市场竞争形式。
“相比卷价格,它更能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还可推动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和创新,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该人士认为,这样的内卷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并不相悖,反而是一种积极响应,通过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实习生 陈彦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