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工业“入园上楼” 广州打出“1+3”组合拳

计划每年供应万亩工业用地,今年将试点建设产业保障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6月05日        版次:EA08    作者:夏嘉雯

  西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城市更新单元改造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近日,《广州市关于优化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3”政策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到2028年,广州市每年工业用地供应量将不低于1万亩,约占年度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30%;要打造5个特色标杆工业园,推动15个低效工业园改造提升。

  探索试点混合型产业用地新模式

  “1+3”政策,即《广州市关于优化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工业用地高效利用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工业厂房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于近日印发实施。“1+3”政策体系覆盖工业用地、工业厂房工业园区等多个维度。

  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资源,广州将重点解决工业用地存量低效和增量不足的问题。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介绍,增量方面,通过加大工业用地供应力度,优化工业产业区块布局,拓展“带项目”“带方案”等供地通道,做好工业用地高品质供给的“加法”。存量方面,通过拓宽协议转让、股权转让等盘活路径,建立“增存挂钩”等用地激励机制,鼓励国企等主体盘活存量载体,建立“先安置,后搬迁”等企业临迁安置机制,做好低效闲置工业用地的“减法”。

  新政明确,到2028年,广州市每年工业用地供应量将不低于1万亩,约占年度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30%。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还提出探索试点混合型产业用地的新模式,即供应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科研”“工业+公用设施”“工业+商服”等混合产业用地(不包括商品住宅),且明确其中普通工业用房计容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50%。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堪强介绍,今年计划完成全市11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扩容,将再增加工业建筑面积约1.97亿平方米,预计惠及企业达2000家。  

  在白云等区试点建设产业保障房

  根据新政,广州将按照“大企业供地”“中企业供楼”“小企业租厂房”思路,构建多品类的工业载体保障体系。

  针对龙头及大中型企业,除了“标准地”“带项目”“带方案”等多样化用地供应方式外,新政还鼓励通过弹性租期产权分割、落实容积率计算标准等政策,打造集设计、研发、创新、运营、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工业综合体”。

  对于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高成长中小型企业,广州将着重强化专用型厂房、可租可售工业厂房等供给。

  对于小微企业及新孵化项目,着重建设只租不售、租金合理的产业保障房,确保“小企业租厂房”价廉物美的灵活性。此次发布会透露,2024年,广州拟在白云、黄埔、番禺、增城、从化、南沙区推进6个产业保障房试点地块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7公顷,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产业保障房建设。  

  特色标杆工业园最高奖励5000万

  新政还提出建立梯级工业园区体系,打造5个左右特色标杆工业园,推动15个左右低效工业园改造提升,推动20个左右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

  特色标杆工业园将由市区联动培育,单个园区总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0亩,并要求园区具备“一园区一特色”“一产业一龙头”“产业园即创新源”“上下楼即上下游”“左邻右里即合作伙伴”等“五位一体”的特点。对于经认定的特色标杆工业园,在达到相应产业发展目标后,市、区两级财政将按规定分别给予相应奖励,市级财政奖励总额最高可达5000万元。

  低效工业园改造提升方面,广州将遴选100亩以上的低效工业园,达到提升目标后,对园区工业厂房建筑面积给予最高可奖励2000万元奖励。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方面,将围绕主导产业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设施给予相应支持,最高奖励1000万元。

  “1+3”新政速读

  ●探索试点混合型产业用地新模式:工业+科研、工业+公用设施、工业+商服

  ●构建多品类的工业载体保障体系:大企业供地、中企业供楼、小企业租厂房

  ●市区联动培育特色标杆工业园:一园区一特色、一产业一龙头、产业园即创新源、上下楼即上下游、左邻右里即合作伙伴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区咏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