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行教授主刀完成胸外科“无管”手术。 受访者供图
“Nice!Very Nice!”5月22日上午,来自德国、西班牙、日本、约旦、印度等国家的19位胸外科、麻醉科专家会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观摩了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主刀完成的单孔裸眼3D支气管重建手术后,发出阵阵赞叹之声。通过为期四天的“无管微创大师班”学习交流,“Tubeless”(无管化)成为学员们挂在嘴边的热点名词。
无管微创沉浸式大师班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主办,从2023年开始,已经顺利举办14期,本次是第15期活动。
A
术后无须留置胸管和导尿管
南都记者获悉,何建行团队开创了“无管”微创胸腔镜技术,倡导微创和快速康复的理念,患者在术中无须气管插管,手术过程患者保持自主呼吸,无须借助呼吸机,术后无须留置胸管和导尿管。
接受这种手术的患者,一般能在4小时内恢复进食与行走功能。年轻的患者甚至可以在术后从复苏室直接步行回病房,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康复的速度,有的甚至可以在24小时内出入院。“无管”微创胸腔镜手术,实现了将部分胸部手术变为“日间手术”。
在我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大概有280万人,肺癌是癌症中的第一杀手。随着技术的革新,胸外科手术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5月23日上午8:00,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学术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全球无管化MDT(多学科治疗)会议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30年前,大多数胸外科手术是高度侵入性的,需要开放式开胸手术,这导致了相当大的创伤和并发症的高风险。而今天通过“无管手术”,无需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和导尿管,大多数肺癌患者可以在手术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正常行走和进食,大大减少了术后疼痛、住院和医疗费用。
B
九成手术可采用无管技术 不限于胸外科
何建行教授回顾了“无管”微创技术的创新里程。
1996年,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肋间神经阻滞术下针型胸腔镜微创手术,无需气管插管全麻,大大减小了患者创伤,由此开启了Tubeless技术体系的发展之路。回溯整个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技术探索期。1996至2011年间,通过长达15年的创新、验证、改良,Tubeless技术日益成熟、体系逐步建立。
第二阶段是体系拓展期。2011至2015年间,团队逐渐将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由简单手术扩大至复杂手术,包括肺叶切除、气管/隆突重建等。
第三阶段是“无管”升级期。2015年以来,成功探索出了去胸腔引流管、去尿管的围术期管理策略,在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加快了术后康复,Tubeless在去气管插管基础上全面升级,从人文的角度也使得患者更有尊严感和自信心。
在采访中,何建行透露,现在几乎90%的手术可以用无管微创的方法来实现。这项技术不仅限于胸外科,也适用于肝脏手术和肾病学等各个领域。
迈进人工智能时代,无管技术迎来更新迭代,融入裸眼3D技术,颠覆传统视觉限制,依托多视点显示屏精准揭示胸腔深部结构与病灶。
钟南山对此指出,随着新开发的裸眼3D腔镜显示系统和导航结节定位技术的整合,无管手术将变得更加精确,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并加速恢复。
何建行进一步解释,“医学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激发前所未有的潜力,Tubeless技术体系给微创外科、ERAS的内涵和价值都带来了革命性改变,最终使患者多维度获益。”
C
还在担心术后栓塞?多学科医生“出招”
Tubeless技术的开展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多学科医生协力完成。
据了解,广医一院是目前全球开展Tubeless技术体量最大的中心,逾万例的实践与总结显示,肺段切除、亚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都是Tubeless的优势手术。
Tubeless技术体系的精髓就在于精准麻醉和无管微创,基于切口微创追求整体微创。
研究发现,相较于全麻,精准麻醉大幅降低了术后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发生率(从既往12%降至4%)以及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目前Ⅰ期肺癌患者术后24小时内即可出院,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举例来看,过往在临床上,不少患者由于术后长期卧床,血液流动缓慢,引起血栓等问题。而这类疾病主要与患者体重过重有关,需要医生更为合理对其进行手术全流程的管理。何建行指出,“比如我们可以在患者手术前,通过一两个疗程的管理,帮助患者实现体能优化,体重过重的人把体重降下来。如果是Bmi指数(体重指数)不到17的患者,可能要增强肌肉,从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这种方法不光是贯穿到手术前,我们也希望患者在手术后按照多学科医生提供的方法实现减重。”何建行称,在减重体能优化的计划中融合了六大学科,除了外科,还包括营养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同时也与针灸、中医、康复相结合,帮患者实现体重的优化,这种综合管理的手段是从手术前一直贯穿到手术后。
实际上,肥胖或是过重也是肿瘤的发展因素之一。在何建行看来,对体重的控制不仅仅是消除肿瘤易患因素,更重要的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风险。
现场
钟南山:胸外科重要里程碑
在全球无管化MDT(多学科治疗)会议上,钟南山在致辞中提到,随着技术的革新,当下已进入胸外科手术新时代。会议致力于推动全球无管技术的采用和标准化,建立“全球无管联盟”发展这一技术,这是胸外科领域重要的里程碑。
“为了让学员有更加真实的切身体验,我们此次课程围绕无管微创技术,以为患者带来快速康复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包括胸外科疑难病例全球MDT、手术机器人实验以及无管微创沉浸式手术观摩。”何建行教授表示,由理论授课到临床手术观摩、查房,循序渐进,为参与的国外学员提供了胸心外科领域的饕餮盛宴。
活动现场,德国美因茨大学胸科中心达沃尔·斯塔梅诺维奇在采访中表示,对这项技术的先进性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并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使用无管技术可以避免此类并发症,对患者来说恢复得更快、更好。”
外科医生迭戈·冈萨雷斯·里瓦斯也提到,“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参加培训课程,感受到胸外科手术中无管技术的奇妙。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侵入性较小的技术,以便患者在肺癌等疾病手术后能得到更好的康复。”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通讯员 韩文青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