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以来,广州花都投入5.2亿进行学位扩增、校园功能微改造等

公办学位“直通车”方便跨片区上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5月21日        版次:EA04    作者:杨晓彤 孙小鹏

  花广学校进行特色大课间。 学校供图

  新华五小“写福迎春”亲子书法活动。 学校供图

花都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查吉德

  吸引广雅中学、广大附中、广州六中等知名学校来到花都办学,并在本地学校培优上下功夫,持续扩充花都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同时,还扩大优质教育集团对乡村学校的覆盖面。

  2022年以来,广州花都区教育局投入约5.2亿元资金,进行学位扩增、体育艺术劳动场馆建设、校园功能微改造等项目。为实现让花都学子“读家门口的好学校”,花都区教育局步履不停地在行动。

  5月7日,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五育并举”深调研第五站走进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名校校长、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共聚一堂,探讨如何擦亮“活力教育”品牌,为花都教育高质量发展释放新活力。

  盘点乡村学位资源 面向随迁子女开展补录

  实现高质量“五育并举”,首先要直面区内教育面临的实际难题并积极解决。

  “在全广州市范围来看,花都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整体办学规模大、民办教育占比高、随迁子女比例大、区内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在家门口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在座谈会上,花都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查吉德表示。

  例如,花都区有些乡镇人口较集中,公办学位难以满足随迁子女入读需求,而有些乡镇人口较稀疏,部分公办学校存在较大的学位富余。

  为解决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盘活乡村公办学位存量,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2023年花都区开展公办学位“直通车”改革,方便学生跨片区上学,全面盘点乡村学位资源,面向随迁子女开展学位补录工作。“随迁子女和本地子女在学校里相互融合、交流、学习,也能促进对彼此之间的理解。更提升了乡村学校的发展信心。”查吉德说。

  此外,花都还通过引入广雅、广附、六中、黄广中学等名校直接办学、委托管理花都区原有学校或新建学校、扩大名校办学规模等方式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查吉德表示,花都教育跃上一个新高度,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蝶变。名校进入花都也对本地其他学校形成拉动作用,改变了学校和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去,花都的孩子们要想上好学,需要花一个多小时跑到市区里。现在,我们实现了在花都区家门口就能读好学校的愿望,这可谓是花都教育格局和生态发展阶段性的变化。”查吉德说。  

  在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中 14所学校已获百多项冠军

  “活力教育”是花都区“五育并举”的核心品牌。查吉德表示,花都区坚持“五育并举”,以独具花都特色的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激发学生活力、教师活力、课堂活力、校园活力,积极构建活力教育体系,以活力教育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根绳子带动乡村学生、教师、学校发展,是花都教育最响亮的口号,也是花都教育最具特色的一张名片。“体育特色带动花都教育走向世界。花都区厚植跳绳教育品牌优势,让乡村学校的学生有机会登上国际舞台展示自我、为国争光,增强了他们成长成才的自信心。”据花都区教育局副局长梁国洲介绍,花都区七星小学等14所学校在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中夺得111项冠军、62项亚军、45项季军。

  赖宣治老师培养了多位世界跳绳冠军,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以他为代表的乡村优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七星小学、花东学校、九潭中学等一批乡村学校,均因跳绳而焕发活力。

  体育兴校的同时,带动整个花都区释放运动活力。据查吉德介绍,花都区现有135所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花都艺术教育结硕果。据梁国洲介绍,花都学子在各项高水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全区师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美育实践活动中获奖800余项。2020年起,花都区在西部教育片区创新性实施乡村教师“走教”制度,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2022年花都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指标显示,西片所属24所公办中小学中,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均已达到0.9人以上,提前完成创建指标要求,片区内各学校师资差异显著缩小。

  “我们将继续深化‘活力教育’研究,年内力争打造20所活力品牌示范校、建设30门活力精品课程、遴选50项活力专项课题,培养100名活力教师、生成一批活力教育成果。”查吉德说。

  校园

  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

  以书道文化培育人文素养  

  “书法是书卷中的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融汇了书道的修身养性。”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校长徐志波介绍,学校确立了“翰墨立品,书道育人”的办学理念。以认认真真的态度写字,展现堂堂正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书道文化)。

  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努力营建一个“意境深远,内容隽永”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主教学楼于2015年立项重建,由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设计的岭南特色新中式建筑风格。校园里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墙一壁,都渗透着浓厚的书法艺术气息。

  据悉,2004年以来,学校扎实地开展书法教育至今已有19年。  

  广州市花都区花广学校

  擦亮国防教育德育特色  

  “花广学校希望通过触及灵魂的教育,打造一批又一批积极阳光的学生,希望孩子们能够打心底里开朗乐观、爱上学习。”在广州市花都区花广学校党支部书记陈爱荣看来,德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学校擦亮国防教育党建品牌德育特色,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旨在塑造学生们阳光果敢、刚健勇毅的品格。

  学校不仅将国防教育活动常态化,还通过汇编国防教育训练资料,军地领导授课、落实教官备课制度、建立军事骨干队伍、打造国旗护卫队、组建军事特色社团和开展军事技能日常训练等方式将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化。

  学校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丰富的国防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如磨炼意志品质的徒步活动、走进军营、开展国防研学活动、电子枪械射击体验、学生教官实践等,带领学生实地感受,现场教学。

  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体育”。通过定向越野、特色大课间等方式,激发学生运动活力,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耐力体锻。“自学校开办以来,历年体育中考平均分都在69.6分以上,位居花都区前茅。”陈爱荣说。

  专家点评

  蔡昶文

  广州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处长

  所谓“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要求各方面都平均发展,最关键是要融合发展。

  花都区的“五育”已经从齐头并进走向了融合发展。这一特征不仅在各校具体的课程上可见一斑,还从服务体制机制、后勤服务方面得以体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音体美教师的“走教”模式。  

  胡劲松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创新,是花都区“五育并举”给我留下的最深感受。花都区保持理念创新、要素创新、政策创新的同时,“活力教育”品牌的丰富内涵还不断向外延伸拓展,并在区内得到具体实现。

  从实践层面来讲,若想进一步实现“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课程是核心和载体。花都区要注重引导各学校对特色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理解。

  过去,花都的孩子们要想上好学,需要花一个多小时跑到市区里。现在,我们实现了在花都区家门口就能读好学校的愿望,这可谓是花都教育格局和生态发展阶段性的变化。——花都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查吉德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程安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孙小鹏

  摄影(除署名外):南都记者 马强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