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完成主体建造并成功首次试航,“梦想”号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大洋科学钻探任务。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中心。
高质量发展大调研之南沙
湾新策源力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增强新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列为首要任务,当中要求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支持张江、南沙科学城等高水平承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向具备条件的新区倾斜,并推动跨区域高水平协同创新。
近年来,国家级新区南沙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为牵引,以南沙科学城为主阵地,携手港澳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吸引一批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频密落地。科创平台层出不穷,各类资源持续引入,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力度加大,以百舸争流之势,助推南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地。
科创平台层出不穷,各类资源持续引入,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力度加大,以百舸争流之势,助推南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地。
大科学装置成为发展“内核”
南沙区龙穴岛码头上轰隆声不断,布满了巨型升降机,全国最大吨位的科考船“梦想”号已经进入调试阶段,科研人员与造船工人在忙碌地核验每个组装细节。这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落户南沙以来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之一。
聚焦海洋科学、打造世界一流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是南沙科学城的一大重要功能定位。近年,南沙通过引入包括“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海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大院大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以此为支撑的“1+1+N”海洋科创平台体系正在南沙不断完善。
“广海局在广州、东莞等地均建有基地,业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覆盖我国南海、面向国际深海大洋,为了我局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需要,我们先后考察了深圳、珠海等城市,综合考量后决定落户南沙。”在广海局科技处副处长、测试所副所长邓义楠看来,南沙坐落在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地处珠江口、面向南海,有极具海洋特色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基础。
邓义楠透露,自选址南沙以来,南沙区有关部门先后支持广海局解决了科研用地难保障、预期专项经费难配套、高层次人才政策待遇难保障,以及职工住房、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生活配套保障的问题。
除了环境和硬件配套,政策驱动是广海局落户南沙的另一重要原因。广海局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和战略性海洋矿产勘查工作。位于南沙的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包括了广海局南沙科研基地、“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及配套建设的南部码头、大洋钻探岩芯库等四大部分。基地自2019年开工建设,2022年5月完成整体入驻,同年6月,深海科技创新中心被纳入《南沙方案》。
推动南沙打造成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是《南沙方案》中明确赋予的重要任务。广海局自落户南沙以来,紧紧围绕海洋资源、环境与权益三大主题展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当中不乏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技术。
以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为例,便是实打实的“南沙智造”。据了解,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承担设计建造任务,总吨约3.3万,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万海里,自持力120天,稳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台风海况安全要求设计,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万米的钻探能力。建成后,“梦想”号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大洋科学钻探任务。
位于龙穴岛的南部码头是我国首座,也是最大的深水科考码头。占地300亩,岸线长1000米,泊位长700米,建有5个泊位,港池最大水深10.9米,能满足全球科考船的用水用电需要。码头陆域配套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世界一流的岩芯库,能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正式运营后获取的大量岩芯样品提供管理服务。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在邓义楠看来,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广东走在全国前列。现阶段,广海局在南沙的创新项目以政府为主导,以带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做好上游的研发工作。
以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为例,广海局正围绕可燃冰的勘查试采和商业化开发开展相关工作,未来将实施可燃冰的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最后两个阶段,加快实现可燃冰开采的产业化。未来还将在南沙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有力支撑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让“创新”连接研发与产业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近年南沙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70个。有业内人士指出,平台的关键发力点往往在于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这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有赖产业市场的创新接力。
在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高民看来,科技研发、创新以及产业化发展是三件不同的事。做科研是为人类探索未知知识;创新是在人类现有的知识中找到相关知识点,做成系统或技术;而产业化则是将科技创新落地成规模化产品。
高民介绍,过去十多年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位香港及境外教授的团队依托研究院开展面向大湾区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
1999年,香港科技大学就因与广州市政府、霍英东基金会联合建设南沙资讯科技园而参与到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是最早投身于内地经济发展的香港高校。2005年7月,香港著名企业家霍英东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专款,用于南沙研究院项目建设。2007年1月,研究院在南沙资讯科技园内正式奠基成立。
研究院依托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及教育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高民表示,掌握技术且有企业家潜质的年轻人去创业,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出市场,并不断迭代升级,是原始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最有效的路径。
来自港澳多所高校的科研团队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但将成果转化进行市场化运作则是另一种思维模式。高民介绍,研究院便承担了穗港科技合作枢纽、原始创新与商用技术的桥梁、大湾区科技创新创业基地三个不同角色。
据了解,香港科技大学和研究院之间也有着明确分工,其中校园的研究团队以基础研究创新为主,解决前沿科技创新从0到1的问题。研究院从香港科技大学导入成熟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通过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解决前沿技术到可应用、可商用的问题。
楼上创新、楼下孵化
2015年,南沙与研究院合作共建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以下简称创新工场),围绕研究院“大湾区科技创新创业基地”的定位,着力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科技创新创业核心载体和人才集聚地。着眼于这一目标,创新工场实施“红鸟启航计划”,为期望走上科技创新创业这条路的年轻人提供启动经费。
作为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研究院主要通过承担应用研发科研项目实现收益。一方面,研究院能通过开展各类贴近市场的科研项目服务于产业发展,从而获取收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各项项目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研究院既可以实现技术理论的升华,也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
以芯片封装可靠性技术领域为例,研究院工程材料及可靠性研究中心(CEMAR)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与Nexperia(原NXP)、MPS等国际领先企业紧密合作,为其提供了大量芯片封装可靠性分析及优化方面的一流服务,并持续提供价值。随着中国芯片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CEMAR与华为、电子五所等国内顶尖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在芯片封装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为企业界解决了多项材料学及工程力学方面的难题,有效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可靠性和降低生产成本。
走进创新工场,“楼上楼下式”的办公室内,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在楼上,投资上千万元的实验室为入孵创业团队节约了技术研发所需的设备成本,楼下则是创新创业者的办公场所,专门用来孵化创业,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科研和产业孵化的空间壁垒问题,让企业与科研院校、技术专家合作更加顺畅,促进了创新链和产业链间的相互融通融合。
协同港澳是《南沙方案》赋予南沙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研究院在引进港澳资源的同时,不断探索与港澳共享大科学装置。2016年,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在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搭建了全国首个联通内地和港澳地区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填补了香港无世界领先水平超算的空白。截至目前,已有港澳及海外200余个科研团队通过南沙分中心使用“天河二号”超算资源,在材料化学、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仿真计算、气候模拟与海洋环境、金融计算等诸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高民表示,研究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目标。一方面,通过连接大湾区高校、机构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协助入驻团队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市场自然也会为科技成果提供转移转化、价值变现的渠道。
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链链主
研究院立足湾区,通过与港澳多所高校合作,从中挖掘具有产业价值的科研技术成果,通过为入驻的科创团队提供资金、实验室以及资源等支持,帮助技术实现落地转化。除了为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到南沙发展提供支持,研究院引入了更多优质的创业团队到研究院、到南沙来创业,同时与香港优质的科创平台合作,把南沙优秀的团队推到港澳,走向国际舞台。
截至目前,入驻创新工场的团队及项目过半数有港澳团队背景,这部分团队中以香港科技大学的团队为主。从香港科技大学走出来并在南沙发展起来、实现成果转化的科创企业在此前已有成功案例,譬如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电子”)便是其中一家。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肖国伟在南沙科技资讯园开展了LED芯片倒装焊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不久后在南沙创办了晶科电子,彼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在穗港两地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助力下,肖国伟逐渐将晶科电子发展成为国内LED芯片产业的龙头企业,拥有省、市二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
截至目前,晶科电子的产品已经远销全球17个国家及地区,产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电视机背光、汽车照明、植物照明等领域。同时,晶科电子还掌握了400多项发明专利。
近年,广州依托珠三角信息消费市场的优势和电子信息制造的基础,组织实施“强芯”工程,综合推进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环节加速发展,培育了一批芯片设计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晶科电子的成功转化,不仅带动了芯粤能、芯聚能、南砂晶圆等芯片及半导体龙头企业落地,又孵化出专注于智能LED车灯模组及高端封装部件设计、研发与生产的联晶智能,助推南沙率先实现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
肖国伟坦言,这种种成果得益于南沙当地政府的支持。“刚来南沙创办公司的时候,我们根本想象不到18年后会有这样的场景。”曾经被戏称为广州“南极”的万顷沙,如今集聚了数家化合物半导体企业,成为南沙打造“芯辰大海”产业链的重要集聚区。
在肖国伟看来,从0到1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需要能够形成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合力。依托南沙的政策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芯辰大海”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我们几家企业在过去五六年中迅速崛起,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