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从“业余木匠”到悦心斫琴“不为谋生,只为传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2月07日        版次:PA18    作者:伊晓霞

  陈一民正制作古琴。2009 年,曾获评100双“广州之手”的巧手。

  陈一民

  古琴斫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陪朋友买琴意外拜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术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把琴可以卖到20万元,却还在坚持上班直到快退休;很多人慕名而来只为求琴,他却可以为了带孙女停了几年的手艺活。

  “斫琴可以长寿。”这是他朴素的愿望。

  “不为谋生,只为传承。”这是他长久的心意。

  2024年春节将至,76岁的陈一民正在筹备与徒弟们的团年饭。对他而言,年廿八那顿“尾牙”不仅象征着师徒大家庭团圆,也寄托了他对未来斫琴行业继续传承的美好期盼。

  结缘古琴

  “业余木匠”偶然修复古琴

  拜师学艺结下深厚师徒情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唯一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族乐器。

  制作古琴又叫“斫琴”。陈一民进入斫制古琴这个行业源自一个巧合。

  1984年,在广州第一棉纺织厂上班的陈一民带着一位从香港过来的朋友去买古琴。“以前大新路一条街专门卖乐器,我便跟朋友一间间地问。”他们几乎问遍了整条街,都说没有卖这种乐器的。最后,一家卖过古琴的乐器店老板介绍他们到一位手艺人处碰碰运气。这位手艺人,正是岭南派古琴一代宗师杨新伦。

  可惜,找到杨新伦后,对方仍不肯卖琴。“我的香港朋友对杨老师说,陈一民木工很厉害的,让他帮你修理破损的古琴,你就卖一把给我吧。”就这样,杨新伦试着让陈一民修补一把破损古琴的护轸。

  第二天修好了,“验货”后的杨新伦很满意,香港朋友也如愿买到了琴。被朋友“出卖”的陈一民,从此与古琴结缘。在修琴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了解琴的结构,慢慢地,他开始跟着杨新伦学起了做琴。杨新伦告诉陈一民,“琴者寿”。陈一民反问,“‘shou’是哪个‘shou’?”杨新伦告诉他,是“长寿的寿”。这让陈一民非常开心,为了长寿,他也要好好学习做古琴。

  其实陈一民并不是木工出身,他是广州第一棉纺织厂织布机的修理工。轮休时,就跑去厂里的木工坊看别人做木匠活。“算是个业余爱好。而且当时工资很少,一个月只有40块钱。要结婚了,买家具很贵的,就想着自己做能省点钱。”现在陈一民夫妇睡的床,就是当年结婚时他亲手打制的。

  陈一民与师傅的感情十分深厚。杨新伦晚年时,独居在家。陈一民和他的妻子李桂珍则时常到家里照顾他。据李桂珍回忆,当时夫妻俩住宿舍,没有安装电话,杨老师常常会打电话到楼下的公用电话。“每次楼下守电话的大叔喊我们,就知道是杨老师在找了。”1990年的正月初四,杨新伦发烧感到身体不适,陈一民等人发现后立即呼叫救护车,但因为老旧楼房的楼道狭窄,担架无法上楼,陈一民将老师背下楼送到车上。

  精益求精

  独创“三层面板”技法

  层与层之间仅一粒米距离

  从一个“门外汉”开始学习岭南斫琴必然要经历很多困难,而有些困难只能硬挺过去。“上漆灰时,皮肤接触生漆容易过敏。刚开始接触生漆的时候,手上时常长满了泡,长泡容易导致手痒,经常痒到睡不着觉。”但是为了让古琴上漆更加均匀,陈一民不愿意戴手套,“戴着手套终究和古琴隔了一层,手感总不及直接接触的好。”

  斫琴不仅考验技术,还得靠天吃饭。他说:“因为给古琴上漆要看温度和湿度。温度过低上漆容易冻住,效果不好;湿度过低,上漆又不容易干。”为了斫制出完美的古琴,他总是精益求精。据陈一民回忆,在跟随杨新伦老师学琴的过程中,时常可以听到杨老师说:“其它乐器都是悦耳的,唯有古琴是悦心的。”因此在斫琴的过程中,陈一民会静下心来,一遍遍地挖槽腹、调整音色,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跟随杨新伦老师学习斫制古琴的过程中,陈一民修缮了明代益王琴、宋代水仙、唐代太音、松篁戛玉等琴。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的“振玉”,“当时的‘振玉’,七弦九徽处存在砂音。”杨老师教他如何打磨,又如何补灰、髹漆。随后,在杨新伦的推荐下,陈一民还修理了莫仲子的小雷音琴、钟锦章的无名仲尼式琴、谢导秀的流泉琴。

  在这个阶段,陈一民也尝试自己斫制古琴,曾经到永兴街寻访收集古木。“飞鸿”就是陈一民制作的第一把琴,仿制的是明代的八宝灰胎琴。为了更好地学习斫制古琴,陈一民在家门口的楼道搭建了工作台。就是在这里,陈一民创作了他的得意之作“古冈”琴,这把琴仿自杨新伦以日本古筝为面板斫制的琴。陈一民在仿制的过程中,由于槽腹挖得太薄,使用了传统的技法“百衲法”来调整,并自创出了“三层面板”技法。“这把琴我反复做了很多年,修改了很多年,层与层的间隔只有一粒米的距离。”为了纪念杨新伦老师在传承岭南古琴中做出的贡献,陈一民将“古冈”的琴式命名为“新伦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一民“双层面板”“三层面板”“百衲琴”的技法也日臻纯熟。2008年,其制作的“秋泉”琴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收藏。2009年,陈一民获评100双“广州之手”的巧手。

  越来越多琴友慕名而来。“我们住的地方是第一棉纺织厂的宿舍,工厂太大了,人也很多。求琴的人来这,逢人就问知不知道广州第一棉纺织厂有个陈一民。”

  2010年,暨南大学艺术中心主任、教授陈初生拜访陈一民。“他一进门就脱口而出,‘好多美女啊’!”他口中的美女,正是挂在墙上的古琴。

  几年后,陈初生举办了广东省首个琴铭艺术展,现场一共展出了其收藏的50多张古琴,其中就有陈一民的作品。

  斫琴传承

  多次办展公益宣传

  多位学徒获评传承人称号

  “有人建议我们把琴拿去拍卖赚钱,但我做古琴,不为谋生,只为传承。”陈一民没有把儿子领进门,却收了62个徒弟。其中,大徒弟刘笔华被评为广州市古琴斫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徒弟黄俊堂被评为江门市冈州古琴斫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徒弟陈璐被评为岭南古琴艺术禅城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培徒传承和发扬斫琴技艺,2009年,陈一民成立了梓元琴坊海珠工作室,位于海珠区素社直街一栋民居的八楼。扩大收徒规模后,2020年,梓元琴坊在广州市海珠区重建了新的工作室,选址在一处僻静的角落,位于海珠区昌岗中路128号荣馨阁平房内。

  工作室装修十分低调简朴。陈一民和徒弟在这里一起斫琴、聊天。妻子李桂珍经常听到一屋子人在哈哈大笑。

  收了徒弟后,陈一民做琴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在梓元琴坊的墙上,挂着三把还没有完成的古琴。“从2012年开始做,十几年了,还没完工。”因为在这期间,陈一民花了很多时间带徒弟。2014年,陈一民的孙女出生了,他又停下来帮忙带孩子。  李桂珍笑称,那段时间,教徒弟和帮忙买菜,成了丈夫的日常工作。

  虽然“卖”琴不积极,但陈一民却在积极地对外宣传斫琴工艺。2017年,他参加了海珠区琶洲第22届艺博会的“广州非遗传承人精品展”,向社会展示了做琴的工艺流程。2018年初,适逢杨新伦先生120周年诞辰,陈一民和徒弟刘笔华、陈功增等人举办了一场“法古名琴”师生作品联展,将其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与徒弟们的作品一同展出,借展览的形式表达对岭南古琴大师杨新伦的怀念。2020年,陈一民师徒二人在广东文化馆办了名为“岭南清音——斫琴名家陈一民、刘笔华古琴精品展”的联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展观赏。

  在很多公益活动上,也能看到陈一民的身影。2018年6月16日“文化自然遗产日”,海珠区文化馆主办了“琴心之旅”公益活动,陈一民在梓元琴坊向古琴爱好者讲解和示范了古琴的制作流程。2019年,陈一民参加了由海珠区文化馆主办的“九德可徵一一岭南斫琴技艺展”,这场展览是岭南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的首次联展。他无偿出席该展的一系列配套活动,包括雅集、讲座、参展作品品鉴会等,“参加公益活动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宣传。看到越来越多市民对岭南古琴感兴趣,我感到很安慰。”

“斫琴长寿,我现在才70多岁,还能做好多年!”态度上云淡风清,手艺上精益求精,身板硬朗的陈一民还将继续奋斗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持续推动古琴制作的传承,让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采写丨南都·琶洲π记者 伊晓霞 实习生 吴健欣

  摄影丨南都·琶洲π记者 冯宙锋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