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IFF特设南沙专场

南沙联动湾区 金融赋能科创

广州将依托高端金融展会论坛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01日        版次:EA06    作者:伊晓霞 莫郅骅

  南沙新落成的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会议中心。通讯员 南宣

  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汇聚湾区面向世界”为主题的南沙专场分论坛。通讯员 南宣

  “我们是科技企业,而科技离不开金融。”科伊斯数字科技创始人莫锦波全程参加了刚刚闭幕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他兴奋地表示,作为来自南沙的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参加高规模的金融会议,非常开心,同时收获颇丰。

  201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国际金融论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双方在国际金融会议、重大项目合作、南沙金融岛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17年,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际金融论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作为大湾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落户南沙。

  而未来,据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何华权介绍,广州金融将继续依托国际金融论坛等高端金融展会论坛,大力引入全球金融业高端要素资源,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金融论坛(IFF)落户南沙意义重大

  “4年之前,在南沙,这里破土动工之时,我进行了开幕致辞。”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升洙见证了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的兴建,“我把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称作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计划,当它完成的时候,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湾区,而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正好位于湾区的中心!”他表示,广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现在大湾区正好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在这里永久落户的IFF也将会成为一个领袖峰会。”

  “这确实是一场有气势、有影响力的论坛。”IFF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宋敏表示,不论是嘉宾的邀请、议题的设置还是会场的硬件,都能体现出此次大会是世界一流的。“此次大会的议程设计非常合理,切中了目前全球经济的核心问题。”宋敏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IFF20周年全球年会的举办为各国金融界人士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从开幕式情况来看,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为此,本届年会专门围绕“大湾区与粤港澳一体化发展”设了两个专场,另外专设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汇聚湾区面向未来”为主题的南沙专场。“科技与金融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可以看到,全球顶类的科技公司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融合,这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科技一定要融合金融。”莫锦波表示,在此次论坛上,很多发言嘉宾的讲话内容很实际也很落地,让前来参会的企业收获良多。另外,他认为,借助高端金融论坛在南沙的举办,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和科技企业落户南沙。  

  高端金融展会论坛助推广州金融业发展

  国际金融论坛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机制及多边合作机构。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何华权表示,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办好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等国际性主题活动”的要求,这不但是对广州与国际金融论坛以往合作的认可,也是对新时期双方合作新的更高要求。“2023年是国际金融论坛创立20周年,也是第五届全球理事会换届之年和南沙永久会址落成之年,年会的举办对我们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举办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是广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响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落实国务院‘南沙方案’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交往平台的整体要求,也是广州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以及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重要举措。”何华权表示,广州金融业取得的发展成果,有赖于广州金融系统的不懈努力,同时,高端金融展会论坛也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未来,广州金融将继续依托国际金融论坛等高端金融展会论坛,大力引入全球金融业高端要素资源,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力将广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引擎。

  南沙专场

  大咖高度看好南沙发展 热议资本如何“投早、投小、投科技”

  10月29日,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汇聚湾区面向世界”为主题的南沙专场分论坛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举行。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南沙金融蔚然成势,累计落地金融企业8年新增56倍。金融成了南沙五大支柱产业,南沙也成了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的重要支点。  

  “培育和引进一批优质科创企业是根本”

  科技创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每个阶段都不离开金融“活水”支持。在谢诺投资集团总经理朱威看来,“科技创新投资一定是结构化的,一定要往高精尖产业方向发力,但也一定是融入区域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大命题中。”

  在南沙,“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式培育矩阵支撑科创产业发展。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局长廖晓生指出,2022年,南沙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超2100家,同比增长33.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1000家。与此同时,南沙区内6800多家金融企业涵盖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期货交易等八大特色板块,构建起金融赋能科创的良好生态。

  “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科技创新真正的来源不是政府,也不是金融,而是企业。”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副总裁华敏指出。作为投行老兵,中信建投投行委董事总经理温杰对此十分赞同,“我们服务的根本是企业,企业发展好,科创就有活力。”他话锋一转,表示先有企业才有金融服务,“培育和引进一批优质科创企业是根本,这是未来南沙充分发挥金融对科创支持的机遇所在。”

  2022年,南沙的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成功上市,成为科创板“AI平台第一股”,这正是由中信建设独家保荐的企业。“如果像这样一批独角兽企业或链主企业引入南沙,将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我相信,未来南沙的科技创新、财政压力等都会有很大改善。”温杰称。

  IFF学术委员、IFF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宋敏表示,应更多地关注产业金融这一概念,“科创金融是产业金融的一部分,如何把产业打造起来?南沙有很多优势,首先是丰富的土地资源,这是其他自贸区、开发区都不太具备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打造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接力赛体系”

  眼下,鼓励和引导资本市场“投早、投小、投科技”,提升其“硬科技”底色,是国内推动金融支持科创综合发力的共识。国家到多地政府也纷纷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从不少独角兽企业的早期发展历程可见,它们都离不开风投和基金的支持。

  华敏以招商银行2010年在国内推出的“千鹰展翼”计划为例提到,“千鹰展翼”早期也设立了投资基金用以“投早、投小、投科技”,曾投资超过40家投贷联动项目,至今只有5家未上市。

  “国内创投机构早期投资的比例并不高,投资前沿技术的意愿也比较低,因为看不懂、看不清,更多的还是希望投向成熟的产业化项目。政府引导基金也受到一些保值、增值考核的限制,对前沿技术的支持有限,引导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温杰表示,创新初期需求和资本后期供给的矛盾,也是影响整个资本市场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一大矛盾。

  2017年成立于南沙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是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南沙区管委会联合支持共建,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建设的国有创新服务平台。该中心总裁李奎认为,投资机构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难”于投早、投小的原因,既在于项目本身,也在于风投机构本身。李奎指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多是早期项目。他所指的“早期项目”阶段更早,或处于A轮融资阶段,或仅在实验室取得部分技术突破。“这些早期项目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传统商业银行要在这么早期来支持成果转化项目,确实难度非常大,风险也极高,也不一定适宜。”从国际的成功经验来看,风险投资起了重要作用。“风险投资的赋能不仅是资金,还有资源、渠道、管理等方面,这对风投后的资源导入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奎说,国外敢于投早的风投机构,本身对风险、对科创趋势、对投后管理的把控都非常专业。

  李奎进一步提到,在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在“募投管退”几个环节都存在发展困难,尤其在募资环节。“在募资难的情况下,即便民营风险资本也会更趋于保守和谨慎。”对此,温杰建议,所有市场参与机构都应该以融资服务为核心向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的转变。“特别是一些早期、小型企业,我们采取‘陪跑’培育的方式,这样不但能够了解企业,也能控制风险。”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莫郅骅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