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增城很早便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是其“当家底气”。
身处枢纽能力提升关键期“东部枢纽”调整为“东部中心”战略定位明显提升
立综合性门户之城,广州向东也向南:以“东进”扩大辐射腹地走出国门,以“南拓”通江达海面向世界,奠定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近几年,随着南沙在国家、省、市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陡然攀升,“南拓”势头迅猛,“东进”也已走过天河、黄埔,进入第三站——建设东部中心。
横跨黄埔、增城部分行政区的东部中心,被视为广州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能级的重大举措。今年初,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将东部枢纽纳入广州“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城市战略版图。7月23日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打造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身处枢纽能力提升关键期,规划发展动作频频的“东部枢纽”调整为“东部中心”,战略定位明显提升。要下好东部地区建设的“关键棋局”,事关广州总体设计,也事关黄埔与增城的“强强联合”。
东立门户:
服务湾区东岸,有力联动华东
2010年发布的《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了广州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为打造“综合性门户城市”。
“门户”,对广州而言意义重大。回溯航海时代,大江大河入海口打通了内河与海洋的航道,成为物资从内陆流通全球的重要枢纽。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沿伶仃洋呈“人”字形分布,广州因坐拥“人”字顶点而确立了中心城市的地位。时光流转,城市群互动日益频繁,粤港澳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尤其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建设,让“人”字中间添了“一横又一横”,处于顶点的广州面临空间结构“边缘化”的挑战。
广州于2000年出台的中国大城市第一个战略规划《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让“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八字方针对广州城建影响深远,其中“南拓、东进”为其主要城市功能拓展轴。“东进”十年后,彼时作为扼守广州东部水陆交通重要门户的增城市(现为广州市增城区),成了广州立好“综合性门户城市”的重要节点。
然而,东面腹地缺乏大型交通枢纽支撑,限制了广州与珠三角东岸和粤东地区联系。2011年,时任增城市城乡规划局高级规划师的邓毛颖公开撰文指出,要通过强化广州东部地区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增强“辐射源”的强度,扩展广州的腹地范围和影响力,从单纯的“广佛合作”发展到“广莞合作”和“广惠合作”,进一步巩固中心城市地位。加之彼时的广州东部已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区,各类公共服务中心开始孕育,急需更强大的交通体系支撑,一路“东进”的广州不得不打造“东部枢纽”,建强广州“东大门”。
今年2月,《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五个城市更新圈的概念,支撑广州国土空间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结构。“东立门户”即充分发挥东部枢纽作为广州与深圳、东莞、惠州合作互联的空间载体作用,打造直连大湾区的交通新枢纽。聚焦新塘站、增城站,以城市更新储改结合挖掘空间潜力,推动周边区域客运枢纽集群整合。
结合城市更新配置高质量产业空间,广州还将构建东部枢纽交通商务区,推动广州东部地区跃升为辐射粤东、服务湾区东岸、对接华东的重要支点。
活力之核: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担当动力源
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广州东部枢纽等重大平台、重点片区规划编制”,而后发布的《广州东部枢纽地区发展规划》采购招标文件提到,“积极谋划广州东部的战略性发展空间,将广州东部的交通要素转变为发展要素,实现广州东部地区从交通枢纽到发展枢纽的转化。”可见,东部枢纽不仅要扭转交通局势,更要扭转发展态势,已有建设“东部中心”的苗头。
数月前,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规划师张越飞公开表示,东部枢纽规划范围包括增城、黄埔两区的部分行政区域,既是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交会点,又是珠江口“黄金内湾”的顶点。
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霍阳也曾透露,广州东部枢纽规划范围668平方公里,其中增城片区488平方公里,力争打造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这样算下来,东部枢纽区域面积极广,相当于0.4个增城区、1.5个黄埔区、5个天河区。张越飞还表示,到2035年,东部枢纽地区工业总产值将达2.5万亿元。这意味着,增城、黄埔将合力创造广州“万亿工业功能区”,势必在产业发展上融合共生。
黄埔、增城很早便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是其“当家底气”。2022年,黄埔、增城两区工业总产值之和占全市40%。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两区制造业的“硬实力”。以东部中心建设“现代活力核”,黄埔、增城要组团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广州”。或许黄埔、增城早已“蓄势待发”,两区才会在今年6月相继公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指明“打造广州东部中心”,以合力推动广州东部地区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让东部中心优势更突出。
据悉,东部枢纽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3+1+X“现代化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都市消费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潜力产业。其核心区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引进金融、科技、会展、商贸服务等领域的企业总部入驻,打造广州东部CBD。
建强中心:
两区协调合作,推动产城人共融
东部中心承载着广州辐射带动粤东、联动华东、畅达欧亚,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更好支撑大湾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使命,是广州参与湾区内湾竞合、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这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人和。黄埔、增城如何担当好东部中心的“二重唱”?增加互动、推进互信是第一步。
今年1月和4月,增城区、黄埔区主要领导分别带队互访调研,共商东部枢纽地区规划建设,加强地区合作。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表示,希望与黄埔区深入对接合作,共同推动广州东部枢纽规划落地实施,争取每年有一批标志性成果。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指出,要努力将其打造成产业、交通、文化、城市融合发展的综合枢纽,并强调两区合作的具体事项,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实现目标任务。
6月6日,黄埔区公示了《黄埔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率先提出“携手增城共建东部中心,促进广州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引领大湾区、联动长三角和京津冀、面向海内外的广州市主城一体化东部极核”。这样的融合互动还体现在交通之上。今年以来,黄埔、增城两区临界的多条道路工程频繁招标,其中不乏多条主干道。
当然,要打造好“东部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涉及产、城、人的融合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空间规划来落实。所涉两大行政区黄埔、增城如何做好分工合作,实现“1+1>2”的协调发展,必然成为未来的发展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