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世卫组织官网显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简称“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南都健闻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可口可乐纤维+、百事可乐无糖、炫迈无糖口香糖、乐事马铃薯片等日常零食产品,在配料表中标明含有阿斯巴甜,含量则没有标明。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致癌物后,公众是否还能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饮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治医师林铃在接受南都健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国际癌症组织是依据什么样的研究证据和逻辑做出的结论,但是从已有的高质量研究来看,对于阿斯巴甜致癌这件事,公众很大可能不需要过度焦虑。但是我们要注意,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的食物;不要再使用非糖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控制体重。”
可能致癌
阿斯巴甜与致癌性关系 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据世卫组织官网显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每6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正在不断扩大科学探索,评估癌症的可能诱发或促进因素,以期减少患病数和人类死亡,”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Francesco Branca博士说。“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潜在影响作了描述,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联合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40毫克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委员会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例如,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人类和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致癌性如何发生的机理证据也有限,这一发现强调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完善我们对食用阿斯巴甜是否构成致癌危害的理解,”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规划的Mary Schubauer-Berigan博士表示。
“联合专家委员会还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考虑了癌症风险的证据,并得出结论,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博士说。“我们需要开展更好的研究,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联合专家委员会对阿斯巴甜影响的评估,是基于从一系列来源收集的科学数据,包括同行评议论文、政府报告和出于监管目的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过独立专家的审查,两个委员会都已采取措施确保其评价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卫组织将继续对新的证据进行监测,并鼓励独立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阿斯巴甜暴露与消费者健康影响之间的潜在联系。
阿斯巴甜
系人造(化学)甜味剂 与泡菜均属“可能致癌物”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包括减肥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和止咳药水和维生素咀嚼片等药物。
阿斯巴甜有强烈甜味,热量几乎为零,因此被食品工业视为代替蔗糖的甜味剂。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丹麦、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
我国于1985年即批准使用阿斯巴甜,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后更名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并于2008年发布了《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的国家标准。根据现行《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同食品中的阿斯巴甜最大使用量在0.3~10g/kg不等,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通常为0.6g/kg。
IARC的致癌物分级对于产业端的影响如何,是否意味着会对人们健康带来威胁?
林铃对此解释,“实际上,IARC的致癌性分级不等于致癌强度。IARC 的致癌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和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林铃提到,“据报道,此次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的是2B级: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同属于此类的还有泡菜等,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也并不充分。我们大可不必对此产生恐慌,毕竟夜班工作、红肉还被列为2A级的致癌物,致癌风险排在2B级之上。”
安全性
阿斯巴甜同样会增加肥胖风险
对于阿斯巴甜安全性的争议,林铃则认为,应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情况和每日摄入量综合考虑其摄入后的影响。
南都健闻记者注意到,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专家委员会所指,使用者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在林铃看来,“即使阿斯巴甜摄入过量可能有致癌风险,在日常的食品摄入和饮料的饮用量上也是很难超过40mg/kg体重的。例如:一罐355毫升无糖可乐约含180毫克,对于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而言需要在一天内饮用大约21罐(7.3升)无糖可乐才能达到FDA规定的50毫克每千克体重的日摄入量上限。”
此外,要注意的是,有专家提到,阿斯巴甜虽然不像蔗糖有热量,但同样可能增加肥胖风险。
今年5月,世卫组织发布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等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世卫组织指出,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任何长期益处。
林铃指出,“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所以,从健康角度来说,各种含糖饮料以及各种甜味剂饮料,建议少喝。”
“但若真的有需要长期摄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相对安全风险更小。天然甜味剂一般是指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目前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有三种,其中在全世界用得最多、最广泛的天然甜味剂是甜菊糖苷,它是从南美洲一种菊科植物的叶片中提取出来的天然物质,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国和甜菊糖苷生产国;此外,罗汉果里面的罗汉果苷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也是天然甜味剂,但这两种甜味剂目前因为种植量和生产成本问题,价格相对较高,没有大规模推广。”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实习生 康琦悦 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