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巾帼建新力论坛举办,中外女性领航者“绽放她力量”

何超琼:将文化融入大湾区生活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7月07日        版次:EA02    作者:陈盈珊

  本次巾帼建新力论坛齐聚不同专业领域的中外巾帼领航者,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香港妇协主席、巾帼建新力论坛主席、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在论坛上发言。

  女性“她”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进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重要角色?适逢香港回归26周年,也是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下简称“香港妇协”)成立30周年,6月30日,第三届巾帼建新力论坛(下简称“论坛”)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赛马会演讲厅举办。

  以“绽放她力量,实现无限功能”为主题,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在北京、广东设立分会场。网上直播覆盖超过10个国家与地区,以及20个国内省市,超过20万人次观看。

  作为香港妇协历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论坛,本次活动齐聚港澳台以及中国内地在不同专业领域皆独当一面的非凡女性,联同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中外巾帼领航者互动交流。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湾区人”,对大湾区有什么新期待?南都·湾财社对话香港妇协主席、巾帼建新力论坛主席、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

  谈论坛

  传递香港的国际形象 展示中国现代化进程

  南都·湾财社:巾帼建新力论坛已经是第三届了,您认为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在哪?香港女性在社会建设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何超琼:第一,先来说回活动的意义。今年是第三届巾帼建新力论坛。回顾过去两届,从2019年初创到第二届碰上疫情特殊时刻,我们都还是坚持初心,把活动办了下来,全港各界的妇女领袖都汇聚一堂。

  去到今年,适逢庆祝香港回归26周年、也是庆祝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30周年的重要时刻,新时代下香港如何更好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走向新发展,是重要命题。

  因此,国际化是本届巾帼建新力论坛的亮点之一。你可以看到我们这次论坛覆盖到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演讲的嘉宾,有从欧洲、非洲、中东过来的,也有来自内地和中国台湾非常杰出的优秀女性。

  香港妇协连续多年举办巾帼建新力论坛,一方面是为了增进与国际各界妇女团体组织的友好关系、推动深度交流与合作,另一面也是希望利用女性在外交上的魅力与影响力,更好传递香港的国际形象。女性爱聊天,话题也可以从经济延展进生活各个方面,饮食、文化、大健康等等都不在话下。这些交流也可以让外界对香港有更立体的了解,也可以更生动地展现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就比如,今年我们邀请到几位从台湾过来的女企业家,她们作为当地的女性领袖本身非常有号召力。今天一来,我们碰撞出来很多新火花,都迫不及待想要打造一些两岸的交流活动,你看这就是一个突破。

  在世界版图里,如何去展现我们国家的力量,一大关键在于打造桥梁和枢纽。而论坛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纽带,大家相识结交的过程并不需要定一个题目,也不需要具体区分你的利益、我的利益,而是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去探求理想。  

  谈“她”力量

  擅长以大局为考量 建共赢可持续生态

  南都·湾财社:您的身份除了是优秀的企业家,也身兼各种社会公职,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等。您如何看待巾帼力量在新经济、绿色转型、科教创新等领域中所展现的独特优势与魅力?女性绽放“她”力量,有无给到年轻女性的一些建议?

  何超琼:我觉得女性最大的力量,是我们可以影响身边的很多人。而且女性有一种特性,就是自古以来都会出于大局的考虑、去处理各种平衡关系,事业、家庭、时间的各项分配。这不是说女性没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而是可以看到女性在一些决策选择上,会考虑更多更长远周到。

  这个特性,如果我们用得好,就是一种优势。与其说追求绝对性的胜利,女性擅长建立更长远的目标。就比如一些投资决策的效益评估上,我不是说放弃盈利或者放弃竞争,而是用“拿更少”、“付出更多”的态度,来换取一个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这从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是不是也是一种创新呢?

  我觉得年轻女性,可以善用自己的强项,学会多方面运用时间和资源,大胆去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好的平衡。

  谈大湾区

  盼法规更协调统一 提升湾区营商环境

  南都·湾财社:今年两会期间您的“我是大湾区人”言论刷屏,您对于大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作为土生土长的湾区人,您观察到粤港澳三地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机遇、挑战和障碍亟须去破除?您认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您如何看待香港与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科技和人才流动方面?

  何超琼: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非常好,这里要感谢我们中央政府在过去十几年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现在已经是基本全完善的一个状态。交通运输的高度便利,让粤西到粤东、大湾区到粤北都可以快捷出行。

  现在经常提一个概念,叫做“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但要注意,这强调的不仅仅是“一小时”的便利性,更是“生活圈”的关系融合。在这个生活圈里,大家是一家人,什么时候我们出行的感觉像是从一个区进到另一个区,而不是今天我要去另一个城市了,这个大湾区的概念才算真正形成。

  第一,希望未来大湾区能够在政策方面得到更多支持。除了交通的畅行无阻,两个特区和九个城市的法规可以更好协同、统一,共同提升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第二,大湾区的文化建设。本身岭南文化作为大湾区的文化底蕴,已经存在了。当下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把岭南文化用现代化的方式去演绎出来,融入到大湾区居民的生活中。文化的创新最终要归根于生活,要把我们的语言、文化、喜好重新挖掘与组织起来,变成大湾区人共同的资源。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不仅要走进国内,还得走向国际。刚刚提到香港能在粤港澳大湾区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是那句话,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优势。香港,在联通世界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当下,香港开办的各种文化、体育、艺术的大型活动以及会议展览,包括今天的论坛,都可以很好传递大湾区的概念。香港,未来还是可以在创新一类的金融、科技等领域发挥它的独特优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盈珊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