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通过触摸感受故宫建筑模型。
放映前,口述员陈怡怡起身向观众自我介绍。
陈怡怡在放映厅现场口述纪录片。
近日,来自广州图书馆、星辰社等团队的志愿者们将央视纪录片《故宫100》无障碍化,在广图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放映厅以口述的形式,为70多名观众(包括32名视障人士)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体验。这是星辰社首次尝试口述放映“历史文物”主题纪录片,也是三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年轻志愿者们的口述“首秀”。
下午两点十分,观众们尚未入场,三位口述员早已正襟危坐在第一排,他们紧握皱巴巴的稿纸,反复梳理文稿,为口述活动做最后的准备。二十分钟后,放映厅灯光缓缓变暗,银幕上出现《故宫100》的标题画面,志愿者陈怡怡开始她的口述:“随着镜头拉远,太和殿、文渊阁、乾清宫等建筑的名字飞入远处浮现的长方形故宫,这些名字又向上飞起,在屏幕中间汇聚成一个圆圈,圆圈里写着,《故宫100》第一辑……”
为视障者讲述故宫故事
早在3年前,星辰社统筹人曾海燕就已萌生出将文物纪录片无障碍化的想法。星辰社常年与广州图书馆联合策划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也得到了馆内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的支持。该中心拥有丰富的影像资源,为广州图书馆和星辰社团队的口述影像活动提供了资源支持。
曾海燕告诉记者,此次选择口述《故宫100》,更多是出于视障读者现实需求的考虑:“能够外出旅游的视障人士太少,但他们也想探索外面的世界,所以大家对文旅纪录片还是很感兴趣的。”
纪录片无障碍化不是一件容易事。曾海燕坦言:“我们现在选的纪录片很多是情景再现。有的纪录片可能单纯是讲述史料,相比之下会缺少画面,我们也就无从‘说’起。”2021年以来,星辰社团队为视障群体口述了《重生》《粤韵芬芳》《一代天娇红线女》等多部纪录片,也因此积累下丰富的口述经验。
《故宫100》用100集篇幅讲述了100个故宫的文物故事,但每集仅有6分钟时长。在曾海燕看来,它打破了传统的故宫纪录片模式,篇幅短小精悍,每集只集中讲述一个建筑或文物的历史故事,让观众不会感到过于疲劳。该系列纪录片风趣简练的讲述风格,也是她认为的“加分项”。
为帮助到场的视障人士和其他观众更好地理解故宫建筑的构造,广州图书馆工作人员还特意在放映厅准备了一些馆藏文献以及故宫建筑模型,在中场休息间隙时邀请大家上前翻阅、触摸感受。
大学生志愿者初次挑战口述影像
自今年初广州图书馆与星辰社重启线下口述影像以来,团队里常有“新鲜血液”加入。此次《故宫100》前十五集的口述工作,便由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位志愿者陈怡怡、马若旖、黄永熙以及他们的五位同学主要负责。
陈怡怡告诉记者,他们此前曾以志愿者身份协助开展“口述影像”活动,但主笔撰写文稿、现场口述还是头一次。“电影的话,人物情节都会更复杂一点。像这类节奏慢、旁白较多的纪录片,就比较适合初次口述的人。曾老师也相信我们,让我们主导这次口述。”谈及口述电影与纪录片的区别时,陈怡怡这样说。
接到口述任务后,团队成员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文稿写作中。从撰写十五集纪录片的口述文稿,到结合实际画面仔细打磨,几周时间里,大家几乎把所有学业和工作之外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
以故宫为主题的纪录片,画面中一闪而过的建筑形态、文物摆件都有其历史渊源,对年轻的口述员来说,如何利用原片旁白的空隙为观众补充足量且专业的画面信息,十分具有挑战性。“比如城墙凹凸的部分,我们最开始不知道怎么描述,把它说成‘凹形口’,但之后查阅资料才知道,它有专业的名字,叫垛口。”在写作文稿时,志愿者们往往保持着写稿、对比影像和检索资料三线并行的工作状态。
纪录片内未提及的文物以及历史故事,志愿者们也要适当为观众做补充。例如对午门变化的描述——由古时候的天子之门变为如今游客进出之门,“如果你不将这些背景补齐的话,观众们会比较难理解,也不利于想象这个场面的样子。”
在反复打磨和练习口述稿的过程中,志愿者黄永熙逐渐感受到共情的重要:“假如我是盲人,要怎样去感受这个世界?”于是他选择用一些形象化、动态化的词语,加上有感情的朗读技巧,帮助视障者了解故宫的历史。
志愿者说
曾海燕:希望口述影像走向年轻化与专业化
整场口述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到映后分享环节,不少视障观众主动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感受。“既有深度又非常感动!”一名视障人士说,她三十年前曾去过故宫,彼时视力还未衰退,但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番,“几位口述员讲得那么清晰,很多细节我都在用心去听,真的重新了解到故宫的很多知识。”
初次亮相的三位口述员也感受到了被包容的善意。“还是出现了一些卡壳和口误,但大家都很包容,没有责怪的意思。刚刚也有人冲过来说,你们讲得很棒,让我们很受鼓舞。”陈怡怡说。
曾海燕表示,口述影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此次口述文物纪录片的初试虽然同理想效果有一点距离,但作为几位大学生志愿者的“首秀”,总体完成得比较好。今年以来,星辰社迎来了很多“新鲜血液”,这些年轻志愿者们与有经验的口述员交流学习,并在实践中进步,她希望广州的口述影像和无障碍公益活动能够像华农的几位同学一样,逐渐走向年轻化和专业化。
曾海燕还透露,《故宫100》后85集的口述文稿准备工作正在推进中,预计在8月底同观众见面。“有很多视障观众上半场都没听完,就已经在问什么时候准备下一场放映,我们也都希望能够趁热打铁、一气呵成。”
采写:实习生 张贤淑 南都记者 魏志鑫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