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非遗传承人如何炼成

记录研究、展览展示、授徒传艺…… 天河区已认定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21日        版次:EA03    作者:夏嘉雯 郑雨楠

  龙形拳(车陂龙形拳)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郝海华。

  粤剧面谱绘制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汉华。

  茶艺(广州茶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楚生。

  记录研究、展览展示、授徒传艺……非遗传承人开展一系列传承传播活动,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天河区已认定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4月,《广州市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施,此办法也是全市首个发布的区级管理办法。区级非遗传承人如何炼成?他们如何创新传承对应的非遗项目?南都记者走近三位天河非遗传承人,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非遗传承名片

  龙形拳

  希望车陂龙形拳如车陂龙舟一样成为闪亮名片

  龙形拳(车陂龙形拳)项目2019年列入天河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广州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郝海华。

  车陂是远近驰名的龙舟之乡,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殊不只车陂龙文化远不止龙舟一方面。日前,一堂别开生面的龙形拳体验课在天河区车陂郝家祠举办,车陂龙形国术会会长郝海华向在场市民展示龙形拳的招式,为大家讲解传统武术的文化精髓。这次体验课是郝海华作为天河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去年年底,他被评定为天河区第十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龙形拳一招让跆拳道“黑带”高手折服

  郝海华热爱武术,跆拳道、散打、泰拳的功底都非常不错,平时爱跟同道之人切磋武艺。“如果你跟坚哥交手,他一拳就能打飞你。”直到有一天,郝海华从一位老村民口中得知,车陂村有位叫郝垣坚的高手,人称“坚哥”,他便迫不及待登门拜访。一交手,郝海华瞬间蒙了。“当时就是被抓了一下手,感觉像触电了。”那是海华第一次接触到龙形拳。自此,他便拜师学武。

  龙形拳属南拳拳系的主要流派之一,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为少林五梅所传。19世纪末由有“东江老虎”之称的惠州人林耀桂吸收融合金华寺海丰翁、罗浮山华首台大玉禅师等人的武学所始创。龙形拳由此开枝散叶,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龙形拳的弟子。郝垣坚是林耀桂的第三代弟子,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郝垣坚将龙形拳引入车陂,并在2000年创建车陂龙形拳会(车陂龙形国术会的前身)。

  吞胸、凹肚、收臀、落膊、沉肘……龙形拳和其他派别武术有很大的不同,主张出招前须松弛、冷静,而出拳时又刚劲暴烈,讲究攻守合一。“师傅总是跟我们说,打拳一定要放松。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有力,这是对的,但是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你还觉得自己有力,这就是不对的。”学拳初期,他经常被师傅说是“最蠢的徒弟”。郝海华也自知不足,唯有将勤补拙,家里天台、村里空地,经常能见到郝海华追随着师傅勤奋学习的身影。即便是寒冬腊月的深夜,他也练到汗流浃背才休息。

  “克己让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强”是龙形拳的武训门规。“习武先习德,不争强好胜,不恃强凌弱,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克己、礼让、守道、智慧、坚韧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郝海华说,这也是龙形拳的魅力所在。“龙形拳虽然不是车陂人所创,但确确实实在车陂传承。”郝海华说,龙形拳在车陂发扬光大,师傅起了关键作用。郝海华印象很深,学习龙形拳两三年后,师傅想看看学习效果,便让郝海华跟自己交手。谁知道,郝海华一出拳就将师傅打得踉跄地退了几步,跌倒在地。师傅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拍手叫好。“师傅教龙形拳不图名不图利,徒弟学到真功夫他是真的高兴。”

  拜过师叩过头才是真正的龙形拳弟子

  只要用心,付出时间和汗水总有回报。从2007年开始,郝海华从徒弟晋升为助教,直到2015年自己才开始正式收徒弟。车陂龙形国术会目前有六七十名学员,多数来自车陂村以及周边地区。如今,每周五六晚,位于车陂村的郝氏宗祠就会传来充满精气神的喝声,在传承人郝海华的带领下,孩子们聚集在这里练习龙形拳,强身健体。

  练习龙形拳十几年,郝海华明显感受到,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传承呼声越来越高,认识龙形拳的人多了,练习龙形拳的人群也日益见长,但能坚持学下去的人并不多。他坦言,相对于其他地区,车陂龙形拳的传承起步相对比较晚,传承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传统文化讲究师承。没有拜师学习,就没有师承。”郝海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只有通过拜师形式的传承,才被视作真正的薪火相传。为了更好地传承龙形拳,他特意组织拜师礼。焚香拜祭、鞠躬致谢、送出回徒贴……龙形拳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郝海华希望以传统仪式感加深弟子对龙形拳的认识和责任感,“拜过师、叩过头才会觉得自己是龙形弟子。”郝海华说。除了传授龙形拳的招式技巧,车陂龙形国术会还拓展教学场景,带着学员们登上各大传统节庆舞台,参加各界传统武术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接触、学习热爱龙形拳,推动龙形拳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今,车陂龙形拳已经走进广州一些中小学课堂,受到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2019年10月,车陂龙形拳成功申报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继“车陂村扒龙船”之后,天河古村车陂又一个获得官方认证的非遗项目。去年年底,郝海华被评定为天河区第十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对于传承人的称号,郝海华直言是荣誉更是责任。近年来,郝海华积极带领车陂龙形国术会参加龙形拳各宗派的武术大会,交流学习,同时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龙形拳文化,讲好车陂龙形拳故事。郝海华介绍,他还正尝试将龙形拳与散打、泰拳等进行融合创新,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龙形拳传统拳术的底蕴和魅力,让“车陂龙形”的名字如“车陂龙舟”一样闪亮。

  非遗传承名片

  粤剧面谱绘制技艺

  粤剧面谱要应用到演出 绘制技艺才能传承发扬

  粤剧面谱绘制技艺项目2021年列入天河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广州市集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汉华。

  自16岁入行以来,天河区第十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红线女艺术中心艺术研究部部长冯汉华先后师从红线女、张翼麟、伍行等名家,曾主演《孙悟空三战红孩儿》《闹龙宫》《三岔口》等戏,近十多年来从事粤剧艺术研究工作,是《粤剧大辞典》和《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唱念卷》撰稿人之一,并为《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粤剧面谱章作撰稿并绘画。

  从梨园弟子到面谱创作

  “瑞雪消,丰年兆,请君买啦花开富贵吉星长照……”舞台上,粤剧演员精致的服装,悠扬而婉转的唱腔讲述着《花王之女》的故事。台下,当时6岁的冯汉华看得目不转睛。这一夜,在冯汉华心里埋下了粤剧的种子。

  1985年时,广州粤剧团红线女培训班的老师到肇庆当地进行招生选拔面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冯汉华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一曲谭咏麟的《爱在深秋》让他顺利通过初试。经过穗肇两地的多次选拔考试后,他最终顺利进入红线女粤剧培训班,开始了他的“梨园人生”,并和红线女老师结下了长达28年的师生缘。

  谈起学艺时期的经历,冯汉华依旧历历在目。“在刚入门的头四年里,每天都有唱、念、做、打四个基本功的训练课程,这是每个戏剧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必修课。别人六年学完的内容,我们要用四年学完,有时一天下来湿了三四件衣服,一两个月就磨破一双白鞋底……”在训练班期间,冯汉华就开始接触粤剧面谱的绘制。“粤剧培训班的方老师见我喜欢画面谱,便送了一套京剧脸谱给我,当时觉得特别美,也是从那时开始对面谱绘制产生浓厚兴趣。”1994年,冯汉华绘制了名为“古谱钩沉”的粤剧面谱作品参加了广东舞台美术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获奖后他大受鼓舞,更坚定了他画面谱的决心。

  冯汉华对绘画艺术的喜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在家里只要有空白的纸,都能被我画完,就连父亲用来卷烟的纸,也能作为画纸。”长时间的积累让冯汉华对线条、色彩及图案等都有了新的认知,也为他以后研究和绘画面谱打下坚实基础。   

  创作灵感来源于对角色的理解

  冯汉华介绍,粤剧面谱通过强烈的色彩,运用装饰的、象征的手法,来刻画戏曲人物的形貌特征,揭示人物的性格。“虽然面谱是一种化妆造型艺术,但每个人对人物形象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创作上也会有不一样的呈现。同一个角色的面谱在南北两地也会有不同的呈现。”

  冯汉华举例,在《孙悟空三战红孩儿》中,他的角色是孙悟空。“虽然故事内容相同,但南北演绎的方式却各有千秋。”冯汉华介绍,他最早学的是有海派京剧“美猴王”美誉的张翼鹏所创造的“张派”猴戏,在装扮上会通过先戴头饰再画面谱的方式定妆。“同样的操作,面谱在我的脸上却效果打折。”为了寻找合适的面谱,冯汉华特地研究了南北两地孙悟空面谱的画法。经过长时间琢磨,冯汉华终于创作出适合自己,同时又有个人特色的孙悟空面谱,并运用在粤剧演出之中。又比如历史人物李逵。京剧中,李逵常见的形象是大十字门格、黑脑门,额头带有一红色蝙蝠。粤剧中则以黑白脸为主,可以看到脑门上有一个白掌印。该面谱由粤剧面谱绘制名家伍行传承。

  白掌印来源《水浒传》中李逵为母杀虎的故事情节。李逵接母亲上梁山途中,为了帮母亲取水喝,留下母亲一人在原地等候,回来后发现母亲被老虎吃掉了。一气之下,李逵杀死了老虎。冷静下来后,他懊恼地坐在石头上,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脑门,留下英雄盛怒下的掌印。掌印的画法将李逵的际遇和性格都巧妙表达了出来。

  冯汉华表示,艺术创作有一定的规律,每位演员对人物的理解不同,在面部画出来的面谱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很多戏剧人物是前人创造好的,后辈在持续深入研究角色特点、丰富角色内涵的过程中,也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赋予了人物新的面谱设计,这也是粤剧的创新之处。”  

  通过讲座、展览系统普及粤剧面谱

  2021年,粤剧面谱绘制技艺项目入选天河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粤剧面谱没有非遗项目的空白。

  “非遗传承人称号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觉得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这同时也让我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作为传承人,冯汉华今年以来已开展了十几场分享会,系统开展粤剧面谱普及工作,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接触认识这一传统文化。“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希望我能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近年来,粤剧不断传承创新,跨界融合,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希望通过举办粤剧面谱展览、出版书籍,为年轻粤剧演员和专业团体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粤剧面谱运用到实际演出中,绘制技艺才能传承发扬。”冯汉华希望,今年可以顺利完成《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的编撰和绘画工作,并举办一场粤剧面谱展览,让更多市民有机会认识了解粤剧面谱。

  非遗传承名片

  茶艺(广州茶艺)

  “得闲饮茶”是广州城市名片

  茶艺(广州茶艺)项目2009年列入天河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列入广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是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楚生。

  生活里,人们常常将“得闲饮茶”挂在嘴边,听上去恰似句客套话,孰不知其中却隐藏着别样的人文特色。“柴米油盐酱醋茶,它是生活必需;琴棋书画诗酒茶,它是精神享受。”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楚生认为,“饮茶”在广州成为了一张城市名片,“有空一起喝茶啦”,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异乡人也能够快速融入。

  “饮茶”除了品茗还包含饮食之意

  “开卡,今日饮D咩茶啊?”“铁观音……”这是在茶楼里,老广们与服务员经常上演的一问一答场景。大家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茶叶,铁观音、普洱茶、英德红茶……如需清热祛火,菊花、罗汉果等传统中草药,或许会成为你的“首选”。随后,服务员会按人数准备所需茶具及茶叶放置在桌面上,茶盘、茶壶、茶漏、公道杯、茶杯、茶叶等。

  林楚生介绍,广州茶艺从其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区别于闽南、潮汕一带的工夫茶艺,广州工夫茶艺保存了完整的传统广府饮茶民俗,主要有用茶不拘茶类、器具材质多样精致、程式简约、饮食一体等特点。“其中,‘凤凰点头’这一环节,就是利用水的冲击力,使茶叶在壶里翻滚,让茶叶完全浸泡在开水中,从而得以将茶叶本身的香气完全释放出来。”林楚生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在广州“饮茶”,不仅仅指品茗,还包含了饮食之意。广州不仅在茶叶上汇聚全国名茶,其茶点更是融入了各地不同特色,品种繁多,如外国舶来品“蛋挞”和蛋糕、我国北方的面食点心,随着茶楼的发展及创新,最终演变为广式点心,其中烧卖、鸡仔饼等茶点更是成为了现今广府的非遗项目。广州人“饮茶”可不单单只有上午,其分为早、午、晚三市,更是与午饭、晚饭相结合,并称之为“三茶两饭”,也就是说在广州“饮茶”,你可以从早晨五六点直落到深夜。因此,工夫茶首泡茶水除了清洗茶杯,还会用以清洗餐具,一来清洁,二来已是固定的餐前仪式,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啷(lǒng)碗”。在广州茶艺“程式”里,将其称之为温杯洁具。  

  致力于将中国茶“走出国门”

  “在我看来有两种茶,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它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另一种为琴棋书画诗酒茶,它则是种精神享受。”林楚生说道,从小他便是爷爷带大的,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爷爷在一旁泡茶喝茶,他便在一旁陪着。林楚生五六岁便开始上手学着煮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渐渐的茶艺这门艺术便融入到了生活当中,从懂事起便开启了“茶”生活。“如今,我的孙女2岁,有时大人在喝茶时,她便在一旁看着,渐渐的也懂得了一些茶文化。”林楚生说。

  谈及泡茶技巧,他谈到除了那些基本的广州茶艺“程式”外,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把握好水温和出汤的环节,其一需要用开水进行冲泡,其次要快速出茶汤,并将茶汤出干净。总体来说还是要熟能生巧,一杯“靓茶”便可出炉。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下称‘粤茶院’)就在天河区的天源路上,坦白讲,在这个区域内,人才、交通方面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林楚生表示,2008年8月,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2021年9月,其“工夫茶文化馆”获认定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标准基地)。其间,粤茶院启用了线上学习平台,开展“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茶文化基地建设,并持续举办了工夫茶进校园系列讲座、“我与茶”征文比赛、“奉茶节”等活动。林楚生谈道,接下来,粤茶院将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致力于将中国茶“走出国门”。目前,粤茶院正在筹备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的岭南茶文化展厅,其将涉及茶叶品种及制作过程等多方面内容。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郑雨楠 实习生 郑铭茵

  新媒体协作:李焱彤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