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们在荔枝林里开展实验。
小院大力量之小院大特色
“科技小院”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组织高校研究生团队长期驻扎生产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这里有一群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驻点学习,您了解吗?”在广州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简称“荔博园”)的特色产品展示区,听闻南都记者询问,负责经营展区的大姐连忙回答:“有啊!他们经常在这里搞科研。”随后她给记者指了指实验中心的方向。
2020年年底,从化荔枝科技小院作为广东首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在荔博园挂牌。科技小院由华南农业大学与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隆公司”)联合共建,一批华南农业大学的专项研究生开始按培养计划“进村读研”。大姐指向的那栋实验楼是科技小院挂牌后新建的,让学生实现在田间地头开展研究。科技小院也回馈着园区和农户:通过推广荔枝品种改良和配套栽培技术,“井岗红糯”的坐果和产量提升了约30%。这里的改变,远不止于此。
1
多年科研积累集聚“硬实力”
广州从化是世界著名的“荔枝之乡”,也是广州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5月的荔博园,满树的荔枝还是小青果,到此参观学习的团队已是一波接一波。作为从化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展示窗口,荔博园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科技创新为中心,力图建成多功能农业科技园区,服务和带动荔枝产业发展。
荔博园由华隆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牵头建设,他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藏和加工专业,从事荔枝产业研究三十余年,是出了名的科研标兵,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等多项荣誉。在欧阳建忠的带领下,华隆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紧密。在共建“荔枝小院”之前,华隆公司于2018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了“荔枝产业研究院”,开展荔枝新品种及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品质维持、智慧果园等全方位、全链条的技术合作。那时候,作为从化区荔枝产业研究院院长的欧阳建忠也当起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相对而言,这比不上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的系统性,科研力量也没那么集中。”他表示。
多年的科研积累,荔博园建成了“一库两园三平台”。华隆公司副总经理刘锐波介绍,“一库”指荔枝产业优质种质资源库,“两园”指荔枝科技创新园、5G智慧荔枝园,“三平台”指荔枝科技技术示范推广平台、荔农致富创业指导培训平台、广东特质农产品交易平台。2020年,荔博园曾带动从化区荔枝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16亿元。
荔博园逐渐聚集了全国荔枝产业优秀专家团队,以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基层农技员和种植能手组成“大专家+土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研究专家达40多人。
2
研究生与农户关系“像朋友、同事”
“科技小院”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组织高校研究生团队长期驻扎生产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1月9日,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荔博园举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也同步揭牌。每个科技小院每年配专项硕士研究生2名,而联合培养基地也有5个培养指标,年轻的科研力量开始注入荔博园。
科技小院揭牌8个多月后,进入研二阶段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温冰怡,被选作从化荔枝科技小院首批专项硕士之一,带着乙烯利控梢促花技术实验课题入驻小院。荔枝控梢促花要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旨在提高荔枝来花率,确保来年荔枝有较高的结果率,基本采用人工作业。“工人不仅要寻源、观察,还要配药,一周最少要喷一次,连喷三个月。”她说,“我们正在利用乙烯利研究新的配方,只喷一次就能达到三个月效果。同时开展无人机喷淋实验,如果成功,就不再需要工人那么辛苦工作。”她提到,这项实验正在经济价值高的“井岗红糯”上开展。据了解,“井岗红糯”由欧阳建忠牵头成功研发,曾荣获2018年中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华隆公司荔枝生产基地1500多亩,合作基地3500多亩。“科技小院就设在基地里,生产与研究会更加贴合。”温冰怡提到,相熟之后,农户遇到问题会向他们请教。“我们能解决的就直接帮他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会再咨询导师,增加新的研究课题。我们遇到生产问题也会向他们请教,大家的关系就像朋友、像同事。”“我们把专业硕士研究生落到科技小院里,企业给我们提出生产面临的具体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应用型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国家园艺学会会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旭明是温冰怡的导师,他告诉南都记者,有了科技小院,学校可以把实验室直接建到企业、田间。学生通过在科技小院做研究,与导师及农户探讨问题与方法,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产业和企业。对农户而言,可以在园区得到专家指导,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
人才与企业实现融合发展
荔博园里,一块大草坪边上,建有一栋两层高的荔枝产业研究院实验中心。中心一楼台阶的平地处栽有两棵荔枝树,作为学生的实验树,树上挂有红色小卡片,记录着果实的相关指数。
“我来了差不多半年,实验中心就陆续建好了,分子实验、生理学实验都可以做,条件很好。不像我们刚来时,还得把样品寄回学校做实验。”温冰怡打开一间实验室的门,可见各类仪器摆放整齐。随后,她打开一台立式冷柜,拿出几袋真空压缩的荔枝向记者展示,有“岭丰糯”“井岗红糯”等特色品种,这些荔枝已在冷柜存放近一年,外表如刚摘时那般新鲜。
据欧阳建忠介绍,这是荔博园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团队联合攻关实现的冷冻锁鲜技术,荔枝经真空压缩包装,通过液体速冻机速冻后放入冷库保存,在特定温度下可长期保鲜贮存,保鲜期从之前的40多天延长至1年左右。
欧阳建忠认为,当前,荔枝出口贸易主要受限于储运性,即保鲜时间长短及荔枝品质。延长保鲜期既能推动出口,也能延长销售期,解决荔枝集中上市销售难的问题。“通过冷冻锁鲜技术,去年采摘的荔枝,在零下几十摄氏度保存至今年,颜色和风味一点没变。”
2022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吴靖升入研二,入选荔枝科技小院专项硕士。吴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正在研究提升荔枝的品质及产量。“一些早熟品种的表皮着色不太好看,可能一面青、一面红,从外观上看会误以为荔枝没熟或口味酸。我希望从荔枝生长过程去探索成因,展开针对性研究。让荔枝上色更好、品质更高,从而扩大销量。”
进入6月,中晚熟的从化荔枝将逐渐红满枝头,温冰怡也将毕业,正式加入荔博园,继续攻克产业发展难题。“我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会与前来实习的高校学生一起做实验,指导他们使用大型仪器,推动科技小院发展。”这也是欧阳建忠的期望,“我们要将人才发展需求与企业发展需求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就在去年,荔博园的5G+AI智慧荔枝果园建设案例获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推介为2022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华隆公司也被授予“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受访者供图)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颖 陈杰生
执行统筹:莫郅骅 黄琼红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陈卓睿 实习生董美林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南方日报记者 苏韵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