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七中学初三7班 甄锐
◎指导老师:童立志
热气升腾,香味四溢,雾气盘旋飘起。眼前一个大碗静静地躺在餐桌上,碗中的粥上浮着一层金色生动的腐竹,几片海蜇皮,向内翻卷的脆鱼皮,几块油亮的烧鹅皮,还有大片大片的鲜鱼肉,在猪骨熬成的透亮的白粥中浮游,露出雪白的背部。几粒小葱末在白粥的映衬下格外亮眼。
小时候的我不懂得艇仔粥,因为它在我印象中只一个字:“杂”。那时的我认为,腐竹炒木耳才好吃,烧鹅蘸些甜酸梅酱才美味,猪骨做筒骨粉才有味,白粥和皮蛋瘦肉才是绝配。艇仔粥这个名字我更是不解。
当我盛一勺喝下去才知道了艇仔粥独有的美味,腐竹硬中带软,脆鱼皮香脆可口,烧鹅皮浓厚的油脂被白粥水冲淡了,猪骨的浓香淳厚在白粥中散开。鲜、香、嫩、滑、脆,五样不少,艇仔粥真乃粥中极品。
父亲告诉我,以前艇仔粥确实是在小艇上烹煮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水上的渔民们被安排到岸上居住,泛舟江上的打鱼生活逐渐消失,在河面售卖的艇仔粥已鲜少有人经营。如今,艇仔粥在路边的粥店或是在高大上的酒店里出售。
最初,艇仔粥用料不尽相同,渔家们用打上来的渔获和集市中买来的花生、烧鹅皮混杂在一起煮成一锅粥。渔家们做上了艇仔粥的生意,船家会蹲在船头烹煮米粥,年轻的姑娘会站在船尾,搅动船桨,在绿波中挠出两个小小的好看的漩涡,随着桨离开水面缓缓消散,就如水笑出的酒窝。姑娘不时直起身子,用纯正的粤语叫卖着:“艇仔粥!”清脆的声音可以穿透几条巷子。
广东人把自己温和的情感融进了艇仔粥,也传递给了来自各方的人。在温和中蕴含着一方人民的勤奋、聪慧和如艇仔粥一般,经受住了岁月磨砺、经久不衰、开拓创新的岭南精神。
整理:南都记者 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