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大代表王凤丽
广州市政协委员朱天芳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
2023广州市两会即将于1月6日至9日召开。1月3日起,南都推出广州市两会预热报道,聚焦热点问题,传递代表委员履职建言的声音。作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型城市,广州的市域治理难度不言而喻。今年,多位代表委员拟向大会提交相关建议提案,在快递行业管理、城市洪涝综合治理、司法等领域,为广州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
广州市人大代表王凤丽
保障快递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督促快递公司及时买保险
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快递员业务操作不够规范、快递员的待遇保障不够充分等。因此,今年广州两会,广州市人大代表,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三保洁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王凤丽准备提出建议,加强快递行业规范管理。
王凤丽表示,目前快递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快递行业缺乏行业标准和监管主体,容易出现快递丢件、验货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其次,快递站点遍布各处,甚至渗透到小区住宅、车库内,大量电瓶车无人看管,存在消防隐患和交通隐患;此外,消费者个人隐私问题以及快递员的安全保障问题也亟待解决。
王凤丽建议,政府要加快推动物流快递行业监管职能移交,明确快递行业监督管理职能的归口部门,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大对快递末端网点的管理,促使快递业依法合规经营,保障监管部门依法有效监管。其次,应尽快出台全市快递行业规范管理办法和从业标准,严格把控快递公司和网点开办标准,规范快递车辆的运行,对全市快递车辆实行统一交通驾驶行为、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登记备案,促使快递车辆安全运行。
针对快递人员,王凤丽则建议,应建立完善的快递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加大对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安全培训、交通知识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督促快递公司及时为从业人员购买保险,依法保障快递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基本待遇。
“监管部门要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督导力度,引导各品牌快递行业监管到位,稳步提升服务水平,对快递市场出现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行为要高度重视、高效处理。”王凤丽还表示,要高度重视个人隐私问题,加快完善相关行业法规,加大工作监管力度。积极通过技术手段,推进技术创新,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广州市政协委员朱天芳
加强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化 借力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
针对公检法部门长期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朱天芳拟提交“加强刑事案件信息共享化”的提案,借助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
朱天芳建议公检法部门向刑事案件各阶段经办人开放内部系统权限。她指出,近年来,公检法部门各自建立了内部案件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办案流程及案卷资料的电子化,但各部门系统未连通且各部门对案件的了解限于所移送的资料,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办案部门案件信息不对等。因此,她认为,在信息共享化建设初期,公检法部门可对刑事案件各阶段经办人开放内部系统的登录查看权限,实现全程监控、全程留痕,亦可避免各部门间事务性工作的重复劳动、减少文件在途及呈批时间等。
朱天芳认为,依托公开透明的数据平台,建立公检法司一体化办案系统方能真正实现一体化信息共享。她建议,首先,从公安立案环节开始,承办人员即应将案件涉及的物证、书证、财物资料、案件审理报告等一一列明,并同步上传电子卷宗,各环节经办人登录系统即可一次性了解案件前期办理情况;其次,各部门通过该系统“一键送达”案卷、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开展案件内部讨论、协同办案等,最大程度减免在途时间、避免重复事务性工作,切实提高办案效率;再次,每次登录均可自动记录登录信息及查询内容,实现了案件流程全程监控、全程留痕、数据可复用、可追溯、可分析,有效保证了监督部门的监督权限及知情权;最后,统一证据标准、统一各部门卷宗资料制作规范等,减少司法任意性,避免因规范不一导致证据效力争议等问题。
在保障辩护人辩护权益的行使与实现方面,她建议,刑事案件各阶段同步移送光盘等电子卷宗资料,并提供给辩护人复制拷贝。在依法提供有效辩护授权资料后,公检法部门可对各阶段辩护人开放阅卷权限,且不受限于办案管辖部门,辩护人可就近申请阅卷或者申请异地阅卷等。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
建设建筑垃圾处置项目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广州市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全市建筑垃圾总体综合利用率50%以上,达到国内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如行业市场化程度过高、缺少龙头企业、末端处置项目规模小、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等。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今年关注广州市建筑垃圾治理瓶颈问题,建议市政府重点扶持市属国企和有实力的民企,解决项目选址难、用地难这一突出问题,建设一批设备先进、工艺领先的大型综合建筑垃圾处置项目,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徐强通过调研发现,“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建筑垃圾产生量从2016年的4113万立方米增长到了2021年的1亿立方米,是生活垃圾的10倍。从处置方式比例来看,总体以工程回填为主,消纳为辅,资源化加工为补充,资源化产业处于初级阶段。
截至2022年5月,全市共有循环利用项目44个,均为民营项目,项目投资少、规模小、建设标准低;设备简陋,技术单一,再生产品以低端破碎骨料为主,附加值低;配套环保设施简易,较易产生环保问题;租地经营,后期发展受用地制约明显。
虽然现已有部分国企介入建筑垃圾处置行业,具备资金、技术优势,但受选址难、落地难等问题制约,项目进展缓慢。对此,徐强提议,提高建筑垃圾治理水平,市区联动,扶持市属国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建设一批设备先进、工艺领先的大型综合建筑垃圾处置项目。
“建议未来5年分批建设1个或以上大型综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项目,总处置规模2000万~3000万立方米/年,总占地面积870~1305亩。”徐强提议,由市规自局牵头,城管局、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国资委配合,将大型综合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项目作为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纳入专项规划和正面清单,免于考核产值、税收等指标。
徐强还表示,建议实行灵活的供地政策,解决部分区用地规模、用地指标相对不足等问题。对于国企、国资系统长时间闲置未被利用、低效利用的土地,可采取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的方式供地,快速解决项目用地难题。
06-07版统筹:冯芸清 黄琼红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代国辉 王美苏 郑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