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周永章教授: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科技创新 “双碳”需要三端发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2月23日        版次:EA15    作者:冯家钜

  周永章

  之访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何如此重要?对于双碳目标的达成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周永章教授对此表示,这代表着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在中国已经落地生根,并且即将成为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践净零排放目标首选政策工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排污权交易就应用在美国酸雨治理中,试验结果相当成功。”周永章表示,在此次治理后,大家逐渐觉得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工具,在1997年,《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公约》缔约国就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也就是我们说的碳排放交易的原点”。

  所谓的碳排放交易,就是明确目标碳排放总量(总配额),并通过一定的规则发放至碳排放控排企业。如果企业的碳配额指标不够用,就需要自掏腰包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去买;如果企业碳配额用不完,就可以到市场上卖掉获取收益,让碳排放权这一生产要素最后往低碳技术水平高的企业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明确碳排放权,降低全社会治理成本是市场化治理的核心,“作为实践净零排放目标,碳排放权交易是首选政策工具,它将加快自身减排步伐”。

  “现在全球有20多个碳市场,这么多碳市场里,欧盟是龙头。”他介绍,欧洲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目前世界交易量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其他碳交易市场具有示范作用,实施的是“总量控制与配额交易”的系统。  

  “双碳”需要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科技创新三端发力

  为什么科技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此重要?周永章表示,要理解科技与碳市场的关系,首先要知道双碳目标怎么才能达成,“我认为达成双碳目标,必须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科技创新三端发力”。

  其中,政府有为包括顶层设计,目前从中央到政府部门,都出台了碳达峰相应的行动方案,这也被称为“1+N”政策体系,“除了制定政策,碳市场的创建也是政府有为的一部分”;而市场有效则是指市场要高效运作起来,发挥碳市场在碳排放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包括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周永章介绍,碳市场的核心为碳资产、产权明晰,以及强制市场履约机制。“其实获得碳配额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政府设定了总的减排目标,按照游戏规则分下去,大家就得到了配额。但是碳配额能成为有效碳资产,才是关键,即是碳配额有剩余。”他解释,比如政府发放20000吨碳配额,企业用不完,剩余的拿出去卖,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企业用了21000吨,这个时候就是负资产了,“我们要让碳配额变成有效碳资产,就一定想办法让它有剩余,即是生产中用的碳更少”。

  碳资产的获得依赖先进技术

  企业需按照实际制定碳中和策略和技术路线图

  怎么才能获得有效的碳资产呢?必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周永章说,谁拥有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受益,而先进的技术包括节能、降耗、减碳以及增效,“应用越多先进的技术,排的碳就越少,碳配额剩余的越多”。他提到,目前,全国准备纳入到碳交易行业的有石油、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民航等,“每一个行业里又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排碳的先进性也不一样,碳市场就要影响到行业的生产要素、碳配额、碳资产往先进的方向转型”。

  周永章表示,未来的趋势必定是非化石能源的使用,“低碳的核心就是削减化石能源的使用,未来甚至不再使用化石能源,而用清洁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所以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往这个方向走”。而先进的清洁能源是最有前途的,比如氢能技术、碳捕捉技术等。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用低碳环境友好的方式达到经营发展的目标,推动低碳转型,满足绿色发展需求。通过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低碳转型不是成本,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企业需要在摸清自身减污降碳潜力的基础上,了解绿色产业政策、界定标准等,再结合减排的技术手段,如设备升级改造、布局新能源、碳交易、碳足迹/碳标识等,来制定碳中和的策略与技术路线图。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