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抗疫不忘漫塑 希望捕捉善良的光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17日        版次:CB06    作者:王美苏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增丰

  时间

  11月9日至今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增丰的家近期被划在管控范围内,他在家里备了一些工具和原料,居家的日子可以继续创作。他常常趁测核酸的空隙记录下一个个抗疫瞬间,用漫塑重现抗疫图景。两年多来,他创作的作品有为群众测核酸的医务人员、维护秩序的志愿者等,手法夸张,内容真实,在“漫”中融入趣味与娱乐性,升华人物精神世界,传递温暖。

  “这一系列抗疫主题作品的创作是我有感而作,也是洗涤灵魂的过程,虽然不能够像医护人员、志愿者一样奋战在一线,但我可以用艺术创作的表达手法来弘扬他们的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增丰说。

  2020年起至今,王增丰创作了30多件与抗疫相关的漫塑作品,以陶泥为材料,通过大写意与动漫的泥塑语言,塑造了医务人员为老人儿童、体育健儿检测核酸生动精彩的形象,以及志愿者维护秩序的身影。

  好心人就在身边 用漫塑记录抗疫瞬间

  11月9日,广州市番禺区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增丰的住所实行了封闭式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下楼测核酸的时间,成为王增丰观察、学习的契机。“这些医护人员、志愿者都是值得我敬佩的人。”王增丰说,小区共有上万人,每次到了做核酸的时间,他们总是很自觉地排好队。哪怕偶尔有小摩擦,也都是平静地讨论。

  在做核酸的过程中,他也时常观察各式场景。队伍中,有一些妈妈带着小孩,还有一些推着轮椅前来做核酸,大家都自觉地主动让他们先测。“我能见到很多好心人就在我们的身边,散发着一种善良的光。”王增丰说,两个月前,他还在队伍中看到,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扶着老奶奶,来排队测核酸。“这个孩子还穿着开裆裤,很可爱。”

  “志愿者也特别令人感动。”王增丰说,日常维护秩序的志愿者多是自己自愿报名的,协助大家做一些事。比如,有些老人家不会用手机,他们都很耐心地上前帮助,就像家人一样。

  王增丰用漫塑的形式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他创作的漫塑贴近现实却不失风趣,让人看后忍俊不禁。在他的作品中,医护工作者身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眼神看着对面检测核酸的人,眼睛中含着笑意。医护“夫妻档”相互依靠,伸出臂膀组成一个心形。

  “在创作每一个作品时,我都会在现实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创作的元素,更好地表现抗疫背景下的人物性格神韵,以及大家的团结与温暖。”王增丰补充道。

  把工作室搬回家 平常心对待疫情,以艺抗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王增丰作为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院长,总会收到年轻人给他打电话倾诉焦虑心情。两三年过去了,大家逐渐习惯了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共处,心情也慢慢变得平静。出门戴口罩也变成一种习惯。

  “日常在家呆着也是呆着,一些事情不做,手上总感觉空落落的。”王增丰说,由于工作室离家有半小时的车程,一旦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只能在家呆着,很难去到工作室工作。于是,他把工作室的一部分材料搬到家中阳台上来,包括泥巴、创作工具等。

  番禺疫情防控期间,王增丰的生活一切如常,每天用半天时间创作,用半天时间整理思考自己的艺术心得。现在还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天早上抽出一两小时的时间锻炼身体。

  “现在在家里已经不是单纯的居家了,而变成乐家。抱着平常心来对待疫情,在家继续创作。”王增丰说,疫情防控期间,艺术也成为一种情绪抒发的手段,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创作上去。“漫塑如同漫画,要用最概括最简洁的艺术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在性格和精神风貌、记录事件的真相。”王增丰说,用漫塑夸张、变形、寓意表现手法,犹如国画的大写意,来表现抗“疫”主题,艺术手法可以夸张、浪漫,但事件必须真实。“对抗疫的记录一定要真实,首先要像,要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然后在‘漫’中融入趣味与娱乐性,以漫传神,升华人物精神世界,让大家笑起来。”

  他塑造的《运动健将也要做核酸》漫塑作品就釆用了大小对比的方法,在现实的基础上强化夸张对比,使得作品充满情趣,更能感染人。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