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完整报告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18.70%。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如何养老成为大家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退休后不想去养老院,也不想依靠子女,互助养老模式正逐步走进公众视野。中老年群体了解过互助养老吗?接受程度如何?他们理想中的互助养老生活是怎样的?2022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南都民调中心面向40岁及以上群体发起问卷调查,共采集863份有效问卷,于近日发布《互助养老接受度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了解度方面,超六成受访者了解过互助养老,正在工作的受访者了解度更高,占比超八成,六成正在养老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互助养老;接受度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接受互助养老,正在工作的受访者接受度更高,占比近八成,但正在养老的受访者其接受度低于六成;减轻子女负担是受访者接受互助养老的主要原因;互助养老环境方面,医疗服务便利是受访者考虑的主要条件,占比超六成,七成半受访者首选城市互助养老;互助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医疗保健和休闲娱乐呼声较高。
了解度:
近六成半受访者了解互助养老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36.88%表示“正在工作”,25.93%表示“已退休,但仍在工作”,36.57%表示“已退休,正在养老”。询问身体状况时,89.8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目前状态比较好,其中表示“很好,有能力照顾他人”和“较好,通常不需要他人照顾”的比例分别占53%、36.88%。
中老年群体了解过互助养老吗?调查结果显示,64.83%的受访者表示了解过互助养老,其中“听过,比较了解”和“听过,略有了解”分别占13.98%、50.85%;23.73%的受访者表示“听过,但不太了解”;11.44%表示“没听过,完全不了解”。交互分析发现,处于工作状态的受访者对互助养老的了解程度更高,占比超80%;而正在养老的受访者该比例仅占63%。
接受度:
身体健康受访者更加接受
进一步问及接受度,67.67%的受访者表示接受互助养老,其中“完全接受”和“部分接受”分别占30.27%、37.40%;另有32.33%表示不接受或不确定。
值得留意的是,正在工作的受访者对互助养老的接受程度更高,比例达79.28%;而正在养老的受访者,该比例仅占59.61%。其次,认为自己目前身体状况很好且有能力照顾他人的受访者,接受互助养老的比例占74.08%;女性受访者表示接受互助养老的比例占69.85%,略高于男性受访者。可见,生活状态、健康状况、性别因素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受访者对互助养老的接受程度。
主要为了减轻子女负担
今年47岁的汤女士在银行工作了将近三十年。对于互助养老,她表示很早就有此打算。“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我之前在抖音刷到不少互助养老、抱团养老的视频,和熟悉的同龄人一起生活,感觉很有意思,而且可以减轻儿子的负担。”
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减轻子女负担”是受访者接受互助养老的主要原因,比例占72.35%;其次是“缓解家庭矛盾”,占62.35%。除了家庭因素之外,也有受访者表示希望“与志趣相投的同龄人生活”“自助互助,实现个人价值”,二者分别占38.82%、36.48%。交互分析发现,身体状况较好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通过互助养老减轻子女负担、实现个人价值,比例分别占66%、38%。
但对于不接受互助养老的受访者来说,“子女/孙辈需要照顾陪伴”是主要原因,占35.90%;其次表示“担心与他人生活产生矛盾”“更看重传统家庭观念”分别占26.60%、26.28%,两者比例相近。
互助养老环境需求:
医疗服务便利是第一要素
在受访者心目中,理想的互助养老居住环境又是怎样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受互助养老的受访者更看重医疗服务便利、生活便利、交通购物便利三个方面,比例依次为63.82%、59.39%、56.95%。
进一步了解发现,88.70%的受访者希望在本地互助养老,仅9.31%选择外地。此外,75.72%的受访者首选在城市互助养老,其中“城市郊区”和“城市中心”的比例分别为46.87%、28.85%。值得一提的是,收入越高的受访者越倾向于城市互助养老模式,月收入10001元-15000元的受访者,选择在城市互助养老的比例高达81.82%。
至于互助养老的住所选择,调查显示,57.71%的受访者首选自有房;随后是改造的旧房/别墅/社区,占21.83%;选择养老机构、合租房、共建房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占比不到20%。
互助养老同伴选择:
首先考虑对方身体健康能自理
受访者选择互助养老同伴时,“身体健康,能自理”是首要考虑条件,占63.97%;其次是“志趣相投”“互相熟悉”,二者比例相近,分别占59.39%、56.49%。
大家更倾向于和谁一起互助养老呢?调查发现,受访者更希望与熟悉的同事/朋友/邻居一起互助养老,占52.37%;远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占25.95%);而选择与陌生人一起抱团养老的比例相对较低,仅有15.42%。
今年62岁的张姨是退休教师,她更希望与熟悉、关系好的朋友一起互助养老。“大家都互相了解,一起生活会比较安心。而且到了这个年纪,不想再经营新的朋友关系了。”不过42岁的武先生则调侃说:“我没有社恐,与熟人、陌生人互助养老都可以,任何人都是从陌生变熟悉的。”他还描绘出互助养老的画面。“人少不热闹,人多太吵乱,五六个老人一起刚刚好,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麻将。”
互助养老服务需求:
医疗保健休闲娱乐需求突出
大家希望获得哪些互助养老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是受访者呼声较高的两项,分别占69.31%、61.98%。
医疗保健方面,受访者最希望获得定期体检、长期陪护、就医陪诊服务,比例依次为64.68%、54.97%、51.21%。值得留意的是,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或较差的受访者,选择长期陪护的比例占55%以上;而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较好的受访者,希望获得定期体检的比例更高,占65%以上。
休闲娱乐方面,遛弯散步、打牌下棋、聊天解闷位居前三,选择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69.38%、62.22%、61.73%。有意思的是,男性受访者更倾向于遛弯散步,女性受访者更期待与互助养老同伴跳舞唱歌。
今年73岁的倪伯则喜欢散步、摄影。二十多年前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退休后,他每天走四五个小时,公园、马路旁、河边都是他常去的摄影地点。“以前我研究白蚁,现在觉得研究花草也不错。如果有机会互助养老,希望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伙伴,一起走走拍拍。”10月8日线下接受南都采访时,他正拿着单反相机在二沙岛艺术公园拍花。
调查总结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互助养老的了解程度并不深,表示略有了解的占了半数,还有三成半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当进一步向大家解释何为互助养老后,超六成受访者表示接受这种新颖的养老模式。此外,身体状况较好的受访群体,他们对互助养老的接受度达七成以上。
谈及原因,七成受访者表示想通过互助养老减轻子女负担,六成表示想缓解家庭矛盾。但不接受互助养老的受访者,三成半认为子女或孙辈需要自己照顾陪伴,还有近两成反映子女不同意互助养老。不难发现,除了受访者自身的生活状态、健康状况、性别等因素,家庭也是影响大家接受互助养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有一定收入、身体状况良好且能自理的受访者,他们更愿意与相熟的、志趣相投的同事、朋友或邻居一起互助养老,从而减轻子女照顾老人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但另一方面,有的受访者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希望在自己还有能力之时,多承担买菜做饭等家务活,或替子女照看小孩……
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大家从前坚信的“养儿防老”观念也慢慢产生变化,家庭养老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调查中大部分接受互助养老的受访群体,他们对该养老模式都有一幅美好蓝图:与熟悉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同事或邻居一起度过晚年生活,既能共担家务,互相照顾,也能分享兴趣爱好。尤其是有一定收入、身体状况良好且能自理的受访者,他们对互助养老的接受度、期待值都相对更高。
但畅想未来抱团养老生活的同时,却容易忽略掉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事:安排好的家务活没有履行;有人总吃最好的,钱却是大家平分的;有人喜欢吹风扇,有人却想开空调。种种情况下,总会遇到各种无法算清楚的“账”,而面对的又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养老同伴……
将一桩桩琐事摊开来看之后,大家如何和谐共处,怎样优雅地互助老去?面对未来发展,半数受访者希望“完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是“优化社区硬件设施,确保安全性舒适性”“因地制宜,个性化创新互助养老服务”“提高公众对互助养老的认知度”,比例均超四成。
整体而言,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互助养老有一定需求,这意味该养老模式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观念上提高大家对互助养老的认知度、接受度,抑或从硬件设施、制度体系上完善互助养老模式,都离不开政府、社会和个体等多方支持,共同推进互助养老模式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开展本项调查,通过线下走访和网络问卷相结合,共回收有效问卷863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3.41%,女性受访者占46.59%。从年龄段来看,以40-49岁为主,占40.08%,其次是50-59岁,占33.37%;60-69岁占20.77%,70岁及以上占5.79%。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占比最多,为91.94%,其次离异占4.24%,丧偶占2.48%。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访者以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为主,分别占29.44%和25%。从月收入来看,以5001元-8000元居多,占31.51%,其次是3001元-5000元,占24.69%。从居住城市来看,受访者主要来自北上广深、其他省会或直辖市、普通地级市,分别占27.89%、21.80%、25.21%。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实习生 王清娜 何欣华 曾醒 晏妍 任小雨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