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
2016年6月
他是教授,又是农民;他是“财神”,又是愚公。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1978年,李保国考入河北林业专科学校。三年后,毕业留校任教的他上班仅十几天就扎入太行山区,搞起山区治理,一心要带百姓脱贫致富。
初进太行山,他就选择当时最穷最荒的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搞起了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要啥啥没有,种啥啥不活”……当时的太行山,石头多、土层薄、不涵水,水灾旱灾频发。
看着那一座座“石头山”,李保国反而来了“杠头”劲儿,把自己天天“钉”在山上。他和课题组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一个月后,李保国采取“山中造地”的办法聚集土壤和水流取得成功。前南峪的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由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
李保国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栽苹果、种板栗。农民不会种,他舍得下“笨功夫”,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一家一户盯着人种……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1996年9月,李保国毅然奔赴受灾严重的内丘县岗底村,住进村委会里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在与岗底村全体干部的首次见面会上,他庄严承诺:不拿村里一分钱,用苹果产业使村民们富起来。此后,李保国连续9年吃住在村里,夜以继日实践钻研。
为推行苹果套袋技术,他自掏腰包买来16万个果袋,并表示:“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他创立128道苹果生产工序,首次实现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经过李保国和团队手把手地教技术,现在岗底村有近200名果农获得国家果树工技能证书。
李保国曾说,他一生最得意的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李保国变成农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把农民变成他,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多年来,李保国和团队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58.5亿元,带领10多万群众脱贫致富。
2016年,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2019年,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